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乡村规划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村规划设计为例
2019-06-05郭奕瑶魏菲宇
郭奕瑶,魏菲宇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致使承载着人们记忆和乡村文化的村落逐渐没落,城乡结构二元化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12月,新型城镇化会议中提出城镇化发展要“稳中求进”、努力实现“人的城镇化”等方针,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1]。
作为地方文脉载体的乡村,其规划应积极实现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资源的优势互补,创设有利于城乡产业要素流动的经济环境,创新开发多种文化产业的方式,形成良性自主的文化产业循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文化振兴,两者相辅相成,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这对未来乡村的规划建设将大有裨益。本文立足于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村的规划实践,探索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乡村规划模式。
1 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一方面由于旅游业的介入,乡村规划倾向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各种发展形式的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潮,过度商业化使乡村规划陷入程式化模式,出现千村一面的模式化局面;另一方面,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在粗放式开发建设中不免受到破坏,甚至被摧毁。因此,如何在规划中将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业的转化,使其得到可持续的保护和传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1 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1.1.1 社会价值
不同的人文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演绎出标识性的地方风情、文化内涵、遗产资源。其中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三者的核心凝练,长期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乡村乃至城市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1.2 经济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支柱,作为乡村的软实力对人流、资金、产业拓展等都有吸引力,新鲜血液的注入有利于激活产业链,进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1.1.3 人文价值
新型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乡愁是远方游子对故乡殷切的思念,是熟悉的人、物、景的缩影。乡愁承载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之心。对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乡村历史文化作为乡愁的载体,是人们精神寄托的外在演绎,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也就是保留了一种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2 文化产业主导的乡村规划
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乡村规划,旨在充分发挥场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在尊重场地精神的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将文化内涵融入乡村的发展建设中,将抽象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可观、可触、可游的参与性设施等。积极进行保护宣传,进而受教于人,变被动的传统保护为活态的了解、熟知后的主动传扬。依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永续利用的动力基础,借助城市活动的需求,引进产业发展要素,开拓其新的行业领域,增强乡村发展建设的市场竞争优势。
2 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北京昌平白浮村规划
2.1 区位分析
白浮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京藏高速与京密引水渠交汇的东南位置(图1),村庄北部为龙山、凤山,规划范围3.46 km2。历史上著名的白浮堰修筑于此,现有九龙戏水景观,此外龙山之巅还建有都龙王庙。白浮泉、九龙池和都龙王庙作为研究古都水利发展史的重要文物,是人们了解北京城水资源变迁和水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3]。然而,作为运河源头的村落,其乡村现状与白浮泉文脉关系薄弱。
