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数词“一”的非真值研究

2019-06-11郭志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真值单音节数词

郭志璞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

数词“一”除其真值含义数字“一”以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还具有以下非真值含义。

含义 举例①同一 咱们是一家人;我俩不是一路人②整个、全 一教室的人、一生③专一 一心一意④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尝试的歇一歇、尝一尝、闻一闻。笑一声、商量一下⑤常与“就”连用,“一…就…”,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我一说他就明白了。⑥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表示结果一脚把门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⑦一旦、一经 一失足成千古恨。

笔者结合以上非真值含义与“一”在其他构式中运用,归纳出以下含“一”的重要构式。

1 一量一量/一量量

汉语中,这样的构式很常见。数词最典型搭配的词类就是量词,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时间量词,还有借用量词。“一量一量”表示可以作多种成分,谓语、宾语、补语,但最常作状语。赖慧玲(2015)提出,此构式具有[+述物]、[+预期形状]、[+意图方式]、[+形状可控]、[+使成性]、[+持续性]的语义特征。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有具体措施,一条一条地落实。

(2)秦国经过一系列的血战,胜利地一个一个地征服了六国。

例句中,“一条一条”、“一个一个”都作修饰谓语的状语成分,涉及到所述事物的形状、状态,说明谓词的实施是连续发生的,“一量”接“一量”,最终得到最后的结果,具有以上所述的语义特征。

“一量量”表示“数量多”,可理解为“每一、一个又一个、多”,倾向于作定语。如:

(3)湖滩上,留下了她们一行行青春的脚印,留下了她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4)看着飞机上那一个个成功人士的模样,我突然悟到,郭士纳就在这些人之中,关键是要不拘一格。

“一量量”有时也可作状语,量词主要为动量词,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动作的发生是间歇性出现的,表示“逐一”。如:

(5)嘉庆年间,一次次变乱不停,以后又激出太平天国。

(6)为了让拍摄的剧本更能符合我的意图,我不得不一遍遍地改,一遍遍地在痛苦中让自己的烦乱心情趋于写作所必需的平和。

2 V一V、VA一VB

“V一V”这种构式在汉语中十分常见。该构式动词只能为单音节自主性有量动词,例如:

试一试、尝一尝、洗一洗、看一看、玩一玩、歇一歇、量一量……

*遇一遇、*病一病、*来一来、*研究一研究、*商量一商量、*考虑一考虑

该构式表示尝试义兼短暂义,其中的“一”可以省略,形成省略式“VV”,这一构式可以用“V一下”代替,此时的V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动词。如:试一下,尝一下、看一下、研究一下、检查一下、考虑一下、商量一下……

3 一+V

从动态的角度看,此构式在搭配上有以下三种类型:①放在其他动词后,形成完整的句子,如:(7)得了官就跺脚一走;(8)这个问题不值得一提。②与副词“就”搭配,形成新的构式:“一+V+…+就”,如:(9)孩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激动地跳了起来。③放在重叠单音节词之后:AA+一+V或者AABB+一+V。如:(10)轻轻一拍、稳稳一坐、轻轻松松一写;(11)别担心,你只要把任务认认真真一做,老板不会骂你的。

4 差比结构

差比结构,即:一+量词+比+一+量词+VP(VP为谓词性成分)。例如:

(12)海外市场在英国的国计民生上一天比一天紧要,中国对通商的限制,英国认为最不利于英国的商业发展。

(13)鬼子新一轮大扫荡又开始了,形式一阵比一阵紧张,战斗一次比一次残酷。(冯德英《苦菜花》)

(14)翻山越岭不说,还要爬有名的七十二道拐,山坡一座比一座陡峭,道路一条比一条崎岖,等他爬坡爬累了,走不动的时候,我们就请他坐上滑竿。(《人民日报》1996年8月份)

(15)如不然,他可能会认为帝国主义列强全是“活菩萨”,一个比一个“助人为乐”,从而忘了百年来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的侵略与掠夺,奴役与欺凌,残害与杀戮,践踏与破坏。(1998年报刊精选)

