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11贾增贵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问题导学法学习兴趣

贾增贵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开展,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激发,思维得到发散,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数学教师关心的重点话题,同时也是其不断探索和追求的重要教学方向。从问题导学法入手展开初中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更好地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教学策略;学习兴趣;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106-02

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方向,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来看,学生被动学习态度、机械学习方式、惰性学习心态一直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障碍,因此本文将从问题导学法人手对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困境进行分析与策略探讨。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吸收。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动自觉地参与问题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并在互动之中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获取,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综合能力、探究能力等一系列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能力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因此,从问题导学法人手展开的初中数学教学将数学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变得更综合、在内容上变得更丰富、在目标上变得更明确。因此它也更适合学生在初中阶段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更适合教师在初中教学阶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成果。

二、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强调从问题导学法入手展开初中数学教学,是基于问题导学法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决现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将问题导学法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前,先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主动意识不足的现象,即课堂学习往往是被教师“牵着走”,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教师没有讲的就不去思考。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性和交流性也不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其有限,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是十分单一,这使得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思维发散的能力更是无法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以机械学习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在题海中“软磨硬泡”来提升自己机械做题的能力,而实际上相应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并不能很好地形成,以至于当数学问题稍有一些创新和变化时,学生做题就会束手无措,这实际上是数学解题能力的不足。从新时期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初中数学学科在课堂教学目标方面需要引导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而上述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采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困境,在参与和体验中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好奇心与兴趣的驱使下爱上数学学习。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基于上述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从问题导学法人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是极其有必要的。

1.在教学导入中,实现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运用问题导学法,主要是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集中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从学生的好奇心人手设计问题,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积极的心态融入课堂学习。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对学生进行引导:答题比赛中,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分,小红一共答了6道题,却只答对了1题,那么应该给他多少分呢?这个问题是学生在班级数学竞赛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知道小红不但没得分,还被扣掉了3分,但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扣掉的3分,当学生思考完毕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再将负数介绍给学生,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2.在新课展示中,实现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新课展示是每节数学课上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核心环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取讲解法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并配有相应的例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无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而将问题导学法融入新课展示中,教师先将问题抛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尝试性解答问题,帮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线性质”一课时,如果直接将平行线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是不利于學生理解的,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将“相等”与“互补”相混淆。而如果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其自己动手进行角度的测量,就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得出问题的答案。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两人为单位进行平行线及交线的绘制,并运用量角器找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找出图形中所有相等的角与互补的角,当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后,教师再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引导与梳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在能力提升中,实现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力提升环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巩固,并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角的表示”一课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后,学生对“公共端点”“两条射线”等知识已经有所掌握,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各种形状的角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去分辨角的大小,除了从锐角、直角、钝角人手进行展示以外,还应该在两条射线上做文章,呈现出不同边长的角,使学生产生错觉和困惑,从而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懂得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角度有关。

4.在课后练习中,实现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课后练习主要是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以提升课后练习效果。通过问题导学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归纳与总结所学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让学生自主观察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然后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表示出来。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后会发现电影院的座位排列及象棋棋盘等都运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然后在纸上将电影院的排列图示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画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问题导学法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还能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收获更多,而这也正是问题导学法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问题导学法学习兴趣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数学课教学中学生良好参与意识的培养
浅议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学习法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