2.2 历史演变
2.2.1 白浮村历史演变
村庄一带乃沼泽之地,五代十国时村民择水而居,生产以农为主,以水上捕鱼为辅,因白色水鸟栖息沼泽,遂名白浮村。
随着城市的不断变革,白浮村本地人口外迁,外来务工人员租住于此,村中基本农田处于闲置甚至废弃状态。村落传统的山水格局已全然不在,水源几近干涸,现状风貌和环境质量较差(图2、图3)。
2.2.2 白浮泉历史演变
据白浮泉遗址整修记载:昌平城东南有龙泉山或曰龙山;山麓有裂隙泉,昔日出水甚旺,即《元始河渠志》之白浮泉,亦称神山泉[4]。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便以白浮泉东侧作为大运河的源头,既供其往来游乐,又为南北水陆运输提供方便。
白浮泉水导引入京始于元朝初年,水利学家郭守敬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修白浮瓮山河,导西山诸水,以济漕运,从而为通惠河的开通解决了根本的水源问题[5]。饮水思源,当地人建庙宇纪念郭守敬的功绩,后被流传为都龙王庙。
1990年,“白浮泉-九龙池”成为北京市级文保单位。2013年,大运河白浮泉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浮泉遗址作为白浮翁山河引水工程的源头,是研究北京水利事业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2.3 历史文化资源形式类型
2.3.1 物质性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古代漕运的命脉,它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作为元代大运河源头的配套引水工程,白浮泉引水段同时也是大运河北京饮水段的北端源头。白浮泉遗址、运河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还能弘扬民族精神。
除去运河遗址和村庄自身的聚落遗迹,白浮村龙山脚下考古发现的西周墓,是西周早期燕国贵族墓葬,出土了有兵器、青铜礼器等物;白浮汉墓还出土了文物瓮、洗、陶制装饰品、铜镜拓片等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6]。
2.3.2 非物质性
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统习俗、历史传说、著名人物3类,主要指与白浮泉遗址相关的龙山庙会、神秘传说以及对水利学家郭守敬的缅怀等活动。现在村里地名中的果园、皇墙、桃园等,曾为明朝皇家园林的名称,这些均是白浮村千百年的记忆留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文化资源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转化,同时由于村民对其内在价值的保护意识不足,使这些历史文化逐渐淡出村民的生活。
2.4 产业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乡村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路网等原因,越来越多村民逐渐迁入城市生活。目前,白浮村内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户籍与人口关系产生了较大变化,图4给出了2018年白浮村人口构成饼图。
人口流失,良田荒芜。如今白浮村主要经济来源是房屋出租、散置餐饮及商户等,产业形式单一且没有形成支柱行业,对周边的吸引力较差,难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大力扶持乡村技术人才引进,城市优势资源互惠,鼓励乡村发展自主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实现人口回流、增加就业机会促使人口就地城镇化。
3 规划策略
3.1 文脉传承,乡愁绵延
3.1.1 村落格局
曾经的白浮村山环水绕,建筑散落于林地中。规划应重现其自然聚落格局,在传承文脉的同时再现魂牵梦绕的宜人生活。因此,首先要对村中私搭乱建的违章临时住房、部分工业大院进行拆除腾退。对周边现存湿地进行生态治理,同时引沙河水入村。水系依托村庄原有肌理脉络环绕其中,与北面的龙山、凤山形成古朴的山水格局,为村落增添了些许灵气和活力(图5)。
3.1.2 文化传承
白浮村历史文化悠久,底蕴十分深厚。规划通过对村庄现状内的都龙王庙、西周墓葬等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周边教育资源优势,融入历史遗存提炼的文化元素,策划多样的文化互动性活动,重现国学文化教育传诵经典的仪式感、自信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进而修复白浮泉与村庄相依存的文脉关系,延续运河的文化和地方文脉,带动白浮村的文化复兴。
3.2 古为今用,文化引领
白浮村历史文化资源种类丰富,且保存完整度不同。在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其存在形式及呈现方式,综合考虑参观者的空间体验,针对性地对历史文化资源可转化的产业属性予以分类,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装置体验、文化创新引领,让这些传统文化在重现往日风采的同时给白浮村带来最大化的效益。
3.2.1 参与体验类
