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9-06-11吴国明

速读·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运用

吴国明

◆摘  要: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初步形成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怎样才能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教学的成效,是需要進行探究解决的课题。基于对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与热情的有效激发,针对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与分析,提出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

1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导入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1.1关联现实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初中时期的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正是因为学生的这个特征。教师需要尽量将实际教学同现实生活进行关联,基于一些生活化的事件与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教学当中,继而切实提高实际教学的教学成效。

1.2应用多媒体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新学校,新同学》相关知识的时候,可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成长顺序,拿出一些自己曾经跟同学的合影照片,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展示,因为照片能唤起很多学生小时候的记忆,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意识到课堂教学中的生动、趣味,能给接下去的教学内容展开奠定夯实的基础。

2为学生创设充满道德的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好的新课导入方式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前提,主体教学内容是实际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编制工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基于现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获得法治相关的其是。可是,教材当中的案例内容未必符合所有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可能存在脱节的状况,这样的状况会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更为轻松、生趣的生活化教学场景进行实际教学。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课组织学生演练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健康风险,令学生演绎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较为典型的、突出的事件。生动趣味的表演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生命健康的权利意识,落实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应用。

3将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到现实生活中,提升初中学生的品德素养

课外实践活动的生活化是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能够将教材知识延展到课堂之外去,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生不但能够积极参与到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更能在生活实践活动发展并严重教材内容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珍爱生命》相关知识的时候,组织学生到抗震纪念馆中进行实地参观。学生在参观了抗震救灾英雄的勇敢事迹之后,不但能够感知到生命的力量,感知到生命的珍贵,更能够在内心深处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心理。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切实规避了实际教学中教材知识的枯燥讲解,强化学生们对生命的认知与思索,能够获得教材内容之外的深刻感知。

4用生活化作业来巩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内容

4.1作业形式生活化

课后作业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课后作业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并不是必须用纸质作业去实现,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形式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在生活实践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

4.2将教学内容延展到现实生活中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相亲相爱一家人》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这样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内容。例如,大家回到家里之后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等。学生同家人之间进行亲密相处,在友爱和睦的家庭气氛中感知家人之间的浓厚亲情。这样的课后作业形式,能够改变学生对课后作业的观点,不认为课后作业就是负担,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课后作业,并且完成课后作业更能使其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讲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替代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够拉近课本知识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中的生活经历等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关联起来,有助于消除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学习中产生的抵触心理,激发学生个体的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使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能够真正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切实促进初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健康成长。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为了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教学成效,一定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在实际教学中融合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综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事件等为学生进行讲解,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灵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5-376.

[2]王琳.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李兴选.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运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