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庙灵应牌坊建筑研究
2019-06-05刘奇俊
刘奇俊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广东 佛山 528000)
1 历史沿革[1-3]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史称“东粤之雄,莫先穗石之岑也;南海之饶,莫过禅山之浔也”。早在秦汉时期,这里便已成为颇具规模的聚居村落,史称“季华乡”。唐贞观二年(628年),乡民在城内塔坡岗挖掘出3尊佛像,遂立石榜称“佛山”,从而得名。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爆发了黄箫养农民起义。明景泰元年(1450年),明将领董兴率军镇压,黄箫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论功赐赏。封冼灏通等22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佛山祖庙敕封“灵应祠”,永享春秋祭祀(图1)。
佛山祖庙在历史上是一座集神权、族权和政权于一体的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著名庙宇。据方志记载,“祠之始建不可考,或云宋元丰年间,元末至明,皆称祖堂,又称祖庙。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首也”。相传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五年重建。从明初至今,佛山祖庙较大的修缮、扩建达20余次,现已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最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佛山祖庙古建筑沿南北中轴线排列,依次为万福台、东西厢房、东西庑廊、灵应牌坊、锦香池、东西碑廊、钟鼓楼、三门(图2)、文魁阁、武安阁、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 600 m2。佛山祖庙建筑形式气魄宏大、内涵丰富,单体建筑采用了庑殿、歇山、硬山、卷棚等多种建筑样式,建筑装饰细腻考究、匠心独具,“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两塑(灰塑、陶塑)”将佛山祖庙古建筑群装点的富丽堂皇、精美绝伦,佛山祖庙遂有“岭南建筑艺术之宫”和“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美誉。1996年,佛山祖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应牌坊是佛山祖庙古建筑群南北中轴线南端第二座建筑,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是“敕封”灵应祠的标志,在功能上它除了旌表功德之外,又对佛山祖庙古建筑群起到了组织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图3)。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广东爆发了黄萧养农民起义,起义军进攻南海、佛山等地时,佛山的乡绅组织乡民奋起抵御。相传乡民集结在祖庙神像前歃血为盟,祷告于神,卜问吉凶,祈求北帝保佑。在“御敌”战斗中,佛山人拼死抵抗,各展其能,筹划、筹款、铸铳、扮演秋色故事,造成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使敌人不知虚实而不敢强攻。起义军久攻不下,最后以失败告终。佛山人相信北帝在冥冥中保佑着他们,协助他们击退了起义军的进攻。平乱之后,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敕封祖庙为灵应祠,并修建了灵应牌坊,额枋由景泰皇帝亲书“玄灵”(后改为“灵应”)“圣域”,令地方官员每年春秋祭祀(图4、图5)。
灵应牌坊自景泰二年(1451年)建成后,历经多次重修。据史志记载,明正德八年(1513年)和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两次重修灵应牌坊。明正德八年重修时,加建了东西两侧“延秋”“长春”翼门,牌坊便成了现在的样子。两翼门与原来的“玄灵、圣域”额枋联成一体,既丰富了牌坊的构成元素,又增强了牌坊的稳定性(图6)。
清康熙二十三年维修时,为避讳清圣祖“玄烨”的名讳,把正面额枋“玄灵”改为“灵应”,在额枋正面两旁书“明景泰辛未仲冬旦鼎建,皇清康熙甲子上元吉旦重修”。顶层正背面分别有“圣旨”“谕祭”匾额,表明牌坊是明景泰皇帝敕封建造(图7)。
2007年佛山祖庙修缮工程正式动工,2010年10月主体工程竣工,2013年通过了国家文物局验收。本次修缮对灵应牌坊屋面进行全面揭瓦维修,对风化、变形、破损、缺失的建筑构件进行修复和更换,陶塑构件表面喷涂B72丙烯酸树脂文物修复黏结剂阻止其进一步风化,增加耐久性,延长期使用寿命。木构件进行防腐防虫后,表面用生漆进行修复(图8、图9)。
2 牌坊演变[4-6]
牌坊是古代官方称呼,老百姓俗称牌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衡门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牌坊最原始的形态。
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辨识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也就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这种形式,于是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图10)。
佛山祖庙灵应牌坊(应为牌楼,当地人习惯称之z为牌坊)建造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牌坊原是佛山祖庙大门,在佛山祖庙古建筑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时人们进入祖庙时,先经过灵应牌坊,跨过锦香池石桥,再进入庙内。又因为它是“敕封”灵应祠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佛山被“敕封”为“忠义乡”的标志,所以灵应牌坊建造得非常富丽堂皇(图11)。
