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思想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2019-06-03孔姣

科教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机遇与挑战高校辅导员

孔姣

摘 要 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是负责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以及其它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行者以及指导者,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中国梦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认清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 中国梦 高校辅导员 辅导员工作 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83

Abstract In China's universities, counselors are the organizers, practitioners and instructors responsible for students'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management work. The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Dream,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bound to mee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fore, we must recogniz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and fin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can firm their ideals and aspirations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words Chinese Dream; college counselor; counselor's work;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社會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而对于我国来说,中国梦就是目前我国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所谓的中国梦,指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不仅仅符合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利益,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们世世代代最深切的希望,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期待。就目前来看,中国梦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方向,但是,我们知道,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和庞大的工程,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是需要几代的炎黄子孙进行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的。[1]而我国高校作为人才最主要的输出场所,大学生自然就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而高校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生导师和知心之人,也必须要承担起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目前,在中国梦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必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认清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展开。

1 中国梦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辅导员以及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不够彻底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的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理解是通过老师和同学平时偶尔的提起,或者是通过网络而进行了解的,但是对于中国梦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是不够深刻的,是没有到位的,有一些学生认为所谓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富足,和自身的关系并不是很大,甚至认为和自身没有任何关系,这些都是对中国梦的片面的理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对中国梦的理解,高校的大学生对中国梦都应该有自身的独有的见解,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产生了偏移或者认识还处于表面,没有客观的理解中国梦的核心。[2]其次,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不够彻底,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做到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自身对中国梦的理解也不够彻底,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较大,平时除去工作以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学习中国梦,甚至一些辅导员本身的态度就出现了问题,其本身根本没对辅导员这份工作保持负责的态度。

1.2 高校辅导员队伍不完善

在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之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一些思想坚定、工作能力较为突出的代课教师或者高年级的学生来任职,但是这些人都不是专业的教师,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更是如此。甚至一些教师是以兼职的形式参与到辅导工作之中,这些教师和学生都是半路出家的辅导员,不仅没有相关的经验和对中国梦的钻研精神,更重要的还缺乏对中国梦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的正确指导,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另外,由于当前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相较以往变得十分复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就非常困难,再加上当前辅导员的薪资待遇、福利待遇以及地位都较低,这些都极大的削弱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今,在中国梦背景下,如果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不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那么必将会导致高校的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等出现脱节,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的成长。

1.3 教育的内容脱离实际,教育方法单一

高校辅导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辅导员是主要的指导者,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辅导员本身对中国梦的理解就存在着问题,这就导致高校的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制定教育方案还是选择教育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教育者为主,没有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有的只是形式上的敷衍。[3]另外,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之中,其教育内容和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不能够实现将社会的实际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思想结合在一起,没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情况,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时,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还是采用以往的理论灌输、座谈会等等形式,主要以单向传输和说教为主,没有新的教育手段。另外,目前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一部分的辅导员并没有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来开展工作,极大的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2 中国梦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路径

2.1 工作内容上的创新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为我国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大学生来说,还丰富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我国从清朝末年的被西方列强的侵略,到后来的抗击日本的侵略,在到后来新中国成立时期的贫穷落后,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自力更生,再到今天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大幅上升,在这个期间,社会主义一直是支撑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中国梦的提出无疑更加坚定了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当代大学生思想坚定,并且保持了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对学习、生活以及社会感到迷茫,这不仅仅是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不足。而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落脚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该创新工作内容,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个人梦想,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2.2 工作方法上的创新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最终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最终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将自己的梦想和国家、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既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又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是,我们知道实现梦想的道路是漫长的、是艰难的,要想引导大学生去实现自身的理想,就必须要去了解大学生内心真实的需要。比如,目前一些大学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认为学习就是要考试的分数为主,忽视了对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一些学生的情商较低,不知道如何和他人相处,更不知道应该在如何去适应社会;再比如一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平时不想着应该如何通过学习去提升自己,去完善自身,只想着如何才能和学校的领导搞好关系,如何才能够到社会上去“发大财”。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都极大的影响了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高校的辅导员应该创新工作方法,将以往的单一的口头说教教育方式转变为复合型的教育方式,将理论教育方式转化为亲身示范的教育方式。通过这些教育方式,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大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基础上,还能够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2.3 工作媒介上的创新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凝结了我国整个社会的愿望,还成为了当今我国的时代标志之一,是我国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当前,对于大学生来说,对中国梦的了解除了从课堂上、校园中进行了解以外,在大多数情况是通过网络进行了解。在这个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信息交流平台层出不穷,比如微博、微信等等信息平台,通过这些信息平台,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媒体。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平台交流自己的观念和传播自己认同的观点,这些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伴随着这种变化,以往的那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因此,此时的辅导员就必须要改变自身的工作媒介,要通过微信、微博等等各种的信息平台来作为工作的主要支撑,通过平台掌握学生随时的思想动态,并进行及时的疏导,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4]另外,辅导员还需要起到示范效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积极的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同身受,使大学生能够意识到只有强大自身才能够帮助国家实现中国梦。

2.4 教育环境的创新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动力,还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的辅导员要深入理解中国梦的核心,创新教育环境,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使大学生坚定自身的信念,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教育走出校园,和社会发展实际充分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的束缚,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社区内、在工厂内,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在实践之中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践之中强化自身的劳动能力,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提升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靖哲.基于“中国梦”精神的高中基础法律教育思想启迪方法[J].知识经济,2019(01):133,135.

[2] 何凡.不忘初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国梦”的融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06):94-96.

[3] 尹仕果.“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0):69-70,77.

[4] 李长亮,刘国强,曲洪美.“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路与关键点探赜[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5):43-46,66.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机遇与挑战高校辅导员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