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胆道术后复发28例

2019-06-0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胆道胆管结石

陈 燕

(江西省于都县中医院外科,江西 于都 342300)

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胆道术后结石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胆囊切除术中,腹腔镜已被普遍应用,而且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并发症少以及痛苦小等优点,可以有效控制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但是术后胆道中残留的结石仍有很高的发生率,特别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肝内外胆管结石好发于中国,这主要与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卫生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方式是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高残余结石率及再次手术率是困扰胆道外科医护人员的重大难题,同时很大程度上给患者造成了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我院对胆道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男19例,女9例;年龄45~62岁,平均51.6岁;其中残余结石分布在右胆管7例,左胆管8例,左右胆管13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6例。研究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9~70岁,平均58.6岁;其中残余结石分布在右胆管8例,左胆管6例,左右胆管14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5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组患者全部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西医药物进行护理。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积极对症和支持治疗,改善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首先对患者采用西医护理,患者在完成手术4周后配合医生,把纤维胆道镜放入T管的窦道,然后把结石取出,根据患者结石的所在位置、大小,借助于CHF-P20、0.1 gmpus纤维胆道镜,选择网篮取石或者活检钳咬碎结石等方法进行取石。取出结石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彻底清洗,冲洗时间要在120 min之内,把泥沙状结石或者较小的结石冲出,采取反复、多次取石法把结石全部取出[1]。在取石期间,要对患者做好T管引流、常规输液以及抗感染等处理方法。

1.2.2 研究组 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1)穴位针刺及热敷腹部:术后对患者进行电针双足三里及吴茱萸炒粗盐热敷腹部治疗,以缩短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达到补益脾胃,推动胃肠功能的恢复。吴茱萸热敷腹部,通过神阙穴、中脘、关元等诸穴,疏通脏腑经络,暖肾温脾,下气降逆,疏导肠腑气机,而达到促进胃肠功能蠕动,减轻肠胀气及腹痛,进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2)术后中药保留灌肠:患者术后24 h肠鸣音未恢复或未见肛门排气,或主诉腹胀者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杏仁18 g,赤芍15 g,大黄15 g,黄柏18 g,金银花30 g,甘草9 g,厚朴15 g,枳实9 g,知母15 g。把上述药煎2遍,合在一起,过滤去渣,滤出药液约300 mL。先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一次,将药液冷却,等大便后,将300 mL的药液灌入肠内,取右侧卧位,堵塞肛门,保留30 min,1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以通腑降浊,调和气血为主,改善了肠管的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促进渗液的吸收及黏液的分解,促进了胃肠蠕动之功效;(3)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中药养生以及饮食指导:术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脾胃虚弱,但胃气渐复,饮食以卫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之物为宜,应少食多餐,食欲差者,给予山楂、白萝卜等食品开胃、助消化;(4)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推按静脉护理和按压耳穴护理;(5)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当患者对疾病或身体的不适状态产生疑惑时,需要护士耐心地解释,教会患者放松身体与精神的方法,并向患者讲解放松对恢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上的稳定,当患者提出疑问时,要耐心倾听并迅速进行解决,使患者能够树立充分的自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在语言上给予更多的支持,用娴熟的操作技术及热情的笑容获得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1.3 观察指标 (1)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腹腔感染以及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 进行 х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测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例)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再手术率达35%~40%,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胆道术后总的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逐步下降,但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仍然较高,约30%左右,是胆道外科的难点之一。是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残石率或复发率高的胆道疾病。肝内胆管结石病可直接引起复发性胆管炎,导致胆管狭窄,进一步影响胆汁流的通畅,两者互为因果,反复胆管炎会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目前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疾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对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也很重要,西医治疗胆道结石多为体外碎石、口服药物溶石排石、经十二指肠逆行胆胰管造影以及胆腔镜取石等,中医治疗胆道结石包括耳贴、针灸、经脉按压等[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舒适要求也逐渐提高,中医护理是以养生的科学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强的操作性,将中医疗法应用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拔罐、针刺、中药等对患者进行护理[3-4]。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心理疏导,有利于减轻患者的顾虑、降低术后焦虑心理,促进患者对术后康复的配合。通过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有利于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比如胆俞、肝俞、脾俞穴有降火、退热、疏肝利胆、益肝明目、行气止痛等功效,期门穴可治疗腹胀、郁闷、吐酸以及胸肋胀痛等疾病,再配合胰胆、耳上肝、脾、胃、三焦等穴位的按摩,有调节情绪的作用。根据相关中药书籍记载,针对胆道术的术后护理,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和自然规律,指导患者起居,顺应四时的变化妥善安排起居时间,应有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适当参加健身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剑、气功等。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使患者增强抗应激能力、使患者身心获得正性调节[5]。

综上所述,对胆道术后结石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效果,预防复发,可以防治再次手术的痛苦,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胆道胆管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