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心上的通县三中
2019-06-03刘维嘉
刘维嘉
现在的通州三中早已变了模样
校园里的雕塑
多年来,我始终珍藏着一张泛黄的初中毕业照,45年过去了,往事早已物是人非。当年,我们1973届初三(9)班的同学在班主任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新华大街的丽新照相馆,摄影师崔师傅为我们拍了这张毕业照。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记忆总会让我想起在通县三中学习的那段岁月。
四合院、大钟和铁狮子
1971年初,我从通县民族小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建的通县五中上学,这所中学在通县东关小学南边。父母考虑我双腿残疾,为了我上学方便,就托人把我调入通县三中上学。学校位于通州镇女师胡同3号,我家住在回民胡同西边的38号大杂院,从我家到学校有两里多地,大杂院的很多人都在三中上学。
进出通县三中都要经过古色古香、具有传统民族魅力的门楼。门楼坐北朝南,房顶是青瓦、墙体是青砖。门楼有门头、戗檐、门簪、两扇木门、门槛、门墩儿。门楼内左右两侧有房子,左侧是老师值班室,右侧是传达室。
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宅子老不老,要看槐树大和小”的顺口溜。从学校门楼进去,映入眼帘的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右侧长着一棵高大粗壮的槐树,树枝的上边悬挂着一口铁钟,一根很长的绳子从大钟垂下来,拴在树干上。学校上课下课,都有值班的老师准时准点敲钟,当——当——当——悠扬浑厚的钟声能够传得很远。
四合院的正房是五间瓦房,门前右边卧着一个雌性铁狮子,曾经听传达室的老师说:“以前这里有一对儿铁狮子,现在仅有这个了。”据记载,元代皇庆至至正年间(1312年-1368年),户部京畿督漕运使分司署设于通州城东北部北运河附近(后来的通县三中院内),并于皇庆二年八月铸造了雄雌两个铁狮子,放在衙署大门前,辟邪镇署,以示权威。后来,雄性铁狮子不知去向。到了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顺天府通永道署参照所存雌性铁狮子规格,重新铸造了雄性铁狮子。1959年7月,这两个铁狮子被确定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秋天,雄性铁狮子被人为地砸毁,而雌性铁狮子脑门子上边也被砸掉一小块。现在,这个雌性铁狮子被通州区文化委员会保存在通州三教庙院内,铁狮子四周设置了铁质围栏,背面的宣传橱窗有《通永道署铁狮》简介。
和泥、脱坯,捐献战备砖
记得1969年春,我国打响了保卫珍宝岛的战役,捍卫祖国领土,抗击苏联军队的侵略。全民挖防空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一直到1980年代初结束。据说,通州镇的四城下边都有防空洞,四通八达,连成一片。
在通县三中的校园里,也有四通八达的防空洞,光出入口就有好几处。县里曾多次举办防空演习,当刺耳的防空警报在通州镇上空响起,我们从教室跑出来,有秩序地钻进了防空洞,直到防空警报解除,我们再从防空洞里钻出来,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记得初一那年的暑假前,学校号召我们捐献战备砖(砖坯),每人不少于10块,多了不限。
捐献战备砖,需要用黄土,住在县城,找黄土不太容易,然而,我住的大杂院几乎家家都存着黄土,为了盖小房或翻修小房的时候用,这些黄土都是前院挖防空洞挖出来的土。1970年春天,通县粮食局的七八名职工来到我们大杂院,其中有南大街粮店的。他们用杉篙在前院支上了脚手架,架子顶上挂着滑轮,不远处有卷扬机,用钢丝绳和荆条筐把挖出来的泥土提上来,倒入从院里通向大门外的运输带上,再装入130汽车运走。大杂院的人和挖防空洞的人混熟后,纷纷把土运到自家院子,直到够用了为止。
那天是礼拜天,我从邻居家借来用木板做的砖模子,砖模子和现在盖房用的红砖头一样大小。脱坯虽说没多少技术含量,但是备土、浇水、闷土、和泥、备沙、脱坯等操作程序一样都不能少。按照老师的要求,为了保证战备砖的质量,我先用鐵筛子把黄土筛一遍,去除石头子等杂物。再把泥和得均匀,醒个把钟头,再分出一块块脱坯用的泥,用手反复摔打成长方形泥坯,避免脱出来的砖坯粗糙开裂。在脱坯前,先要找一块干净平整的地面,撒上细沙子,还要把砖模子用水浸湿,在其内侧也撒一层细沙放到地上,再把摔打好的泥坯使劲放入砖模子,用手把坯模子内的泥按压平实后,还要用木板子拍打瓷实,再拿竹板和钢丝做的专用弓子,沿着砖模子上沿顺序刮下去,取下砖模子,一块砖坯就做好了。我照着这个法子,脱出了50多块砖坯,然后在院子里晾干,码放起来,盖上塑料布,防止被雨淋坏。我因双腿残疾,无法把砖坯送到学校,我们班的辅导员知道后,带着几个同学来到我家,帮我把30多块砖坯搬运到学校。辅导员告诉我,学校收到我们捐献的砖坯后,由县里集中运到窑上烧制成战备砖,用于县城建设人防工事。
