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综论

2019-06-04邓心强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邓心强

摘要:关于中华传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个论题,当前学术界主要进行了背景、动因、内涵、价值、路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小论文居多,精品力作明显不足,尤其是多角度、多学科融合研究的成果还极少。若干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应该更加重视典藉整理与再挖掘、社会主义横心价值观弘扬的目标指向、少数民旅文化成果的保护与利用,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大众化和世界化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9)02-0018-08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下文简称“双创”)是当前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外译传播中的一个重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这一话题,它逐渐成为学界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强调“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基于伦理视角来论述的,旨在吸取传统优秀资源加快文化强国的建设。紧承其后,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创作提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结合近年来国家战略布局与发展改革进程,“双创”问题是关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继承发展和新时期文化建设的资源问题和动力问题,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一、现状梳理

单从提法上来说,“双创”是新进出现的新问题。从实际而言,它是一个老话题,早在三十多年前学界就掀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大讨论,相关成果也有一些。进一步追究,则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在“五四”前后就为学界所关注,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成为学界热点话题。因其讨论空间极其广大,相关成果不计其数。聚焦到近期,就“双创”话题的近年研究来看,它经历了中央政府和领导人重视倡导、理论界作出及时回应和探讨、学术界作出多角度研究等过程。

(一)对“双创”提出的背景与动因之研究

学界就“双创”为何继“现代化”之后重点提出,就其语境和动因进行了分析。商志晓认为,“从现实需要看,大到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小到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个人健康成长,都有传统的因素参与其中,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商志晓看来,当代中国正满怀信心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其中既包括文化小康、文化现代化的内容,更需要强大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的力量支撑和精神保障。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恰是完成古老中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完成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国家强盛的孜孜追求。这就把我们当前的事业与作为源流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现实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服务于现实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分析高瞻远瞩,也间接道出了“双创”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从主体使命看,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率领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扛起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旗,这是合乎历史必然性的正确选择。不仅如此,由于全球文化与世界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文明同样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商志晓分析了“双创”提出的深厚基础和更加宏阔的动因,其必然性得以清晰显现。还有人认为,贯彻“两创”方針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的发展需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之相协调相适应,实现其当代价值。另有学者分析,当前要创造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要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创造新型的与传统不同的家庭、婚姻以及人际方面的道德观念,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文化基因是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相契合的,转化或创造也就成为必然。鞠忠美则从必要性和可能性角度分析了“双创”提出的时代语境。

(二)对“双创”的内涵与特点之研究

“双创”究竟指什么,如何理解,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学界众说纷纭,在探讨和研究中有着不同的说法。商志晓认为“创造性转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包括在理念、内容、表达、形式等各个层面。并就其内涵思维进行了阐发。而“创新性发展”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提升超越,重在阐发立足现实并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创新内容。其内涵则表现在充分尊重传统文化的思维主线和思维特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营养,在现实条件下致力于文化提升和思想超越。陈先达则指出,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包含三条:一是分辨,区分精华与糟粕;二是激活,通过与时代结合对传统文化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诊释;三是创新,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优秀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有学者从实现“双创”的方法论层面总结了“双创”的理论内涵:赋予新义、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宽延伸、规范完善。此外,鞠忠美从文化的功用层面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并认为“双创”的目标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而关键是“人”这一主体。

(三)对“双创”的意义和价值之研究

“双创”为何近年来频繁被提出?其出场有哪些功用?学界结合其提出的背景进行了多元解读。国家主流媒体《光明日报》曾就“双创”方针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刻总结。认为这是继40年代提出“推陈出新”,50年代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责任、使命、路径的认识达到的一个新高度,将对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发挥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一方面,“双创”方针从尊重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方面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有力廓清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尤其是虚无主义、复古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思潮。此外,“双创”方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正确方法,并指明了出路。贯彻“双创”方针,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发展需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之相协调相适应,实现其当代价值。政府还呼吁,当前社会各界必须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好“双创”方针,着力解决好理论和现实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对“双创”的途径与方式之研究