(16)翻山越岭不说,还要爬有名的七十二道拐,山坡一座比一座陡峭,道路一条比一条崎岖,等他爬坡爬累了,走不动的时候,我们就请他坐上滑竿。(《人民日报》1996年8月份)

由上述实例可知,此构式中的量词可以是时间量词,动量词以及名量词。“一量”具有指称性,代指特定集合范畴中的“某一量事物”。谓词性成分一般由性质形容词充当,或者在动词短语中包含性质形容词。

5 X1一量X2一量

此构式从生成动因来看,是条件复合句的紧缩形式,是两个小句整合的结果。“X”可以为动词、名词、代词等。例如:

(17)现在连当兵也不准我们了,我们非杀不可了,见一个杀一个!(老舍长篇2)

(18)尤其是在抗战中孔祥熙大发国难财,蒋介石睁一眼闭一眼,更使宋子文看不惯。(《宋氏家族全传》)

(19)经历了改革风雨历程的小岗村村民,见到总书记,心情非常激动。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总书记倾诉衷肠。(《1998年人民日报》)

(20)正中另有个小橱,放着化妆品,竖起小小的广告卡片,左一个右一个 画了水滴滴的红嘴唇,蓝眼皮,翻飞的睫毛。(张爱玲/创世纪)

三个例句分别代表了该构式的三种语义:例句(17)表示“周遍义”,是“只要见一个,就杀一个”的紧缩形式,两个动词的施事相同。构式中的“一量”作受事,指代的对象相同,具有同指关系,但都属于不定指,任指,是所属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例句(18)表示“并列义”,表示两个动词同时进行;例句(19)表示“交替义”,表示两个人的动作交替进行。例句(20)含有“周遍义”,表示数量的多,到处都是。该构式的数词一般只能由“一”来充当,且意义发生了虚化,不表示“一”的实际数量义,都属于“一”的非真值义。

6 固定格式“一…一…”

1)同1,嵌入两个相同的量词,同构式1,在此不再赘述。

2)嵌入两个同类的名词,有两种含义。①表示整个,通常作状语,修饰谓语。如:一心一意、一生一世。②表每一,通常作主语或宾语:一针一线、一板一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草一木。

3)嵌入两个相同的单音节动词或者两个语义相近的单音节动词。

(21)在昏暗的马路旁,你只能看见一个高大的人影一晃一晃地沉稳地走着,却看不清他的表情是喜欢还是怒。(杨沫《青春之歌》)

(22)现在的年轻人,嘴尖舌快,见多识广.新名词、新理论一套一套的,别管真假,一张嘴就能引经据典地来上几句,把人唬得一愣一愣 、张口结舌。(张洁/沉重的翅膀)

4)嵌入两个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动词,在句中主要做谓语或状语,表示相互交替的动作。一起一落、一唱一和、一张一弛。

5)嵌入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形容词或相对的方位词,形成对举,主要充当主语或谓语,表示行为或性状。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一胖一瘦。

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理解不了“一不小心”,甚至将词语拆分成“一不”和“小心”两个词语,这引发了笔者对“一”的思考。《“一不小心X”构式与反预期主观情态》(邵敬敏、王玲玲,2016)对“一不小心”进行讲解:可以从熟知的“小心”入手,“小心”是兼类词,兼形容词和动词词性,表示提醒,注意未发生的危险事物。“不小心”则表示因为没有注意,导致了不好的结果。而“一不小心”则是“一个不小心”在长期使用中发生了“个”的脱落,从而凝固成词。久之,“一”已经主要不表数量,而是带有了副词化趋势,凸显“一不小心”与后果之间的时间短促,紧凑,口气较为强烈、不快。如果删除“一”,该词语也成立,但是语气较为平和,凸显不出语境效果。

猜你喜欢

真值单音节数词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顺序时间序列的真值发现算法研究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浅析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理论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浅谈弗雷格的“函数和概念”
《穆斯林的葬礼》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上)
分析性语言哲学:反思与批判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