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法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40例

2019-06-0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气虚益气血瘀

冯 雪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4)

脑卒中被称之为中风或是脑血管意外,易发于中老年人,有报道,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容易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来看,脑卒中属“中风”的范畴,主要的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源为气虚,而病机核心为血瘀。开展中医治疗,遵循的主要原则为益气活血。有报道,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机体恢复的过程中,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1]。本次研究探讨益气活血法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1~82岁,平均63.7岁;包括36例脑梗死,4例脑出血。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3~85岁,平均63.3岁;包括37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中医症候为气虚血瘀型;CT或MRI发现脑部梗死或出血病灶;病程>14 d;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消化道溃疡或出血;肿瘤、心肌梗死、心衰、呼吸衰竭等疾病;明显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沟通交流障碍。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包括舒适的住院环境、及时更换床单被褥、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遵照医嘱按时用药、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益气活血法联合中医康复护理,益气活血法的方药组成:生黄芪60 g,赤芍15 g,地龙15 g,当归12 g,川芎10 g,防风10 g,全蝎6 g,水蛭6 g。水煎煮至150 mL,每日1剂,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1个治疗周期为4周。中医康复护理方法为:(1)中医养生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采取相应的养生护理,风火上扰证者给予绿豆、苦瓜等去火清淡饮食;痰瘀阻络证者建议适当运动,忌油腻饮食;痰热腑实证者给予健脾清热、清肺润燥等食物,如萝卜、菠菜等。阴虚风动证者给予滋阴润肺、清淡易消化食物,如莲子银耳汤、薏仁山药粥等。(2)热敷。是中医传统外治方法,操作简单,我院秘制配方克痉方,煎煮汤剂,湿热敷患处。每天热敷1次,每次20 min,连续热敷4周。(3)中医按摩。护理人员为患者按摩刺激穴位,取穴: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合谷、尺泽、阳陵泉、内关、中脘、风池。每天按摩2~3次,每次超过30 min,动作轻柔,达到辅助康复的效果。

1.5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共45分,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疗效判定:干预后,NIHSS评分降低91%~100%为基本痊愈;降低46%~90%为显著进步;降低18%~45%%为进步;降低不足18%%为无效。(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自理能力越好。(4)相关细胞因子包括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率(%),行 х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和Barthel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NIHSS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 ()

表1 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 ()

组别 例数对照组 40 16.84±5.38 11.75±4.17 29.28±8.94 41.36±12.36观察组 40 16.88±5.44 8.22±3.64 29.35±8.76 48.61±12.44 t值 0.033 4.033 0.035 2.615 P值 0.974 0.001 0.972 0.011 NIHS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Barthel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相关细胞因子hs-CRP、HCY、Fg比较 干预前2组hs-CRP、HCY、F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s-CRP、HCY、F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2 组hs-CRP、HCY、Fg 比较 ()

表 3 2 组hs-CRP、HCY、Fg 比较 ()

组别 例数对照组 40 1.93±0.68 1.70±0.50 26.28±7.25 20.38±5.24观察组 40 1.90±0.66 1.49±0.44 26.30±7.33 15.41±5.15 t值 0.200 1.994 0.012 4.278 hs-CRP(mg/L)干预前 干预后HCY(mol/L)干预前 干预后P值 0.842 0.042 0.990 0.001组别 例数 Fg(g/L)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3.88±0.61 3.48±0.53观察组 40 3.90±0.63 3.02±0.37 t值 0.144 4.501 P值 0.886 0.001

3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采用综合处理包括溶栓治疗、神经保护治疗以及预防性治疗[3]。现代中医从病理学和证候学的角度来看,脑卒中的主要类型为气虚血瘀型,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源为气虚,而病机的核心则为血瘀。气虚致使血运无力,从而引发血瘀,瘀血对血运通道造成阻塞,新血不生,血少无法化气,从而使得气虚加重,陷入恶性循环。益气活血法最早在《医林改错》中被应用于对中风开展治疗,之后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应用益气活血法对中风病开展治疗的相关记录[4]。本次研究中所应用的益气活血汤是基于补阳还五汤的优化,其不但可发挥补气活血的功效,同时也可使机体经络得到疏通,发挥标本兼治的效果。其中黄芪为君药,可使机体的元气得到补益,气旺则可对血行起到促进作用,使血瘀得到祛除而不会对机体正气造成损伤;当归可发挥活血祛瘀的功效,养气行气而不会对机体正气造成损伤;川芎可发挥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上行巅顶,下行血海,属于血中气药;赤芍可发挥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地龙可发挥通络的作用。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加用水蛭、防风和全蝎,水蛭可发挥破血逐瘀的功效;防风可发挥驱逐内邪,使阴阳得以疏通,从而促使黄芪的补气作用到达全身;全蝎可发挥消炎攻毒、熄风镇痉、通络止痛的功效。

随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中医康复护理已经被挖掘,其核心理论是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本研究为应用中医康复护理,不仅侧重于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还针对季节变化,患者的体质状况制定相应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热敷更具透热的传导功效,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代谢加快,提供充足的营养给机体,同时缓解关节和肌肉的紧张度。穴位按摩使局部通经活络,唤醒局部机体功能,促进肢体康复。本次结果提示益气活血法联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炎症因子、凝血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法联合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和血浆黏滞状况。

猜你喜欢

气虚益气血瘀
话说血瘀证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益气脑络通汤治疗脑栓塞80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