如何推动“双创”,怎样取得预期的成效,采取那些方式使它真正落到实处,这是近年来学界众多学人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双创”的重点之处。大批学者就“双创”的途径进行了多维探究。

如黄前程通观中国古代史,根据文化资源分类,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方式可分为创新发展、解析重构和移植再造三种。在这三种方式中又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最为基本的文化创新创造方法——诠释学方法,而“格义”也是一种特殊的诠释学方法。时代化路径、大众化路径和日常化路径,是推进创造性转化的三个基本路径。这种分析很有理论深度,给读者极大的启发。晏振宇则从历时性诠释、批判性继承、综合性创新、实践性超越四个方面,探讨了“双创”的路径。

鞠忠美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方法:赋予新义、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宽延展、规范完善,并结合事例进行了分析,这是目前代表官方的最全面的方式。鞠忠美认为,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和阐发、宣传与教育、监督和保障,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与发挥,挖掘其当代意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现其当代价值,以及用优秀文化教育人实现其化人的效果,并在政策、法律和理论、制度上跟进,形成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则能确保“双创”的实施。

还有学者认为找准“文化+”模式和高校教育的结合点,以及探寻高校和社会、行业、企业的文化交汇点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途径是充分利用高校公选课和专业课程,教学和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依托高校校园活动及地方文化资源,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借助媒体和受众的变化,来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而陈先达将区分和辨析、激活和诠释、提出新观点和新概念作为“双创”的方式,亦显示出学者的独立思考。

有学者将实现“双创”的方式总结为四点:阐发传统文化精华,立足于典籍去总结;通过对话、比较和交流来对那些隐藏在字面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阐发;借助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寻求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加大创作力度、开发文化创意作品,以融入当代日常社会。也有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提出“综合创新”说。

(五)关于“双创”的实践探索

在明了“双创”的途径和方式后,一批成果就推动“双创”进行了尝试,或者立足于专业进行踩点式研究,或者就结合现实问题予以阐发,或者就前期活动进行总结,基于其成效来总结经验。这些成果都比较接“地气”,属“双创”的实践类研究。

贾建梅就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行了回顾和聚焦,从共产党在和谐思想基础上对小康的阐发、在民本思想基础上对以人为本进行升华、对与时偕行的时代化改造,并就其经验进行了总结。还有人研究代表性人物的实践活动,如立足于党内毛泽东领袖,就其在延安时期采用“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等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深入分析,就毛泽东对待传统的态度、方法及启示进行了揭示。

黄之晓专门就高校推进“双创”活动进行了总结,设想和方案都比较微观和具体,很有操作性。比如立足于所在单位,就校园内的“双创”活动进行了分享,开展“礼敬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活动“读百部好书”,包含中华经典诵读会、名著名篇赏析、中国故事创意设计、文化大讲堂、读书沙龙、鸟巢书屋、书香寝室等项目,涵蓋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工程实践、就业教育等方方面面,承载教育、教学、管理、文体活动等诸多功能。她还就“双创”与地方文化结合、“双创”与现代传媒结合、“双创”与社会文化和企业行业相结合,提出了独到的看法。

刘晓文则聚焦于一词,专门就传统“诚信”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了分析,既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吸收西方诚信文化的精华,涵养培育当前核心价值观论之“诚信”,也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继承和弘扬个人诚信品德的诸多方法。

周斌则从“家训”角度切入论“双创”。他认为在实践中,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以基本价值主题为导向,以现代社会伦理关系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传统家训中一些价值观念的古今之别,力求避免传统观念的僵化滞后。与此同时,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重视家训的方法论意义,使人们充分感受传统家训的规矩意识,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对家训展开“双创”,能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并有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刘宣琳作为艺术类学人就安徽贵池滩戏面具在制作方面采用数字化方式,也是对“双创”的一种践行。

