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微生物添加剂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试验

2019-06-10艾日登才次克贾舒安丁剑张继红古丽娜尔林汉亮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奶量体细胞乳酸菌

艾日登才次克 贾舒安 丁剑 张继红 古丽娜尔 林汉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30011)

奶牛乳房炎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危害最大,其发生范围广、发病率高、防治难、治疗成本较高,会使奶牛产奶量降低,这不仅对奶牛产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人类健康[1]。目前,抗生素作为治疗乳房炎的主要策略,使得致病菌对药物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更重要的是导致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及抗性基因污染等问题。鉴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天然无污染的微生态制剂开发作为研究热点。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指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细菌的统称,是一类公认安全的微生物。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乳酸菌不仅是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菌群,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重要的是,此类微生物可对致病菌产生拮抗作用,通过抑制致病菌的定植,产生抗菌肽来杀灭致病菌,因此,乳酸菌作为治疗乳房炎的新型药物替代品备受关注。本试验以阿克苏某牧场的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喂饲微生物添加剂后奶牛隐性的改善效果,为奶牛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

本试验所用微生物添加剂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主要成分为干酪乳杆菌张、植物乳杆菌P8 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活菌数1.0×109cfu/g。

1.2 仪器和试剂

体细胞检测仪,CMT 检测液,摇盘。

1.3 试验动物分组

在新疆阿克苏某大型牧场,随机挑选泌乳奶牛若干头。用温水清洗其乳房,抹干后用0.1%新洁尔灭溶液毛巾擦洗乳房,随后用70%酒精棉对乳头和操作人员的手进行消毒。弃去前3把奶,挤出并收集各个乳区的乳样5ml,进行体细胞数及隐形乳房炎的检验。挑选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100 头,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饲喂日常精料,治疗组将微生物添加剂与精料均匀混合,然后使用TMR 搅拌后一次性进行投喂,喂饲量为 200g/(头·d),专人跟踪喂饲操作流程,从试验第1 天起连续添加10d。

1.4 数据监测及处理

从试验开始的第0~10 天,每天对所有试验牛的乳样进行采集,检测并记录每头试验牛的乳体细胞数、隐形乳房炎情况及产奶量。采用Excel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Origin 8.0 作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日均产奶量

喂饲微生物添加剂后,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日均产奶量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试验组奶牛在喂饲微生物添加剂第3天开始,其日均产奶量便有所增加,到喂饲的第5 天,日均产奶量增加了约2kg,达到日均产奶量增加的最大值。而阳性对照组中日均产奶量未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表1 日均产奶量(单位:kg)

2.2 乳体细胞数

喂饲微生物添加剂后,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变化情况见图1。由图1可知,连续10d 在饲料中添加200g微生物添加剂后,试验组中50 头奶牛平均体细胞数显著降低至奶牛正常体细胞数范围内。与未添加相比,喂饲3d 后体细胞数由 144.8 万个降至 105.8 万个,降低了 26.9%,喂饲 10d后,体细胞数降低至 49.8 万个,降低了 65.6%。相比而言,阳性对照组中平均体细胞仍然出现小范围的增加,由132.7 万个增加到135.7 万个,说明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添加剂可显著降低隐形乳房炎牛乳中体细胞数目。

附图 牛乳中体细胞数变化情况

2.3 乳区健康状况

如表2所示,经过10d 微生物添加剂的投喂,试验奶牛193 个乳区试验前后乳区隐形乳房炎变化情况(7 个瞎乳区)。其中,强阳性乳区由18.1%降到5.7%,下降了12.4%,阳性乳区统计由24.9%降到13.5%,下降了11.4%,而弱阳性乳区统计结果相对不变,相对乳区总好转率为23.3%。试验前后强阳性和阳性乳区下降率分别为68.5%和45.8%,转阴率为56.3%。说明喂饲微生物添加剂对乳区隐形乳房炎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表2 试验组奶牛乳区CMT测试结果(单位:个)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已成为当代人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而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使奶牛产奶量下降。由于奶牛患有炎症后症状不明显,便使得有乳房炎的奶牛产品进入市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现已知的治疗方法主要由中药疗法、抗菌疗法、基因疗法等[2-3]。目前,以抗生素为主的抗菌疗法最为普遍,但也会引起病原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在牛奶中残留等问题,因此,近几年以乳酸菌微生物添加剂为主导的微生态疗法应运而生,并成为研究热点。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其对乳房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Espeche 等从荷斯坦牛的原乳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验证其中9 株菌对乳房炎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2013年,Frola 和Ignacio 等研究学者从牛乳中分离到一株乳杆菌,同时验证了该乳酸菌对于乳腺组织的安全性,认为其在治疗乳房炎中可能会发挥作用[5]。

乳酸菌作为奶牛胃肠道中的重要菌群之一,能对奶牛的机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有研究指出,牛乳中体细胞数量与乳中乳酸菌的多少具有相关性,乳中乳酸菌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乳体细胞数的升高,说明乳酸菌对乳腺健康具有维持作用,可避免奶牛感染乳房炎。很多研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研究,马晨等指出,其治疗效果也可能通过乳酸菌与致病菌竞争吸附乳腺上皮细胞达到的[6]。杨慧娟等使用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4 个不同牧区奶牛隐性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其效果显著[7]。焦丽英等采用复合乳酸菌微生态液体制剂饲喂奶牛,发现该微生态制剂可增加奶牛平均头日产奶量,降低乳房炎患牛的乳体细胞数[8]。本试验证明,试验所用微生物添加剂可显著降低奶牛体细胞数,增加奶牛日均产奶量,同时可有效防治奶牛隐性。

综上所述,乳酸菌微生态制剂作为新一代的饲料添加剂,在治疗奶牛隐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此外,由于其中乳酸菌通常来源自然,对乳房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还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具有极大地开发和应用潜能。

猜你喜欢

产奶量体细胞乳酸菌
荷斯坦牛泌乳速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DHI报告部分名词释义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喝酸奶有哪些好处?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选购乳酸菌饮品有讲究
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伊犁马日产奶量与乳品品质及全期产奶量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