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IL-1、IL-6、TNF-α水平的影响

2019-06-05康红灿郭正轩刘晶涛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细胞因子

康红灿 郭正轩 刘晶涛

我国胃癌死亡病例占据全部肿瘤的第三位[1]。胃癌根治手术作为胃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会损害到机体器官,提高患者病死率。所以,对手术和麻醉相应的炎性反应进行抑制,能够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2]。本文就对不同麻醉方法对于胃癌患者的IL-1、IL-6、TNF-α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5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后均通过病理证实,手术之前均没有通过放疗和化疗,排除肝肾和内分泌疾病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及硬膜外复合全麻组,每组各15例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中有10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42~80岁,平均年龄为(56.1±6.2)岁;其中Ⅰ级患者6例,Ⅱ级患者9例。静吸复合麻醉中有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55.1±6.0)岁;其中Ⅰ级患者7例,Ⅱ级患者8例。硬膜外复合全麻组中有9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41~81岁,平均年龄为(56.3±6.1)岁;其中Ⅰ级患者8例,Ⅱ级患者7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肌注0.1 g苯巴比妥,0.5 mg阿托品,三组患者的具体方法如下。

全凭静脉麻醉: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 0.2 ml/(kg·min)乳酸钠林格液,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诱导麻醉:芬太尼 2 μg/kg+ 咪达唑仑 0.3 mg/kg+ 维库溴胺 0.6 mg/kg+ 丙泊酚,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脉泵入[3 ~ 6 mg/(kg·h)]丙泊酚 +[0.05 ~ 0.5 μg/(kg·min)]瑞芬太尼。

静吸复合麻醉:0.1~0.3 mg/kg咪唑安定、0.2~0.3 mg/kg 依托咪酯,100 mg琥珀胆碱之后气管插管[3];硬膜外复合全麻组:使用T7-8或者T8-9实现硬膜外阻滞穿刺,注入利多卡因1.5%和地卡因0.25%的混合液8~10 ml的实验量,硬膜外麻醉平面固定之后进行全麻诱导,切皮之前和手术过程中间断静注Innpvar或者度非合剂。之后进行全麻诱导,方法与静吸复合麻醉组相同。

在手术过程中,静吸复合麻醉及硬膜外复合全麻组患者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静吸复合麻醉组输入12~20 ml/h异丙酚,持续吸入1%~2%的异氟烷,硬膜外复合全麻组输入8~15 ml/h的异丙酚,间断吸入0.5%~1%的异氟烷[4]。全凭静脉麻醉间隔45~60 min推注局部利多卡因1.5%和地卡因0.25%的混合液,到手术结束。所有患者在麻醉之后到手术开始之前快速输入10 ml/kg的林格氏液,手术过程中维持输液,每小时6 ml/kg[5]。

1.3 标本收集

在麻醉前、切皮之前、切皮之后2 h及术后抽取5 ml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IL-1、IL-6、TNF-α。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的三组IL-1、IL-6、TNF-α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切皮2 h、术后1天和3天静吸复合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的IL-1水平具有一定的提高(P<0.05);术后1天,硬膜外复合全麻组患者的IL-1水平提高(P<0.05)。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全麻组的IL-6在切皮后2 h及术后1天与麻醉前对比具有明显的提高(P<0.05);硬膜外复合全麻组在切皮后2 h、术后1天具有明显的提高(P<0.05)。3组进行对比表示,静吸复合全麻组、全凭静脉麻醉在手术2 h、术后一天IL-1比硬膜外复合全麻组要高,3组的IL-6、TNF-α并没有差异,见表1~3。

表1 3组患者IL-1水平变化

注:a为与麻醉前对比,P<0.05;b为与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对比,P<0.05。

表2 三组患者IL-6的变化

注:a为与麻醉前对比,P<0.05。

表3 三组患者TNF-α的变化

3 讨论

IL-1、IL-6、TNF-α属于手术创伤之后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细胞因子,也是活化免疫细胞对于损伤或者感染应答细胞外信号蛋白[6],其产生是通过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导致的,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并且参与到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7]。组织损伤会改变素质的代谢及免疫稳定性,IL-1、IL-6、TNF-α对于介导宿主组织损伤具有整合作用。目前,人们对于手术及创伤过程中的抗炎细胞因子较为重视[8]。手术大小及损伤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变化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手术和创伤都会导致免疫性抑制,此方面和脓毒症及死亡率具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因子属于免疫和急性期反应介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组织损伤修复和免疫功能紊乱、失调导致的死亡率及发病率息息相关[9]。

IL-1属于强力前炎性细胞因子,其能够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和胃癌易感性具有密切的关系。IL-6为目前发现最为广泛的细胞因子,其能够在自然状态中表达,或者在受到刺激的时候诱导出现,和胃癌病理过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10]。在手术和创伤血浆IL-6提高中,其提高的大小和手术、创伤损伤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TNF-α属于多活性细胞因子,在患者自身免疫性、感染及部分肿瘤等疾病的时候,血清TNF-α水平就会提高[11]。

一般来说,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变化是因为手术应激反应、内毒血症及心肺转流导致的,安改变免疫反应的大小和手术、创伤的严重与内分泌反应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麻醉能够将其此作用[12]。腹部大手术异丙酚麻醉和氟氯醚能够延长IL-6的产生,使其增高幅度降低,其表示是因为药物在阿片受体作用,从而降低环磷酸腺苷导致的。但是,还要人员表示,全身麻醉和部位麻醉不能够阻止手术中的IL-6增高[13]。通过本文研究表示围手术期麻醉对于细胞因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主要和手术损伤程度及恶性疾病具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够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和麻醉药物对于IL-1、IL-6、TNF-α的影响,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全麻硬膜外细胞因子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