二、问题反思与趋势展望

“双创”是一个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话题,它的提出与国家近年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利用和基础发展有关,更与新时期各国之间文化竞争不断加剧、文化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关。从以上梳理来看,关于“双创”的研究还不太理想,这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它需要有扎实的积累功夫,需要站在古与今、中与外的多个维度来审视,对学者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也提出了极高要求。目前学界才处于起步阶段,有分量、有深度的学术论文并不多,相关专著也极少。整体而言“双创”话题当前深入推进得并不多,研究空间还极大。

(一)要在“双创”中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二者的深度融合,或基于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来展开思索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立足于当下,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发生密切关联,尤其要充分考虑现实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的文化政策和人伦、风俗方面的各项建设。习近平多次论及“双创”,是与他一贯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脉相承的。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民族精神的熔铸和弘扬,都不能与当前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主导相脱离,不能抛开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来空谈“双创”,不能离开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时代语境和国家导向来谈“双创”,否则“双创”很难落地生根。

因此,当前推进“双创”,应与社会高度重视的涵养、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与开发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自信的国家大政方针深度融合。这要求学者们,一方面在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时,要着力挖掘其中蕴藏着关于富强、民主、敬业和友善方面的理论资源,寻求话语支撑,不能在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时,仅仅关注其中的知识、典故、雅趣、乐事而不与核心价值观挂钩,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宣传和教育时,不能脱离富强、民主、公正和法治等词汇而两张皮,各行其是。另一方面,要思辨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其中蕴藏着的对当前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的资源,进行全方位挖掘,通过整理予以传播和弘扬。与此同时,要系统整理和深入挖掘中华数千年传统中,究竟有哪些宝贵资源,有那些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永恒魅力。要深入探究中国在面临佛教冲击、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时期,是如何通过“文化自信”达到富有内蕴力和包容J陛的。

(二)直面典籍,精读文本,提炼归纳,激活传统

虽有学者在探讨此话题时,不惜笔墨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或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总结为多个方面,但从目前研究来看,由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不能单单从文化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去研究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宝贵资源,予以诠释阐发、延伸拓展或创造新义,还需要善于从历代重要典籍中进行提炼和概括,全面挖掘其中蕴藏着的宝贵资源,如何批判地继承其中精华和要义方面的内容。

2017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所谓“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就是强调要挖掘经典著作中蕴藏着的、在当今社会仍然能发挥作用价值,弘扬其体现出的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指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学者的奋斗方向。习近平格外看重过往典籍中蕴藏着的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相通的方面,传统文化除了指实体器物、政体制度、文学艺术、人类规范和民风民俗外,还包括思想观念、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学人坐下来能突破从器物、人伦、政体、风俗方面传统文化的优势,更要敢于直面古代的经、史、子、集等多种文本,聚焦典籍来钻研和研究,尤其需要反对文字搬家和不假思索。数千年中国历代古人在没有电话机和网络通讯设备的情况下,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并能创生浓郁的人文精神,这笔财富不是单靠日常生活交往和实物遗留的方式延续,而是汇聚在民族经典文本中,它犹如丰富的矿藏资源,需要源源不断地开采。

(三)积极关注少数民族优良传统的转化与利用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族,虽然汉族因人口众多、贡献巨大而长期占据“老大”的位置,但汉族终究只是“中华民族”家族中的一位成员。“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狭隘地等同于“汉族传统文化”,其它少数民族也在华夏文化的演进和发展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兄弟如一家,才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和卓著。因此,当前“双创”普遍从中华民族的整体概念上进行的,如后期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则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粹文化也不能被忽视,也应加大研究,予以传承和弘扬,予以积极转化和利用。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随着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多民族的不断互动,一些少数民族被“汉化”的迹象比较明显,而有的则依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和传统,这在全球化时代格外难能可贵。当前,国家一方面在不遗余力保护正日益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国家社科规划办和各地民族大学在加大对少数民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乘此东风,在今后展开“双创”研究时,不能遗忘或疏忽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多方位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深入研究他们的民族典籍和日常习俗,深入研究他们与汉族的互动关系史,才能使“双创”取得更大的丰收。

