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2019-06-0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化疗

闵 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发病迅猛、死亡率极高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据统计学研究显示,急性白血病是诱发35岁以下患者死亡的首位疾病[1]。随着当今中医药的发展,中医治疗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情改善方面存在独特的优势,因此针对本病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案,是有待当今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解决的问题。研究显示,中医护理能通过对辨证施护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不适症状。本文就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0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0~55岁,平均30.29岁。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0~56岁,平均30.85岁。2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4年版)》[2]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标准;年龄超过18岁;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允许进行试验;经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年龄低于18岁,合并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肝肾功能损伤,除白血病外血液性疾病者;(2)精神、神志异常,无法配合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2]。(1)化疗进行前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互动模式,选择音乐疗法以及游戏法以改善患者紧张情绪,消除患者由于恐惧化疗所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自信心得到提升。(2)化疗中护理人员穿刺操作要娴熟,且能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尽可能消除由于穿刺治疗带来的恐惧感。此外在进行输液时,需要首先输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以保护患者血管。化疗后尽量安抚患者情绪,强化饮食指导,多与患者沟通并应用心理干预以提高其心理舒适程度。

试验组予以优质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中医护理操作如下:(1)出血症状的处理:对患者病情予以观察若存在出血现象,进行及时的止血治疗,采用棉棒蘸取薄荷油擦拭以预防鼻黏膜再次出血,若出血量较少则应用云南白药喷剂,若血流量较多予以油纱条压迫止血;指导患者如何对口腔进行清理,预防口腔感染,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2)预防感染:由于肺主气,开窍于鼻,这与周围环境具有密切联系,因此保持室内清洁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尤为关键,限制家属探访,对患者居住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使接触性感染率降低。应用艾灸以激活患者免疫功能,若患者有口腔溃疡症状,根据医嘱涂擦治疗溃疡的药物,促进溃疡的愈合。(3)化疗前后均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法、移情易性、以情胜情法以及安神静志法。(4)贫血预防:采用按摩的方法以活血生肌,改善贫血症状,指导患者适当食用活血、补血类食物。(5)胃肠道不适护理: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脾为后天之本”,因此指导患者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根据患者喜好合理饮食,尽量少食多餐、少食辛辣、寒冷等刺激类食物。叮嘱家属或护工帮助患者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天枢、胃俞以及脾俞等改善胃肠紊乱的穴位,促进患者消化。(6)针对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诱发的失眠情绪可于神门、肾、交感穴贴王不留行籽,睡前按压,每次0.5~1 min,灼痛发热为宜。

1.5 观察指标 采取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QOLBREF)[3]以评价所有入选者的生存质量,共含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等4个维度,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满意;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 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予以评价,分数越高提示心理状况越差;采用厦门海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WD-300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以检测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并观察其恢复时间;比较食欲、乏力以及虚汗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领域、环境以及总评分等WHOQOL-BREF分数均上升(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WHOQOL-BREF评分较高 (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生理领域试验组 35 干预前 10.29±1.23社会领域10.90±1.23干预后 15.93±1.89*#17.20±2.38*# 17.93±1.87*#对照组 35 干预前 10.92±1.16 10.01±1.21 10.17±1.19干预后 12.82±1.59* 14.20±1.65* 14.53±1.56*组别 例数 时间 环境领域 总评分试验组 35 干预前 10.92±1.20 42.45±4.84干预后 18.39±2.37*#57.88±7.32*#对照组 35 干预前 10.57±1.13 42.44±4.95干预后 14.80±1.73* 50.56±6.02*心理领域10.50±1.19

2.2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降低较为明显(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

表2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DS试验组 35 干预前 65.30±6.89 SAS 67.39±7.10干预后 45.94±4.79*# 45.34±4.78*#对照组 35 干预前 65.29±6.79 67.29±6.93干预后 55.47±5.83* 56.40±5.85*

2.3 血液指标恢复时间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缩短,食欲改善、乏力减轻、虚汗减少比例较高(P均<0.05),见表 3。

表3 2组患者血液指标恢复时间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出血、贫血、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合并免疫功能的异常,本病在各种白血病发病类型中发病速度较快,死亡率较高[4]。治疗常以化疗为主,由于化疗时间较为漫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脱发、食欲减退及乏力为本病化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不仅治疗阶段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生活质量较低,且长期的化疗存在心理负担也较大,令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治疗失去信心[5]。护理模式的选择无疑是改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关键点。在西医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存在较大优势,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改善不适症状,本文选择最常应用于白血病护理的模式,即优质护理。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整体观为基础、辨证施护为特色的一种综合护理体系,是近年来随中西医结合治疗发展而新兴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相比传统护理方式,中医护理更加重视患者的日常护理过程,应用中医常识,运用中医饮食护理、按摩以及运用药物,解决健康问题。中医护理技术中耳穴埋籽用于缓解术后排气,捏脊治疗能够改善小儿消化不良,刮痧能够使机体温度降低。此外由于诊断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恶心呕吐以及尿潴留均能通过按压穴位、按摩、针灸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相比西医护理处理方案,按摩、针灸、中药热敷等中医护理方案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因此临床常针对一些疾病在应用西医护理技术基础上适当选择一些中医护理技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医特色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当中展现出种种优势,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6],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不适症状得到缓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从中医角度予以健脾开胃,化痰除湿护理方法,以全面护理,改善病情,增强患者机能。在患者知晓病情后常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经过长期化疗后此种情绪加深,甚至会为患者未来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使病情恶化[7]。本实验经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后情绪状态有所好转,且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进行中医护理在改善焦虑、抑郁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如此,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症状改善方面也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本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况。

我们选择本院收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0例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血液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研究,证实了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及患者不良情绪。今后我们需要加大实验样本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以进一步证实上述问题。

猜你喜欢

白血病粒细胞化疗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跟踪导练(二)(3)
达托霉素相关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