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5C化与高校合作共建的研究
2019-06-03王鹭羽
王鹭羽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价值,对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合作共建展开探讨,旨在为研究如何促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的有效合作共建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高校;共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04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1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不仅能够依托对人们感官刺激来启迪智慧,还能够推进人们脑海中理念形象的充分相融,进而达到提高人们创造力、想象力的目的。当前时代背景下,人才的培养不再只是文化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应当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音乐教育对文化传承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原生态音乐是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源自民间、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音乐的深厚艺术价值已得到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原生态音乐的发展也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及有利启示。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东北地区的黑土文化源远流长,特别以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光彩照人,黑龙江地区原生态民族音乐便是其中之一。因而,对如何推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的有效合作共建开展研究,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价值
(一)原生态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
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以达斡尔族乌钦、赫哲族伊玛堪为例,主要表现为:其一,达斡尔族乌钦的艺术价值。乌钦有着十分丰富的题材,内容遍及达斡尔族社会各个领域,诸如对爱情的向往、对英雄的称赞、对战争的描写等。乌钦唱词注重“谐声”,格律相对严谨,并且押头韵,也就是上句与下旬字首读音的声母要和谐,大多为两句一韵;歌词通常为四句一段,歌词通俗、语言精练,篇幅又长又短。其二,赫哲族伊玛堪的艺术价值。伊玛堪题材以歌颂民族英雄为主,还有一些反映捕鱼狩猎、婚姻爱情、宗教信仰等的题材。因为伊玛堪存在极强的即兴因素,因而演唱者每次表演等同于一次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伊玛堪的表演即兴性首先表现于表演者表演时结合表演环节、受众等进行即兴发挥,并要做到用词准确、语言押韵;其次表现为借景生情,触题发挥。具体指的是表演者在表演时,会出现各式各样与表演者所讲述故事无关联的内容,通常是表演者当下有感而发或触物生情的结构,如此一来,可促进调动现场气氛,赢得受众的共鸣。
(二)原生态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有助于引领人们思考,其既可作为母语音乐的活教材,又可作为爱国情感教育的活教材。原生态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其一,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原生态民族音乐通常与本民族文化历史、价值观念、人文风俗等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其对该民族的人们可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在各个历史时期,原生态民族音乐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奋发图强、追求和平等的民族精神。加强对国民开展原生态民族音乐教育,既能够提高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有效认识,又能够加强对国民民族精神的培养,进而使中华民族精神在世界得到弘扬。其二,丰富民族音乐教育内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原生态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态民族音乐形式简明朴实、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题材内容多种多样,但凡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均可于原生态民族音乐中得到反映。通过选择一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优秀原生态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去欣赏、学唱,有助于提高学生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原生態民族音乐是农耕时代较为封闭环境的产物,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原生态民族音乐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形势。为了发扬民族精神,发展新型民族音乐,务必要开展好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保存工作。对原生态民族音乐开展有效保护,不仅是由于原生态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艺术表现力,还是开展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需求,更是开展专业民族音乐创作的源泉。
二、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合作共建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合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其一,推动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在长期以来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对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表演风格多样化缺乏有效认识,再加上,广大受众对民族音乐演唱家相关演唱风格的推崇,也一定程度促使了高校教育模式向单一性靠拢,由此势必难以满足不同群体受众对各式各样风格的需求。所以,自民间寻找生命力,自其他民族引入适用技巧及多元化艺术手段,这才是解决原生态民族音乐唱法单一化困境的途径,才切实遵循了艺术的本质规律,方可更好地促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方向。
其二,强化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民族性。地域性、民族性均是一种特色。众多实践表明,推动原生态民族音乐教育,可强化地域性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民族性。发展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首当其冲即为多元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的多元化与原生态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原生态民族音乐可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作为民族音乐转型期的文化产物,原生态民族音乐对当前广大受众具备得天独厚的亲和力该种亲和力源自如今民族音乐的审美取向。依托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艺术发展规模,推进对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优化整合,并添加进各式各样的现代音乐元素进行全新演绎,进一步赢得广大受众的内心共鸣,由此不仅可促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发展,还迎合了现阶段的市场需求,自然也转变成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
(二)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其一,构建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建设力度,构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有效相融的重要前提。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在原生态民族音乐上积累各式各样的演唱技巧,还应当掌握多种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在独特原生态民族音乐演唱技巧上可深入研究及娴熟运用。鉴于此,为了促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教师应当对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精髓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与此同时,还应当采取请进来的方法,邀请黑龙江地域不同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民族音乐艺人及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到校开展授课。对于教师而言,应当不断革新自身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教学主体作用,采取多元丰富的教学模式。此外,加强对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其二,开发音乐资源。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域、民族的各式各样的民歌、说唱、歌舞、器乐等多元丰富。推进对该部分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开发利用,并与高校音乐教学开展有效相融,不仅可促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还可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开发音乐资源,首先可开展课堂研究,为了推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创新发展,可设立相关研究部门对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展探索研究,并将采集的资源开展分类汇总,制作教材,将内容编人教学大纲,纳入进人才培养计划中。还可聘请当地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专家,对学校如何开发利用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提供指导,切实推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充分相融。其次,积极尝试创作。通过对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素材的亲身采集,有助于开拓师生视野、调动起师生开展创作的欲望,进一步通过创作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其三,建设特色课程。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建设特色课程可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高有力保障。首先,应当构建为本土音乐为主体的音乐课程体系。为了推进高校音乐教学创新,应当加强对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开发,加大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力度,充实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内容,切实推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相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当设立原生态民族音乐专业课程,将黑龙江地域优质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转化成有效的音乐教学内容,增强高校音乐教学形式的丰富性,有效提高学生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其次,加强对社会民间音乐活动的有效参与。现阶段,黑龙江地域各少数民族在重要时节会举行各式各样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活动,高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依托亲身参与到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活动中,提高学生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度,培养学生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情怀。例如,组织学生参与达斡尔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节庆,组织学生干预少数民族歌唱比赛等,加强对各式各样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的有效参与,促进学生与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环境的有效相融,进而在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潜移默化中,不断调动起学生学习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进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创新,世世代代生长在黑龙江地域的少数民族,创作出永垂不朽的文明,独特的渔猎生产及古朴的人文风俗,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增添了色彩。为了推动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高校相关人员应当不断革新自身思想理念,提高對原生态民族音乐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有效认识,“构建师资队伍”“开发音乐资源”“建设特色课程”等,积极促进黑龙江地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的有效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