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先养心饮食运动有讲究
2019-06-10王珊陈雪
王珊 陈雪
饮食 多吃养心食物畅通气血
夏季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饮食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应注重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另外,夏季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及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红柿、橙子等,有增强消化功能和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同时,还要考虑到养护脾胃,多喝点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以畅通气血。
适当补充这3类营养物质
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血液浓缩,易发生栓塞等疾病。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一是补充维生素,多吃些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果蔬;二是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很好的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三是适量地补充蛋白质,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保健 舒缓运动避免过度出汗
夏季前后,日夜温差较大,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夏季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过汗”伤阳。天热出汗多,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所以夏天要降低活动强度,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并适当喝一点淡盐水。
按摩这些穴位可养心
劳宫穴:握拳,中指尖处即是劳宫穴。中医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功能。
内关穴:在腕横纹的3根手指,两条筋的正中间就是内关穴。按揉内关穴能够缓解心悸、胸闷、胸痛,起到养心通血脉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刺激此穴,可使胃腸蠕动规律有力,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改善心脏功能。
防病 夏季后糖尿病患者迎来危险期
夏季受天气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极易烦躁不安,随着排汗量增加,血糖越高排尿越多,很容易发生脱水现象。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不应等到口渴才喝水,要少量多次喝温开水,一定不要缺水。
胃肠炎患者稍有不慎易腹泻
夏天气温较高,各种细菌、病毒、霉菌、蚊虫疯狂繁殖,食物非常容易受到污染。
很多人喜欢在酷暑时吃爽口的凉拌菜,但凉拌菜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建议吃凉拌菜时,多放具有杀菌功能的大蒜和醋,并且要现拌现吃。剩菜剩饭在室温下存放很容易变质,如果非要吃剩饭菜,一定要充分加热杀菌,熟透后再吃。
隔夜水也容易细菌超标,不宜直接饮用,要再次烧开后才能喝。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避免伤身伤神
到了夏季,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另外,温度逐渐攀升,人体为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集于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心脑血管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中风、冠心病等患者住院率会明显增高。
夏天出汗多,血液易黏稠,血黏度升高也易形成血栓。闷热的天气,人容易急躁,自主神经紊乱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缺乏休息的心脑血管患者容易发病。有心血管方面问题的中老年朋友要尤其注意保养与预防。“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应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避免伤心、伤身、伤神。此时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