上学时候的照片尤为珍贵
全班同学的合影留念
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东海子
通县三中操场北侧的湖,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那里,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有人说,这个湖是东海子仅存的一部分。湖里有苇子、蒲草和莲花;湖岸有垂杨柳、绒花树、酸枣棵子和环绕湖的林间小路,还有不知谁种的蓖麻。到了春天,冰面融化,绿意盎然,碧波荡漾,鱼虾游动,鸟语蛙鸣。从湖的岸边往北眺望,高高的通州塔,巍然屹立,长在塔顶上的老榆树清晰可见,波光塔影,映衬着美丽的校园。每天清晨,太阳从东边的围墙露出脸庞,把橘红色的阳光洒满校舍、树梢、树干和湖面。
有个同学住在玉带胡同,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常去他家一起做作业,一块儿玩儿。他的父亲曾经告诉我们:“过去,咱们县城不光有西海子,还有东海子,两个海子之间有两里地远。西海子在县城西北侧,东海子在县城东北侧,就是三中的操场那块地儿,现如今就剩那个小湖了。”同学的父亲还说起他小时候,跟着大人去东海子捕鱼捉蟹,端午节摘苇子叶回家包粽子,冬天割苇子编帘子那些事儿。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同学家串门,同学的大爷向我们说起到运河、潮白河打鱼的经历。他还说曾经和发小到东海子凿冰抓鱼,先在湖边准备好柴草,再用冰镩在水深的冰面凿出两个冰窟窿,彼此相隔十来米。然后把绳子系在腰间,绳子另一头让他的发小拽着,他穿着裤衩拿着自制的鱼护子,深吸一口气钻进湖水里抓鱼。他能在水里睁着眼寻找鱼,还能在水里憋气两三分钟,然后拽着绳子从冰窟窿口钻出来换换气,再钻进湖水里继续抓鱼,最后拽着装满鱼的鱼护子,顺着绳子从冰窟窿钻出来。上岸后,用手往脸上一胡噜,看到手里有不少血。他赶紧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水,穿上棉裤棉鞋,倒着穿上棉袄,点燃柴草烤后背,直到胸口微微出汗,再穿好棉袄,带着抓到的鱼回家。他说得绘声绘色,我们也都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湖常年有水,有的说湖底有泉眼,也有的说湖底和运河河底相连着,湖水这才不会干涸。还有的说多亏了老天爷,雨和雪下得大,下得勤。三中的教学区和操场,操场和湖边分别有高坡,每次下大雨,雨水都流进湖里。遇到下大雪,不少同学自带铁锨、小推车等工具,早早来到校园,和老师一起把办公室、教室前和操场上的雪打扫干净,运到湖里,既方便了大家,又涵养了湖。
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5年12月25日,我应邀来到潞城镇胡各庄村,走进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与十几位退休的校长、老师和校友代表一起参加学校百年校庆座谈会。在会议室,我见到了好几位当年熟悉的老师,还有三中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组的演员杜潞毅、郭亚丽。40多年后,我们彼此相见,感到格外亲,激动得相互握手,相互拥抱,拍照留念。座谈会上,校长商文庆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三中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各位老师、校友代表各自作了介绍,畅谈了自己曾经在三中工作和学习期间难忘的事情。
座谈会结束后,我们来到学校大礼堂,与学校师生一起观看了百年校庆暨迎新年文艺演出。看着学生们演的激动人心的歌曲、舞蹈、器乐演奏和书法展示等节目,让我不禁想起了40多年前,通县三中开展的陶冶情操、寓教于乐、愉悦身心的文艺活动,那是我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那时候,学校号召我们开展读书读报和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同学们自愿组织起来,涌现出很多学雷锋小组,在校内外积极主动做好事。
