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2016-11-22张培生于会举杨慧敏吴圆圆屈勇刚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中国乳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奶牛场乳头隐性

文/刘 鸽 张培生 于会举 张 倩 杨慧敏 宋 敏 吴圆圆 屈勇刚*(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文/刘鸽张培生于会举张 倩杨慧敏宋敏吴圆圆屈勇刚*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为该场奶牛乳房炎的进一步防治做好准备,本试验采用兰州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LMT)对该牛场进行调查分析。试验共检测712 头泌乳牛,2 784 个乳区(均可挤出牛乳)。统计发现:检出308 头阳性牛,头阳性率为43.26%(308/712);检出978 个阳性乳区,乳区阳性率为35.13%(978/2 784);发现64 个瞎乳头,瞎乳头率为2.25%(64/2 848)。结果表明:统计分析不同乳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发现,奶牛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感染率有递增的趋势;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随奶牛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奶牛的生产胎数越多,感染奶牛乳房炎的情况越严重。

石河子;奶牛;隐性乳房炎;LMT;阳性率;调查分析

奶牛乳房炎(又名乳腺炎)是一种由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奶牛乳腺组织的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而微生物因素是主要因素[1]。奶牛乳房炎常被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有肉眼可见变化,如颜色变化(浅血红色)、乳汁凝块或絮状沉淀,奶牛乳房有红、肿、热、痛等明显的炎症反应;隐性乳房炎没有肉眼可见变化,不易被发现。奶牛乳房炎是个世界性难题,不仅仅是某一国或地区的问题[2~4]。20世纪90年代末,奶牛乳房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不容乐观,各类乳房炎的总发病率在1/3左右[5];国内报道,乳房炎的发病率在45%~80%[6~8]。乳房炎的危害大,不但使产奶量下降、乳品质降低,甚至可引起慢性感染奶牛的死亡或淘汰,严重影响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9~11]。研究发现,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微生物包括球菌、杆菌、支原体、真菌(或酵母菌)、病毒等[12~14]。检测奶牛乳房炎的常用方法有兰州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LMT)、检测乳汁体细胞数法(SCC)和检测乳汁pH值法。本实验采用LMT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的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从乳区、年龄、胎次3个方面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该奶牛场的乳房炎发病情况,为该场奶牛乳房炎的进一步防治做好准备。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样品来源

2016年4~6月,从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采集712 头泌乳奶牛的2 784 份乳样。检测的奶牛品种为澳系的荷斯坦泌乳奶牛。

1.1.2材料和仪器

兰州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原液),简称LMT(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药厂)。诊断盘(带手柄,乳白色、聚乙烯材料)、蒸馏水、蒸馏水瓶(又名鸭嘴瓶)。

1.2试验方法

1.2.1采集样品

现场取样,现场检测。先用热毛巾(40 ℃左右)擦拭待检奶牛乳房和乳头(1 头牛换洗1 次毛巾),用0.5%碘伏溶液对乳头药浴40 s左右,用沾有75%酒精的无菌脱脂棉球擦拭乳头,弃去前3 把奶,将检测盘把手向牛头方向水平放置于奶牛乳房下,将乳样分别挤在检测盘的检测杯内(20 mL左右),挤奶过程防止污染检测杯。将检测盘倾斜约60°,弃去多余乳汁,检测杯内约留乳样2 mL。向每个检测杯中挤入2 mL稀释好的LMT,水平同心圆摇动10~30 s,使乳样与LMT充分混合。

