APP下载

简论高中语文课中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培养

2019-06-11任红娟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任红娟

摘要:高中語文考试不仅考核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语文书写能力、学科严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答题习惯,可采用规范书写强化训练、班级学生互评试题、日常学习习惯培养等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规范化的答题流程,以提高正答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答题习惯;规范意识;习惯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124-02

一、规范书写,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高考语文科目答卷的卷面印象非常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强化其答题的规范意识。

以默写诗歌《将进酒》为例,在学生默写诗歌前五分钟提出默写要求:默写内容不得有错,有错即改;错处不得使用圈画符号删除,更不得使用消字灵、修正液、透明胶布等进行涂改或修正;默写时间为十五分钟。

提出上述默写要求的原因是:采用默写方式是为测试学生的识记情况,也是对学生进行个人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写错别字的警惕,以引起他们对认真学习态度的重视;设置默写时间是考虑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各不相同,限定默写时间可引起知识掌握尚不牢固的学生的注意。强化规范书写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答题氛围,体会到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二、互助合作,组织学生批阅默写卷

为督促学生识记知识重难点,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会采取默写、听写、评阅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完成后将默写卷交由班级学生互批,组织学生互相批阅默写题目,可让学生侧面了解自己的默写情况,能在后续的学习新知及巩固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1.互相批阅情况。默写卷发下去后,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批阅粗糙。分析原因得知:学生大多认为互相批阅与自己无关,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教师提出的批阅要求太多,批阅比较麻烦且浪费时间。对此,笔者及时介入,重申互相批阅对巩固知识的重要作用和批阅的具体要求,如使用红笔批阅,对于错误的地方圈点勾画,提出修正建议并适当附上鼓励性的话语。

2.批阅后的纠正措施。要求学生认真查找已批阅默写卷出现的错误,着重注意自评未发现而被其他学生批阅圈出的错误,并及时修正。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极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主动权,培养自主自觉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1.激发学习动机。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发展的趋向与动力,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要有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为此,笔者用举实例、设问质疑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提升的正向关系,比如从一些时事热点问题导入,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权衡利弊,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尽已力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或方法。

2.注重学法指导。语文学科内容庞杂,要学好就要讲求方式方法,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应根据学情给予可行的学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要以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为依据,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基准,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做好预习、课堂学习及复习巩固等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四、善于总结答题技巧

历届高考都有部分考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题的过程中,由于题干审视不清,仓促下笔,盲目做题,结果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得分,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捕捉信息、筛选信息、提取信息是解答文言信息筛选题的关键,而“信息”则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同时也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寻找突破口,把握切入点,从而做到准确快速解题。审清题干,一要准确知道题干的表达方式(直接描述、间接描述等),二要厘清题项与题干的逻辑关系(因果、条件关系等)。从解题的思路与技巧来看,应遵循如下步骤:

(1)读文段,明主体,即快速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中主要的人物和事件,圈点文中关键的词语,标记文中的重要句子。这样可以将长文读短,把内容简化,利于抽取文章要点,提高阅读效率。

(2)审题干,明要求。即分析题干,界定概念,明确筛选的对象与角度。

(3)入语境,明句意。理解句意是准确作答的前提,离开这一点,所谓的信息筛选与整合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句意的理解,又离不开对文段整体的把握,因为局部细节信息也必然受制于文章的整体倾向,比如作者观点、人物品质、文章的风格情调等。

(4)细辨别,防陷阱。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题型,该考点在命题上有一定的规律,其常设的陷阱有:一是张冠李戴,即混淆陈述的对象;二是指鹿为马,即脱离限制的角度;三是因果倒置,即颠倒前因后果。

(5)会排除,巧作答。本题选项较多,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许无法一一作出正确判别,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排除法——确认其中把握大(或合题意或不合题意)的一项或几项,排除剩余的项,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当然,考生的精力主要还应花费在对材料的属性和范围的分析鉴别上,但是注意选项的排列组合,灵活地运用排除法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为后面争取更多的时间。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