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人晏几道的“狷者”人生研究

2019-06-03杨海英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才华

杨海英

[摘要]晏几道,宋小令词代表人物,因一部《小山词》而翘登北宋文坛,与其父并称为“大小晏”。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7年,已有300余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成效。晏几道的文学成就不无例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研究者或以阶段性总结来概括研究成果,或从文本、艺术手法、体裁演变等角度进行分析,或以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美学等理论介入研究晏几道思想发展、情感转变、人生选择等。其“狷者”人生研究以孔子的“狷”人格分析为基础,从其文学成就和有所不为的处世态度方面来探析晏几道的个性和词作,从而呈现晏几道丰富立体的狷者人生。

[关键词]晏几道;狷者;才华;有所不为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2-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8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晏几道宋代著名诗人,由于晏几道生平记叙史料缺乏,对晏几道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特别是作为仕宦子弟却一生甘愿陆沉下僚,其孤傲耿介、落拓不羁的狷者人生更是为我们研究其人其词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狷”者的基本特征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可以看到,“狷”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所不为”。以“有”为前提,有所不为强调的首先是“有”,没有才华就没有“狷”的资格,因此,才华横溢是狷者之所以被称为狷者的前提。以“不为”作为结果,在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人,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主动放弃社会主流的生存选择,听从自己心灵的指引,特立独行,在孔子儒家规范的维护社会群体关系和利益的规则下,在大一统的塑造无差别人格的教育体系下,维护个体存在的尊严。由此可见,狷不是儒家的独善其身,也不是道家的清静无为。

二、才华横溢与有所不为

在中國历史上,有一些才华横溢又洁身自好,很少与外界沟通而又执着痴情的狷者,宋代词人晏几道就是其中一位。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宰相晏殊的第七子。他的父亲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少年得志,位极人臣。而晏几道一辈子沉沦下僚,只做过太常寺太祝、监颍昌许田镇、乾宁军通判、开封府推官这样的小官。晏殊和晏几道都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词人,后人合称他们为大小晏。晏几道生平资料流传甚少,如他十八岁到三十七岁之间几乎二十年的行迹就完全没有记载。因此关于他的心理和情感历程只能根据其作品提供的线索。由于这样的原因,作为一个词人,晏几道的形象在读者的眼中远看清晰而近看模糊。

晏几道词作的成就和文学史意义并无太多争议。晏几道的才华是公认的,但他对官场则毫无兴趣。晏几道为数不多与政坛有关的两件事也与他的才华有关。据《词苑萃编》,“庆历中,开封府与棘寺同日奏狱空,仁宗宫中宴集,宣晏几道作《鹧鸪天》以歌之,得旨受赏。大意先赋升平之盛,又见祥瑞之征,而末句略近之,极为得体。所传‘朝来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句是也。亦以志一时之治化云”(卷十一·纪事二)。晏几道中年时,“熙宁中,郑侠上书,事作下狱,悉治平时往还厚善者。晏几道叔原皆在数中。侠家搜得叔原与侠诗云:‘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张主繁华得几时。裕陵称之,即令释出(宋·赵令畴《侯鲭录》卷四)。晏几道以才华得到仁宗的器重,又以自己的才华得到神宗的赏识而免去牢狱之灾。可见,晏几道的才情是非同凡响的。

《词洁》评晏几道的《减字木兰花·长亭晚送》“轻而不浮,浅而不露。美而不艳,动而不流。字外盘旋,句中含吐。小词能事备矣。”其实不止这首词,晏几道的创作风格大致皆是如此。以“千古不能有二”的《临江仙》为例:“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首词代表了晏几道作品的创作成就。“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为互文,以不同的场景,相同的迷惘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梦后的楼台高锁,则梦中的情景可以想见;酒醒的帘幕低垂,则酒中的情景可以想见。梦中梦后、酒中酒醒的对比,春恨就更加明显了。接着,去年的离愁别恨又涌上心头。“却来”即又来,既可见惆怅之深,又与下阙的“记得”“当时”“曾照”相呼应。“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借用五代翁宏《春残》的诗句,词中引用诗中成句是词创作的一种常见情况,关键在于整体。翁宏的原诗未见精彩,而两句移用此处则有点铁成金之妙。“落花”有无可奈何的伤春之感,“双燕”则包含着缱绻之情。这两句在此词中浑然天成,恰到好处。下阙以“心字罗衣”隐喻心心相印,又暗含相思之苦。“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意象,明月之下,美人归去。而今物是人非,小蘋也“流转于人间”,不知所终,让人感慨万千。全词层层推进,感情不断加深,情景交融,堪称神品。