1.2.2结果判定

LMT诊断液与乳汁充分混合后,依据凝集物的有无和凝集物的多少及性状进行判定。阴性(-):细胞数为0~20 万个/mL;混合物呈液状,倾斜检测盘时,液体移动流畅,杯底无沉淀物。可疑(±):细胞数为15 万~50 万个/mL;混合物呈液状,倾斜检测盘时,杯底出现微量沉淀物。弱阳性(+):细胞数为40 万~150 万个/mL;杯底出现少量稀薄黏性沉淀,但不成胶状,倾斜检测盘时,沉淀物散布于杯底,有一定黏附性。阳性(+ +):细胞数为80 万~500 万个/mL;杯底沉淀物较多比较黏稠,并有少量胶状物,倾斜检测盘时,沉淀物有明显黏附于杯底而难以流动现象,旋转摇动时,沉淀物有聚中心倾向。强阳性(+ + +):细胞数为350 万个/mL;杯内混合物的大部分或全部形成明显胶状凝集物,几乎完全黏附于杯底,旋转检测盘时,凝集物聚中呈团块难以散开。

1.2.3统计分析

用SPSS软件、Excel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待检奶牛的年龄、胎次、乳区与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的关系,并用x2检验进行分析。

2 试验结果

2.1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

试验共检测712 头泌乳奶牛,2 784 个乳区(均可挤出牛乳)。检出308 头阳性牛,头阳性率为43.26%(308/712)(P<0.05);发现64 个瞎乳头,瞎乳头率为2.25%(64/2 848)。结果见表1 。

2.2不同乳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

试验共检测2 784 个乳区,检出978 个阳性乳区,乳区阳性率为35.13%(978/2 784)(P<0.05)。检测的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个数依次为710、702、690、682;检测发现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阳性乳区个数依次为210、224、268、276,其阳性乳区率依次为29.58%、31.91%、38.84%、40.47%;采样过程中发现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瞎乳头个数依次为2、10、22、30,对应乳区的瞎乳头率依次为0.28%、1.40%、3.09%、4.21%。结果见表2。

2.3不同年龄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

统计2~3 、4~5 、6 岁及以上的奶牛发现,检测头数依次为460、130、122,阳性头数依次为120、96、92,阳性率依次为26.09%、73.85%、75.41%。结果见表3。

表1 隐性乳房炎感染率与瞎乳头率

表2 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感染率与各乳区的瞎乳头率

2.4不同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

统计1、2、3、4、5、6 胎及以上的奶牛发现,检测头数依次为214、120、128、132、110、8,阳性头数依次为30、42、65、78、86、7,阳性率依次为14.02%、35.00%、50.78%、59.09%、78.18%、87.50%。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该奶牛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偏高

共检测712 头试验奶牛,检测结果发现有308 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头发病率高达43.26%,低于周林(2009)报道[15]的奶牛乳房炎的头发病率89.68%,高于郭晓雅等(2005)报道[16]的38.79%;共检测2 784 个乳区,乳区感染率为35.13%,低于周林(2009)报道[15]的奶牛乳房炎的乳区发病率59.81%,高于郭晓雅等(2005)报道[16]的19.35%。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感染率偏高,说明该奶牛场乳房炎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提示奶牛场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工作,不能任其发展,不然会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偏高,也可能与季节有关:本试验的时间为4、5、6月,正值新疆北疆地区冰冻融化比较严重的时间,奶牛体表沾有很多污染物,为乳房炎的感染提供了条件;冰冻刚融化不久,牛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可能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工作有所疏忽;气温变化大,使奶牛产生了应激,奶牛的免疫力降低。在这个时间段,应更加重视奶牛场乳房炎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做好牛场的奶牛运动场、牛舍、挤奶车间等处的消毒工作,加强奶牛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年龄检测数(头)阳性数(头)阳性率(%)2~3 岁460 120 26.09 4~5 岁130 96 73.85 6 岁及以上122 92 75.41总计712 308 43.26

