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2019-06-11胡岳建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实践探索高中物理

胡岳建

摘要: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最直接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现阶段物理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理问题,培养自主探究能力。高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逻辑性强,需要在问题教学中着重关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对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022-02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搜集有价值的教学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帮助学习抓住教学内容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学生难以全面准确地领会摩擦力的概念。教师可以设置“筷子提米”实验,在讨论实验现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筷子提米”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问题,学生通过研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深入了解摩擦力。在师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情况,并将摩擦力的概念顺势引出。在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压紧大米”这一实验要求,思考大米压紧与否这两种情况下,筷子所受摩擦力的区别。此外还可以顺势引入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概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关于物理问题的答案,这种问题主导的自主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知识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应积累素材,精心设置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挖掘问题本质,并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问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具体到物理教学课堂,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物理规律发生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引导交流与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问题教学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强化问题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务必予以详尽的解答。

如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进行转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深化对这一知识点的认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盲点与难点,进而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時,需要充分关注物理表象。不仅要结合学生特征,将物理现象呈现出来,而且要在此过程中抽离出新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呈现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借助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带给学生直观的物理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问题情境设置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氛围,关注学生接受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创设物理教学问题情境。

比如,在物体重力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策略计算。因学生已经学习过此内容,对有关知识较为熟悉,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对实验进行探究。在这一情境中,实验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采用分组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指导学生关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时的读数变化情况,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教师要注意鼓励各小组交流探讨,以深化对这一知识点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情况,逐步深入提出拓展问题,如弹簧测力计在加速上拉时,物体的受力和加速度是怎样的,鼓励学生就拓展问题展开讨论或自主设计实验寻找答案。

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可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并据此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动力。在选择问题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角度设置问题。要注重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物理问题与作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予以指导。在提问时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多角度提问,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如在学习位移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运动是相对的这一原理。

四、确保问题的价值意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以教材为基础,同时适当延伸,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只有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学生才会更加专注地探究物理问题。

教师在提出物理问题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要坚持“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把握教学规律,激发学生主动性,寻找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认真研究,教师要明确教学难点,设置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逐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须掌握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指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切实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实践探索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