3 建筑形制
灵应牌坊为3间4柱4楼牌坊,坊东西宽10.96 m,南北深4.91 m。明楼宽5.01 m,次楼宽2.12 m。明楼两侧的次楼坐落在花岗岩台基上,台基长4.91 m、宽3.83 m、高0.82 m。平面与常见的单排柱3间4柱4楼牌坊的做法不同,在每一柱位用3根柱子形成一排,即在中柱两侧再加设两排檐柱,牌坊共计使用12根柱子。中柱采用木柱,其中明楼中柱直径55 cm,次楼边柱直径48 cm,柱子底部有类似卷杀的收边,即柱脚稍有收圆、俗称倒角的做法。中柱两侧倚抱鼓石,雕刻龙凤、仙鹤、莲花等图案,雕刻手法苍劲有力,增强了牌坊的装饰效果。檐柱采用石柱,截面为八角形,檐柱侧角6 cm,檐口升起3 cm(图12、图13)。
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建筑最外一圈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一定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做法叫作“侧角”,又称为“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如柱高3 m,收分3 cm,侧脚也为3 cm,即“溜多少,收多少”。由于外檐柱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中轴线,而柱头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在平面上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的情况(图14)。
升起是建筑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 cm,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椽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椽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升起(图15)。
灵应牌坊同时存在着歇山屋顶和庑殿屋顶两种屋顶形式,明楼为重檐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庑殿顶、清代称五脊殿),次楼为歇山顶(宋代称九脊殿、清代称九脊顶)。庑殿屋顶在中国各类屋顶样式中是等级最高的屋顶,在封建社会是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多用于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等级建筑屋顶,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庙才可以使用,其他建筑禁止使用。灵应牌坊是佛山祖庙古建筑群中唯一一处使用重檐庑殿屋顶的建筑,足以说明其历史地位之高(图16)。
4 建筑结构
灵应牌坊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体系。明间檐柱和次间檐柱采用抬梁式结构,在平板枋上置平身科斗拱。抬梁式结构又称为“叠梁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它以设置在沿开间进深方向列柱上的梁为主体结构,为适应坡屋顶的形式,最底层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落至屋脊,各个梁头上再架檩条以承托屋椽的形式。抬梁式结构体系复杂,结实牢固,经久耐用,空间大、耗材多,有利于抗震(图17)。
明间中柱和额枋小柱采用穿斗式结构,在柱子顶部置柱头科斗拱。穿斗式结构的特点是柱子较细、密、沿开间进深方向每列柱子与柱子之间用枋木串接,连成一个整体。采用穿斗式结构,可以用较小的材料建造较大的房屋,而且其网状的构造也很牢固。穿斗式结构体系简单,柱、枋较多,空间小、耗材少,有利于抗风(图18)。
灵应牌坊采用七踩三翘斗拱,斗与升的做法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沿正缝向上每个斗和升逐渐缩小1 cm,到第4个斗和升又大起来,有利于支撑檐枋。明楼和次楼的柱头科斗拱均有不同,次楼为半边平身科加上麻叶头组合而成,明楼则由柱身出翘承斗组成,角科中只有次楼才有45°斜翘,明楼省去不用,用枋组成四边形,除四角外没变都有拱和翘伸出承重。明楼不使用45°拱,减少童柱和中柱上榫口数量,方便使用。同时,还增加了木柱承载面积,提高了柱子的结构强度(图19)。
5 建筑艺术
从外观造型上来看,灵应牌坊立面为3间4柱4楼形式,明楼为庑殿顶,次楼为歇山顶,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3层屋檐逐层收进,造型精巧细腻。灵应牌坊一般在3间4柱3楼牌坊的基础上,在明楼顶部加建重楼,以展示象征皇帝敕封的“圣旨”和“谕祭”匾额。中部额枋则簇拥“灵应”和“圣域”匾额,从而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灵应牌坊在建筑装饰上以夔龙纹、螭龙纹、缠枝纹状琉璃瓦脊为主,加上脊上的陶塑鳌鱼,充分体现了岭南风格的建筑装饰艺术特色(图20、图21)。
6 结束语
灵应牌坊将抬梁式与穿斗式结构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混合式结构体系,打破了平面式牌坊的建造模式,开创了立体式牌坊的建造先河。牌坊既具有柔性的抗震能力,又具有刚性的抗台风能力。抬梁式与穿斗式结构的使用增大了牌坊的建筑空间、同时又节约建筑材料。牌坊在建造技法上采用了卷杀、侧角、升起等传统施工技法,使得建筑结构更为稳定,建筑造型富于变化。灵应牌坊历经500多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实为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之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技术及艺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