表4 不同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

3.2不同乳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有一定差异

统计分析不同乳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发现:奶牛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感染率有递增的趋势,而后乳区的感染情况要比前乳区严重,这可能与后乳区低有关,更容易接触污物;前乳区中,右边乳区的感染率高于左边的;后乳区中,右边乳区的感染率高于左边的,这可能与奶牛的卧倒休息的姿势(卧倒时,右侧低于左侧)与在挤奶厅挤奶操作有关,如挤奶厅工人操作挤奶器的习惯有关等。统计奶牛的瞎乳头个数发现:奶牛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瞎乳头率也有递增的趋势,正与乳区乳房炎发病情况相符。奶牛场的挤奶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挤奶的操作规范进行,挤奶前后要用0.5%的碘伏对奶牛乳头进行药浴,尽量避免使奶牛乳头受伤,以防感染乳房炎。

3.3不同年龄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差异较大

统计2~3、4~5、6岁及以上的奶牛发现,其奶牛乳房炎阳性率依次为26.09%、73.85%、75.41%,有递增的趋势。也就是说,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随奶牛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与刘银梅(2009)的研究结果[17]相似。原因是多方面的,年龄大的奶牛乳房韧带松弛下拉,更容易接触污物;年龄大的奶牛,乳房受伤机会多,感染乳房炎的机会多;年龄大的奶牛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乳房炎。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剔除使用年数偏大的奶牛,应给奶牛群补充“新鲜血液”,增加适当比例的年轻奶牛。此外,还应加强奶牛干奶期的管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奶牛乳房炎。

3.4不同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不同

统计1、2、3、4、5、6 胎及以上的奶牛发现,阳性率依次为14.02%、35.00%、50.78%、59.09%、78.18%、87.50%。不难发现,奶牛的生产胎数越多,感染奶牛乳房炎的情况越严重,这与不同年龄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的差异情况有相同的规律。因此,及时检测,及时淘汰长期不愈的发病奶牛是降低隐性乳房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1] Zhao X,Lacasse P. Mammary tissue damage during bovine mastitis:causes and control.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8,86(suppl):57-65.

[2] Jarrett J A. Mechanical milk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astitis.The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Large animal practice,1984,6(2):349-360.

[3] Thompson P D. Effects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lking machines on teats and udd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1977,170(10Pt2):1150-1154.

[4] Nickerson S C. Resisttance mechanisms of the bovine udder:New implications for mastitis control at the teat en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1987,191(11):1484-1488.

[5] 卜仕金,陈杖榴,冯淇辉.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兽药与饲料添加剂.1999,4(3):14-16.

[6] 孙福先,王恩满,赵德龙,等.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中国奶牛,1996(1):36-37.

[7] 单志贵,孙树友,谭爱红.等.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监控技术.中国奶牛,1996(3):39-40.

[8] 李国江,邹风驰,宋文庭,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与评估.中国奶牛,1998(3):16-17.

[9] 肖定汉.奶牛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10] 李宏胜,郁杰,李新圃,等.奶牛乳房炎类型与病原菌感染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动物医学进展,2004,25(6):80-84.

[11] 韩博主译.牛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12] Pyorala S,Taponen S.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emerging mastitis pathogens. Irish Veterinary Journal,2009,134(1-2):3-8.

[13] Taponen S,Pyorala S.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as cause of bovine mastitis - Not so different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8,134(1-2):29-36.

[14] Schukken Y H,Gonzalez R N,Tikofsky L L,et al. CNS mastitis:nothing to worry about?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8,134(1-2):9-14.

[15] 周林.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畜禽业,2009,242(6):65-67.

[16] 郭小雅,束婧婷,杨章平,等.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中国兽医杂志,2005,41(3):23-25.

[17] 刘银梅.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因调查与分析.中国乳业,2009(3):70-72.

兵团应用基础研究,“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裂解性噬菌体及裂解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编号:2015AG012)]

国家自然基金,“新疆北部地区奶牛乳房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分析”(编号:31560699);

刘鸽(1986-),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工作。

⋆屈勇刚(1971-),男,陕西渭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工作。

(2016-09-20)

猜你喜欢

奶牛场乳头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2013年全国16 省(区、市)规模奶牛场卫生保健与疫病防制状况调查报告
2012年上海市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