此外,学校还鼓励我们热爱科学,开动脑筋,搞小发明和小创造,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记得我们在学几何的时候,数学老师让我们做几何模型。我用黄泥做了十多个几何模型,在模型外边刷上墨汁,在模型孔洞内侧刷上红色广告颜料,晾干后再刷上清漆,赵老师在班上对我做的模型进行了表扬。后来,学校组织各班到四合院的大教室参观,我在展室看到了自己做的几何模型。除此之外,展室内摆满了同学们做的照相机、测电笔、半导体等,还有用瓦楞纸箱等材料制作的通州塔、渔船、卡车、四合院。参观展览,让我大开眼界,心生赞叹,自愧弗如。
初二那年,我们7班至12班都搬到了学校北院,与同年级3班至6班在同一排教室上课。这些教室都是北房,由西向东排到操场边上。1班和2班在西头坐西朝东的教室上课,教室前有砖砌的长方形土台子。从土台子到操场的地方很大,学校常在这里开大会,举行文艺活动。那年春天,学校在这里举办了报告会,安排学雷锋先进班、先进小组和积极分子作报告。还在这里举行文艺汇演,有快板、数来宝、手风琴独奏、口琴独奏、二胡独奏、独唱和小合唱等节目。
说起通县三中的文艺节目,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芭蕾舞剧《白毛女》,虽说快50年了,我和不少老通州人仍然记得很清楚。从1971年第二季度开始,每天清晨在学校简陋的大礼堂内,许多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踢腿、劈叉、练功和舞剧排练。班主任沙一凤老师曾在班上说:“咱们学校成立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组。咱班的武强同学也被选进剧组,他们天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高年级的王亚非和我是前后院的邻居,她和杜潞毅饰演白毛女,还有许多同学在剧组担任着不同的角色。每当放学后,我们经常会听到校园里飘荡的优美旋律和甜美动听的歌声。
1973年5月初,通县文教局系统的老師和学生代表相聚在通县礼堂,参加由通县文教局团委举办的学雷锋表彰大会。县里、局里多位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首先播放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录音,内容是曹秀和她们学雷锋做好事的事迹。我们学校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组也来到县礼堂,为与会的各级领导和受表彰的单位、个人献上一场精彩的演出,观众席上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那次表彰大会上,我首次观看了《白毛女》剧组的演出。芭蕾舞剧的突出特点是演员在台上不说也不唱,完全依靠形体的表现力来完成所有的戏剧要求。参加演出的同学们通过优美的舞姿、高超的技巧“说”出了角色的心里话,“唱”出了人物的情感,令人震撼。很难想象,他们不是专业演员,还都未成年,一边上课,一边训练,训练时间又十分有限,演出水平却达到了专业水准,和上海芭蕾舞剧团演的《白毛女》相比,简直是一模一样。三中的芭蕾舞《白毛女》剧组成立以后,经常走出校园,为全县各界群众演出,闻名于运河两岸。
通县礼堂舞台紫红色的幕布采用人工拉动。一次去观看通县宣传队演的节目,我忽然看到,右边那块幕布的左下方,有一个脸盆大小的洞,旁边的人告诉我说,那是三中演《白毛女》的时候,剧中的白毛女把蜡烛扔向黄世仁,一下子扔到了幕布上烧的。后来,我去县礼堂看节目,只见幕布上的那个洞已经被缝补好了。过了几年,县礼堂更换了新的幕布。
几十年来,通州三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与尚伯良先生的办学初衷是一致的。对于我们这些学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促进完美人格的形成和多方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通县三中阔别35年后,我走进了三中的温馨校园,学校已经今非昔比。原来的四合院,被扩建成塑胶体育场,充满现代化的气息。学校不仅在原校门楼的东侧建有大门,还在运河西岸滨河北路前建有坐西朝东,具有时代特色的大门。曾经的东海子和那个湖的原址,盖上了教学楼和教职工家属楼。
再后来,学校搬迁到潞城镇胡各庄村新址……我在通县三中度过了青涩年华,有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心里透亮了,就会走好自己脚下的漫漫人生路。
(编辑·刘颖)
5149847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