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政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与增强作用
2019-06-03郑宏颖
郑宏颖
[摘要]国家认同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心理基础。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我国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其民族的知识精英,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应该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授课内容,全面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思政教育;国家认同;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09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41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国家认同感是爱国情感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它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定具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社会认知理论指出,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熟悉了知和充分接受的程度越高,其自身的国家认同感也就越强。民族认同是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化于个体情感的结果。如果保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者的统一,民族认同就会成为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反之,如果两者不能统一,就会破坏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因此,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增强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思政教育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关注的教学任务,也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身份认同提出的新挑战
对中国少数民族来说,几乎每一个民族拥有对本民族的来源的神话,如藏族关于“猕猴变人”传说,瑶族关于“千家垌”的传说、苗族关于蚩尤的传说等,这些都是各个民族用以凝聚族内人和区分族外人的共同记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逐渐耳濡目染着所出生的族群的历史,从而塑造了自身民族认同意识。随着当前多元文化生活背景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民族身份认同日益强烈。同时,对于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甚至还面临着境外势力故意夸大、扭曲其民族身份认同,利用极端主义民族思潮使其民族认同背离国家认同的危险诱导。
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并不是单独产生和存在的,它必然产生和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少数民族学生离开家乡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着的是不同风俗、不同语言等多元文化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族群互动关系,他们的民族意识会得到新的觉醒以及进一步加深。由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相互关系问题,因此如何协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从而使它们成为同质化的心理状态,这是大学生思政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世界各国在面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问题时,往往都会注重培养本国少数民族的国民意识,通过强调民族身份与国民身份的统一性而使少数民族同样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新加坡的“国民意识教育”、日本的“道德教育”就是其中的代表。“国家通过创设并维持一套通用的符号系统,通过语言政策、公共教育以及大众传媒,动员和推动内部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将境遇和背景不同的各少数民族共同体成员结合为一个整体,改变其社会认知和理想图景,建构一种有利于他们交往以及形成共同看法和理解的背景,养成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共同信仰”。高等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是高等教育中需要思考与关注政治问题。因此,对于执行意识形态就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来说,就必须注重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将培养国民意识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是他们接触外界新事物、接受新观念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节点。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是存进其产生正确政治认同的关键。因此能否在这一阶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起他们的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解,关系着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和对国家认同的养成。
对于这一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使用正确的方法论提供了重要支持,从而有利于使其根据对现实情况的科学分析而产生浓重的国家认同感。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教会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世界观,有了这样的哲学认识工具,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们能够获得批判资本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礎性知识,从而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保持其政治敏感度和正确方向,在网络和新媒体信息中不至于丧失正确认知。对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认同是与对国家认同感密不可分的,因此越是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能够体认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从而由此获得个人对国家认同的增长。再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能够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有所了解,了解到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进步性,进而因此增强国家自豪感。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是能够熟练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也就越能使用这种知识分析自己所处社会的实际情况,越能体会到自己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优越社会制度的国家。同时,他们也会更加了解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必然会对国家产生积极的认知和评价,并切实产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从1840年开始,以时间线索为历史脉络讲述了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遵义会议的召开、七七事变与全民族共同抗日、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它们是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共同历史记忆。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民族历史记忆相比,这些历史记忆更加恢宏、更加动人心魄,因此对这些知识点予以生动和形象的教学,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对国家历史的了解与认同。
在近代,中华民族是在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的过程中成长和强大起来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近代以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是各个民族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在这其中形成的历史记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也加深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历史认同。历史认同是構建国家认同的基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能够塑造历史文化,从而强化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民族是具有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的,历史、文化则是始终伴随着人类记忆的,因此历史文化认同是比民族认同更为广阔的范畴,它可以跨越民族而产生,促进各民族共同的国家认同。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中,中国近代史纲要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以讲述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的方式,塑造了学生们共同的历史记忆。“上一秒发生的事都是历史”,因此对于身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当下教学就是其个人历史记忆的组成,也是对其文化认同的培养。此外,通过对近代历史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们能够是感受到国家是民族存在的前提条件,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整体上是一致的,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也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复兴壮大。
从中国近代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以来一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努力目标。1840年至今,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中坚力量,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等的光荣任务,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不断的胜利,为五十六个民族都带来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进步。通过对近代以来史实的精确演绎,必然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政治自豪感,使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感获得提升。通过提升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策略、施政理念等方面的认可度,必然可以带来他们对国家认同程度的上升。
四、形势与政策分析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2011年北京地区对6所高校1065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大学生们对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科技进步等方面满意程度越高的时候,他们的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感也就是越强,随着也会提高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往往对在校大学生具有很大触动,他们愿意将这些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视为是执政党的努力,也会认为它们是中国共产党政党优越性的表现。因此在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解析时事的科学方面和积极态度,这也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途径之一。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实时信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进行辨别和判断的能力相对来说更为薄弱一些,因此形势政策课就要及时对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予以剖析,使之能够树立良好的政治认知力。形势政策课需要有的放矢的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政治事件的是非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利用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衡量标准考察重大现实问题,进而使他们确立成熟而正确的价值观,构建他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
少数民族学生除了与普通大学生一样,对整个社会的重大事件会予以关注之外,他们往往还会受其民族文化影响而具有其特殊关注的事件。教师在形势政策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授课班级中民族分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比如以藏族代表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特别关心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授课教师就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培养他们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环境污染体现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但同时它也是每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则是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及时举措。这样有针对性的案例阐释和价值澄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从而能够让少数民族学生对其所关心的时事问题得到了解答,使之对党和国家的现实方针政策有了切实体会与认同。
总之,国家认同是公民对国家价值发自内心的认可,也是维系国家得以兴盛不衰的心理基础。对于公民个人来说,国家认同则是自身与国家紧密联系的心理纽带,它能够带来身份与情感的归属感。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必须重视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处理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使之既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意识,同时也具备捍卫了国家主权的觉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具有捍卫着祖国稳固统一的责任。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使之成为对国家充满热爱的公民,这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等学校作为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学生全方面、健康地成长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秉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观念,将增强国家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意识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组织部分,尤其更应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使他们成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