再如《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文学作品中,“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而晏几道的这首“欢愉之辞”写得如此深沉优美,可以算是千古绝唱了。词的上阕回忆当年酒宴歌席上的觥筹交错,初次相逢,一见倾心,酒尽欢歌尽兴,因劝酒殷勤而不惜“拚却醉颜红”,是相互之间的情到深处。曼妙的歌舞持续到残月低垂,婉转的歌声直伴桃花扇底风消逝,夸张的景物和环境描写,不但极言歌舞盛况,而且对偶巧妙精工。下阕表达重逢之喜,先用相思之苦承上启下,然后叙梦中景象,有“我思君处君思我”之意。最后说秉烛夜谈,心上人魂牵梦系,无数次梦中相见,今日喜得重逢,“相对如梦寐”,所以多次挑亮银灯,唯恐仍是梦中。上阕写当年欢愉,虽实如虚,“光景旋销惆怅在”;下片表达刻骨相思久别重逢的惊喜,似梦却真。全词深婉低徊又意境微妙,是晏几道词中压卷之作。

王灼《碧鸡漫志》“叔原词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殆不可学”。此评价概括了晏几道词的特色,并非虚美。晏几道除了自己的才华,再加上身为太平宰相的父亲,可以说仕途一片光明。但他却无意于功名。唐宋士人求官,主要通过科举考试和门荫人仕。宋初孤傲的词人柳永,虽曾写下过“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名句,但也坚持参加科举考试,直到五十岁才通过,对古人来说已算是暮年及第了。而以晏几道的才华修养,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绝非难事,但他一生并未参加科举考试。而作为宰相之子,晏几道的父亲居官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感念其旧恩愿意提携汲引其子的必然也不在少数。而晏几道宁可终生沉沦下僚,可见他对功名的无所谓的态度。所谓“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这种性格特质正是孔子所说的狷者“有所不为”的最主要的特征。

“一身未遇庸非福,半世能狂亦可哀。”这两句诗可以算是对晏几道人生和创作的最佳概括。对于晏几道这样一个才高八斗的狷者来说,如果他投身于仕途,追求功名富贵,那么他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进入史书列传的庸庸碌碌的官僚,他选择放弃尘世的一切,完全投入到文学艺术和个人感情的另外一个世界中,最终开创了词创作的个人天地,从而使他作为文学家的崇高地位永世流传,他的优美而深情的词作永远感动着后世敏感而善良的读者们的心灵。

三、结语

“中行”被视作孔子提倡的儒家理想人格,被后代士人所推崇和仰慕。特别强调士人立于天地间,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以“天道”为己任,倡导人应该以一己之能力作用于社会群体,以积极乐观进取的“人世”的精神,实现兼济天下的使命。由于社会的现实性和个体性情差异性,一部分士人选择了退而求其次,或狂或狷的儒家人格范式。

晏几道,名贵胄子弟,才华卓绝,真情相附,本可走上一条事业宏图,声名显赫的坦途,偏偏才不为权贵所用,人不为名利所累,将人生的志向、理想、真情倾泻于笔墨诗文。晏几道是高傲的也是落寞的,是随俗的亦是不羁的,他的与众不同正如宋代词坛上一抹苍白的焰火,光芒耀眼却又自甘黯然,他以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诠释着一个踽踽独行的狷者形象。

猜你喜欢

才华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李健:我的才华与温润来自父母的成全
瑞恩·高斯林 他很性感!更有才华!
才华之用
才华之用
寂寞的写作
拼才华的古代花美男
残忍”的才华*——五篇小说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