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之探索

2019-06-11白玉忠

速读·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物理教师教学能力初中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设计能力是物理教师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要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以及语言的修养,此外还要重视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只有抓住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才能把握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正确方向,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能力

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各种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具体实施的能力。具体包括:教师对《标准》理念的理解与贯彻能力、教师对学生准确分析能力、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媒体设计能力和教学设计自我评价能力等6个维度。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多元性、实践性、艺术性、学科性、发展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有问题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要多听听课上得好的教师的课,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一、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

认真阅读教材,领会教材,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材的每一环节。教材的编排合理,特别突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教材中的每字每句都有其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要分析教材前后的联系所在,从而对教材有更全面的掌握。现在的初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被家长溺爱,只要学習好,其他的家长包办,造成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而且初中生处于生理发育阶段,思维上还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且积极关注物理学科相关的前沿科技,努力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例如,教大气压强的概念时,教师准备了不少小实验,有用注射器吸水、吸盘对拉、玻璃杯中放满水倒置、大试管套小试管等实验。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尽管大气压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实存在,这样学生对大气压概念印象就很深刻。

二、教师要注重语言的修养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讲解法,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很重要。在讲授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语言要做到准确,简明;在演示物理实验时,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在讲解题目时,语言要做到抑扬顿挫,突出重点;在举例说明时,语言要幽默诙谐。通过语言的艺术,保持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比较常用的是比较法、类比法和转换法以及探究实验法,变“抽象”为“形象”。比如:在讲压力与压强时,通过一道例题,让学生计算大象和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和压力,体会到压力大的压强不一定大。在教光的反射定律时,教师把光的反射与篮球在地上的反弹进行类比,学生更易理解。另外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规范,比如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弹力成正比等概念。我们在讲授时就要注意一定不能说反了。学生会把听的形成习惯,因此教师表述时要规范严谨,不要怕麻烦而省略一些关键的前提条件。

三、坚持完善自己

1.勤做实验,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学本身就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问题与其过多的和学生解释,不如让实验说话。课前要认真准备实验器材,自制教具,设计实验方案,反复练习实验操作,直到成功并且熟练完成。这样才能取得更加的课堂教学效果。

2.详细撰写教案,熟悉教案

教师课前一定要按教材要求认真备写教案,而且要详细,尽可能详细到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如一些教学环节的过渡语等。并且熟备教学环节,如课后发现遗漏,应立即在复习课中加以补充。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在教学中突显出来,国家和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在全国推广应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下载资源,制作课件,为教学服务,让教材充实起来。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多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物理课程体系,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减轻自身的紧张情绪,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因材施教,及时给予指导。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

4.坚持写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每一节课,要把得失及时记下来,可在教案后面设立“课后反思”栏目,其内容可以是实验和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分析、改进措施、时间掌握,也可以是心得体会、与课程目标的差距等,内容或多或少,要长时间坚持,逐渐积累,以后将成为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心态上要自我调整

教师要了解教师发展的阶段理论,对自己的工作要有合理的期待,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在心理上要有所准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渐进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就会淡化急于求成的心理。因此,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教学无能。认识到这一点,挫折对自己来说,就不那么可怕了,这样有也利于教师在心理上自我调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需要外界和社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努力。

总之,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实践与积累的过程。初中物理教师只有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相信教师通过以上几点的实践探索,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一定能够成为合格而优秀的物理教师。

参考文献

[1]高峰,周熠,张登玉等.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J].科技资讯,2008(11)

作者简介

白玉忠,大专学历,一级教师,任职于盘锦市盘山县东郭学校,从教34年,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物理教师教学能力初中
年轻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的分析与探讨
以新课程为背景的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师能力素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