(四)数千年文化历史中大转化的经验和启示研究大有可为

辛亥革命以及“五四”后,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随着建国和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多方面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这已为学界和社会界所公认。经过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在激进的社会变革中被否定和抨击,在文革中传统文化被打倒在地,再到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欧风美雨的吹打,在中国崛起和民族振兴的当下,提出“双创”有其独特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然而对此前既有的、悠久的文化进行一定的转化,发挥其当代价值,在“推陈”中“出新”,这在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历史上,当然不是首次,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比如汉代儒学便实现了第一次大的创造性转化,它在先秦原始儒家基础上,结合阴阳五行说,融合了儒、道、法而为一体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亦被学界成为“外儒内法”,或“阳儒阴法”),不仅是汉初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一统中央集权政体的需要。这次转化不仅推动了原始儒学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也契合了汉代思想文化和人伦纲常的各项需要,其转化后的成效也较为显著。而第二次大的文化转化则发生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外来的佛教陆续传人中国后,是容纳还是排斥,如何与本土的儒家、道教相处,怎样取长补短、渗透共存,成为此后一千年来的重要文化命题。经历“三教”激荡后,中国文化实现了新的转化,并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而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新儒学的崛起,被有的学者誉为是在传统社会断裂和转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次创造性轉化”。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的包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都通过创造性转化体现出来。这里仅是简要勾勒,而每次转化的途径与过程,方式和启示等,都值得学界深入研究。古今的“转化”有何异同,外在背景、路径方式、存在问题等有何差异,等等,都需要宽广的视角和扎实的功夫去研究。总之,这可为当前的“双创”提供借鉴和参照,这方面的探索还大有可为。

(五)经济时代的“文化唱戏”与“以文化人”的成效性

如果粗略勾勒,则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读书和求学的时代,文革后社会恢复元气,全面渴望读书,社会充满争鸣风气和人文关怀;而90年代市场经济兴起,商业气息逐渐浓厚起来,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民众则重视物质和财富。到新世纪十余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个人口袋鼓起来,则是一个建设文化和传播信息的时代。各地政府和社会群体意识到单有丰厚的物质缺少文化内涵,单有很好的创意缺乏新媒体的传播,均很难发展。这三个阶段各有其时代痕迹。在当下市场化语境中,开展“双创”不能过度地仰仗于此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做法,不能在所谓“文化产业”的大力推进和改革下被异化或打折扣。有学者曾结合大量艺术作品分析了以前为了“三性统一”而盲目追求“观赏性”,导致艺术作品的质量下降,民众审美品格的低俗化。有学者对浮躁而功利的商业时代,进行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进行了批判。这容易给一些过于追求商业利润、讲究票房率点击率排行榜的商家可乘之机,披着文化的外衣行谋利之实。

其次,在“双创”中还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以文化人”之功能。文化虽然范畴广大,包罗万象,但积淀和传承后世的主要还是制度、思想、艺术、习俗等方面的“软性文化”,它们在创造性转化后能作用于人的精神、心灵、情操,能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行为习惯乃至日常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弘扬,绝不只是知识的记忆和器物的欣赏,更是深层次关乎民族精神的软性文化之功能的现代体现,“以文化人”集中表现在通过传承传统中的精华来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增强人的心灵志趣,尤其要通过培育优秀人才和净化鉴赏环境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今后在推进“双创”的实施和传播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双创”问题虽然发自领导人和中央上层部门,经学界探讨后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其实施需要政府、学界和百姓三结合,真正使传统文化走入老百姓中去,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需要全民以高度的热情积极参与,以良好的文化使命感去监督。要依托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对于好的做法、好的效果,以案例、报告、论著、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来传播和分享,对于不良的、变异的、错误的做法,要及时制止,加强监督和评估环节的机制建设。