与运河相关的漕运文化、白浮泉遗址等,均是直接了解、熟悉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合现代的VR技术,使参与者真实体验漕运通航、桥闸再现、白浮泉遗址复原等(表1、图6),为其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该体验方式远比其他形式单一解读的收益要多。同时,一些由运河衍生出来的民俗、戏曲等亦是对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多样化的保护。
表1 参与体验活动
3.2.2 观赏游憩类
民以食为天,即便是在如今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人们依然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田园景观的再现是城市人们心之所向。这种形式在吸引人流的同时,能获得城市资金的引流,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此外,结合传统农耕的二十四节气设置不同的活动,使游玩者在欣赏之余可以亲自参与其中,融入自然,乐享生活(表2、图7)。
表2 观赏游憩活动
3.2.3 缅怀纪念类
《光绪昌平州志》记载:“都龙王庙在龙王山巅,明洪武八年重修,光绪四年祈雨有灵,奏请御赐祥徵时若匾额,重修殿宇”[7]。规划中深入挖掘古代祈雨民俗活动,恢复农历六月十三的龙山庙会,重现买卖商品、物资交流、唱戏、听戏等场面,使人们体会长负盛名的庙会文化(表3)。
表3 缅怀纪念活动
3.2.4 文化教育类
白浮村资源要素丰富多元,因势利导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形成以“白浮泉-周代文化”为核心引力的系列国学文化教育产业(表4)。通过国学书院经典品读苑(图8)、茶文化的茶艺体验、博物馆的文教科普等多重活动参观体验,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少年儿童的国学文化素养,同时引发青少年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
表4 国学文化教育活动
3.3 由点成面,活力再现
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示范性节点改造为激活点,以“点”带“面”促使村民自发参与产业的建设和空间的改造。依托白浮泉文化创设文旅产业线,形成南北纵向主轴线,加强与北部龙山运河文化的关联性;同时与东侧创意活动体验、西面绿色休闲空间形成的东西次轴线相辅相成,带动整个村落的产业活力。考虑其带来的游人需求和产业后续永动力,对现状没落的农业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打造湿地景观、二十四节气的农事体验活动等,辅助纪念性商业活动,形成以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链。不仅能吸引产业投资、促进人口回流、改善经济环境,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和保护也都影响深远。
4 规划方案
4.1 风貌重塑
基于留白增绿的基本方针原则,针对现状村庄缺失传统风貌、环卫基础设施较少、产业和村庄功能布局等问题,采用疏解、拆建方法重塑风貌。因此,规划腾退产业用地32.43 hm2转为农林用地和教育用地,腾退住宅用地5.09 hm2用作村庄内部公共设施和公园绿地的建设,优化公共空间、完善公服配套,实现村庄用地和建设规模的集约发展。规划后的白浮村边界清晰,周边林田环绕,部分节点进行建筑风貌重塑后,改建为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引沙河水穿街走巷。同时增设绿地以改善村庄居住环境,重回绿树掩映的自然村落(图9)。
4.2 功能重理
白浮村有着优渥的环境资源条件,腾退后的村庄结合产业发展重理功能,以满足当地人生活需求的同时获取经济效益。配合周边白浮泉遗址公园的建设,白浮村着力发挥环境资源优势,聚焦于旅游、教育和活力3个方面的发展,建立“北文旅基地、南国学休闲、东产业创新、西安逸生活”的共融格局(图10)。最终,以期村庄升级提质为“运河文化的旅游服务基地”“运河之源国学教育休闲体验基地”“美丽乡村创新振兴发展示范基地”。
4.3 空间重构
在村庄的空间改造上,将产业振兴和环境改善等目标落实为“一脉复合、多道成网、绿环守边”的结构形态。“一脉复合”指在规划中梳理村庄内车行、人行道路,通过一直一曲、人车分离的组合构建起公共功能和活动场地复合的活力中轴。“多道成网”是以南北向空间轴线为村庄的空间骨架,通过村庄水街的重塑顺畅连接东侧生产、西侧生活两区的街道空间,将边角场地整合成完善的网络系统。“绿环守边”是指加强村庄现状周边的水渠与林带的相互交织,通过大量绿化种植形成绿荫环抱村庄的生态之境,同时严格管控村庄建设规模的边界,确保减量建设目标的具体落实(图11)。
5 结束语
文化资源深厚的乡村代表了中国乡村类型中重要的一类,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乡村、城市甚至该地域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意义。文化产业主导的乡村规划,致力于从风貌环境、人文传承、产业联动三者的作用下,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政策、资源、人为等因素的多元引导合作下,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脉延展。在乡村历史文化资源面对城市文明不断冲击的挑战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无异于将文化传承与村庄发展合二为一,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与城市资源建立互助机制。外力的政策引导加上内部的公众参与,促进城乡的文化交融、人才交流、经济刺激,带动乡村的就地城镇化,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