(六)时代化、大众化和世界化

在今后推进“双创”过程中,不能走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路子,这是底线;而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综合创新”等原则,这是方法。无论何人何地,面对传统文化中哪一类别、哪一层面,都应在内心坚守这些成为共识的、被历史和实践检验为正确的理念和原则。在“双创”过程中,不能不兼顾时代化、大众化和世界化三个方面。

1.关于时代化。“双创”的主体是中国传统文化,落脚点是当前文化建设,即立足于当前的思想、政治和文化,重点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或者予以丰富和完善,或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概论、新观点。对于如何传承、发展、用好传统文化,习近平给出了一套方法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古为今用、化人、育人,与“双创”的时代性异曲同工。其实,“双创”的时代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古人创造的传统文化进行诠释、阐发、丰富和完善时,要有当下意识和当代视野,即如何结合活生生的当下中国社会现实,而避免盲目复古、机械照搬,努力寻找、挖掘传统文化中在当前仍然有价值的因子,对当下人的生存与发展仍然有正向作用的方面。二是在“转换”中要发挥主体的聪明才智,要调动主体的各项能量,以服务于当前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转换归根结底需要古与今“对接”,既往的和当下的发生关联,言在彼而意在此,主体要灵活、聪慧,并牢记“文化发展”的使命,对于古书、古物、古现象、古事件,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方能在“创造性转换”基础上谈“创新性发展”。

2.关于大众化。传统文化既有精英知识分子创造的部分,也有底层百姓创造的部分,它能雅俗共赏,内容丰富多彩。在当下人们依然能找到各自的兴趣点和归属地。在五四文言与白话之争后,传统文化不仅生存的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和传播的途径,也在随着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而发生这巨大变化。尤其是近三十年随着商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全面铺开,大众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接受者,正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社会主流的文化走向及其趣味。大众文化异军突起,以不可阻挡之势弥漫到社会每个角落。在最初传统文化一度被誉为只是小部分知识分子的雅好,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解放和传统文化的多元扩散,人们发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多种载体(电视、电影、网络、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百家讲坛、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诵者等)走进民众,并参与大众的趣味生成。因此,在当下“双创”工作要想赢得人们的支持,要想焕发生命力,必须考虑其大众化问题。在丰富、完善其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外,“双创”的主体要熟练现代传媒科技,要谙熟当前大众的接受习惯和审美心理,要对“传统文化”这道“大菜”进行艺术地烹饪和加工,才能使它在大众化时代色、香、味俱全。

3.关于世界化。一百多年来中国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如何或被动或主动地融入世界,从最初“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开世界”,到如今的主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以文化强国作为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无论面对既有的传统文化,还是当下正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都是充满热情、满怀激情的。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和经验足以证明,在当前世界新格局面前,固步自封和抱残守缺注定要退回历史老路上去,唯有以开放的姿态和意识吸收世界上有益的多元文化,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才能使“双创”真正落实。

创造性转化的目的是继承和弘扬传统,为当下服务,激活传统、古为今用;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是推进、丰富传统文化,完成这一代人的使命,它们都不只是局限于中国自身问题的解决。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有更加宽广的胸怀、格局和担当,以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重建来参与、推进世界文化的发展。这既需要中国人面在“双创”时不盲目排外,不唯古独尊,而要主动拿来,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在“中”与“外”交织的坐标轴上实现本土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合流和交融。

總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陛发展是一个多学科均可参与的宏伟课题,目前小论文居多,而大部头的力作,尤其是突破宏观上的学理探讨,立足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展开“双创”的成果,目前还极少,甚至稀缺。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翻译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得与失;“双创”如何与新媒体深度结合,中国古代儒、道、释各家各派的“双创”进展问题,等等,都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