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

2019-06-03张娟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薄弱环节内控管理应对

张娟

摘 要: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国有资产安全,抑制腐败、舞弊等不良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财政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推动内部规范有效贯彻实施。文章就针对事业单位中的内控管理薄弱环节以及应对的方向进行分析,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控管理  薄弱环节  应对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施行,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及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管理有了制度上的指导。但由于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相对简单、人员较少,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仍然存在管理、执行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必须要对其及时进行评价和整改,进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发生。所以建立完善的、切实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内部监督以及管控的力度,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并对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防止徇私舞弊以及违法违规的行为发生,以此来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及其开展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管控、防控风险。内部控制目标是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全面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和业务活动,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防止内部权力滥用,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维护单位资产安全完整

资产是内控管理的重要对象,事业单位通过开展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强化资金的管理与分配,有助于降低单位固定资产损坏,减少资金浪费与串用等不良问题。规范收支、高效的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同时强化内控也有助于降低腐败、经济犯罪等情况,维护资金安全,为政府依法理财提供支撑。

(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在内控管理的执行下,通过不相容岗位设置、权责的明细分工,形成了互相制约、相互牵制的环境,这也利于财会工作质量的提升,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特别是杜绝了人为恶意篡改会计数据的问题。借助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数据,能够进一步提升资金安全,并为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强化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能

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不仅能够形成内部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同时也能对单位的经营与管理工作進行监督,规范单位的各项行为,防止因监管不力导致的资金流失及腐败问题。同时在大额资金方面,在内控机制下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批,预防了不合理的资金使用对单位带来的风险,并确认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及必要性,防止挪用公款、贪污的问题。

总之,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障单位业务活动的有序开展,做到收支规范化,减少财务工作的随意性,防止资产出现流失现象,更好地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提升单位效益,所以事业单位加强内控管理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中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缺乏完善的内控组织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没有构建专门的内控管理机构,即便有的单位设置了内控部门,但配置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岗位设置方面也不够合理,一人兼多岗,甚至没有遵守岗位不相容原则,同时身兼裁判和运动员,没有真正起到有效的监管效果,导致内控制度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二)没有构建全面、系统的内控制度

内控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制度为依据,但在实际中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内控制度,或现有内控制度不够细化,过于笼统,难以落实到实处。在没有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的情况下,内控工作没有了执行的依据,导致工作杂乱无章。同时也没有明确各岗位人员的权责,导致一旦出现问题,不会先想到如何应对,而是相互扯皮、推诿,产生难以控制的混乱局面。

(三)未构建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

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少、业务活动比较单一、风险意识不强,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缺乏具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评估,虽然也预先制定防控风险的策略,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上流于形式,达不到效果。由于不能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更为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无论在风险防控意识还是在风险的应对能力方面,均缺乏全面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

(四)欠缺有效的监督管理及绩效考核机制

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内控制度的支撑,还需要在内控实施过程中配合高效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内控管理能够如预期落实。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针对内控管理的执行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加上缺乏绩效考核机制,使内控人员认为内控开展的好坏都不会对自己造成实质影响,积极性不高,极大制约了单位的内控工作开展质量。

三、改进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质量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内控管理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内控建设,构建并完善内控管理的组织机构,按财政部的有关要求,各单位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简称内控小组),该小组直接由单位一把手负责管理。该小组按照单位的工作流程,设置风险控制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管理手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其次为进一步提高内控管理的有效性,还应提高内控人员的职业综合能力,可聘用相关知识储备、管理能力过硬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对现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除管理相关的技能培训之外,还应强化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方面的培训,从而能够从人员支持、组织结构方面为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再次在单位范围内举办全员内控动员会、内控制度学习培训会,针对重点科室、重点业务层面的具体工作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内控管理人人参与,内控制度人人遵守,各项工作均按规矩、按流程、按制度进行,不留内控死角。

(二)构建全面系统的内控管理制度明确权责

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不单只是内控小组的工作,实际上它涉及了单位的各个科室,在认识到这点的基础上制定内控管理制度。内控小组需要梳理和构建现有的单位内部治理结构,首先要严格按照岗位不相容原则重构各岗位的权责,例如采购人员和库存管理人员不能为同一人,记账人员和出纳人员不能为同一人,形成相互制约、权责分明的结构。分配岗位后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权,为防止越权的问题,要求各岗位人员在规定的权利范围内执行权利。若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某岗位人员不在,需要由其他人跨岗位执行某项目工作,就需要先由科室领导审批,再经审批授权后方可执行。在财务支出控制方面,对于大额支出,必须要经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后列支,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必须按政府采购执行。

(三)构建风险防控机制

各单位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对单位经济业务的风险进行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人员在梳理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剖析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确保新的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同时,对预算、收支等高风险经济活动业务,开展不定期评估,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有效地防范和管控风险。例如要求每个科室定期将本科室的财务资金支出情况上报给内控小组,比对各科室实际支出和预算编制之间的差异,如果出现较大偏差,需要联合该科室负责人、财务部门、内控小组共同分析造成预算偏差的成因,如果是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及时对预算编制进行调整,如果是该科室的原因,就需要立即整改,如果资金差别的数额大,就需要找到相关责任人,情节恶劣者需要追究法律責任,最大遏制杜绝腐败、违纪的不良问题。

(四)强化内控执行的监督管理 制定具有激励性的绩效考核机制

强化监管有助于提高内控管理的执行力,为保证监督工作能够行之有效,在在单位组建内控评价小组,对内控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要求内控小组每月或每季上报一次单位的内控管理情况,反馈存在的问题。内控评价小组做好记录,并后续跟踪所反馈问题的修正情况。每年末,内控评价小组对本单位的内控工作进行自评总结。同时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和内控人员的薪资直接挂钩。在考核指标的设置方面,除了人员的考勤、工作态度等,本单位的收支状况也应当作为内控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有效反映内控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内控工作开展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手册,并对单位日常管理、经济业务等各个层面开展全面的监管工作。综上,基于事业单位开展内控管理的作用,本文首先从维护资产安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监督管理职等能方面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及其开展的必要性展开探讨。在明确其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内控组织、内控制度、风险防控、监督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分析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的主要薄弱环节,最后分别针对这些薄弱点提出了完善内控管理组织机构、构建全面系统的内控管理制度、明确权责、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内控执行的监督管理以及制定具有激励性的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内控管理的改进路径。

参考文献:

[1]李美榕.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J].财会学习,2018.

[2]邹凯.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J].财经界(学术版),2018.

[3]钟金龙.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

[4]肖寅春.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8.

[5]高磊,冯华.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

猜你喜欢

薄弱环节内控管理应对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投入式液位计的密封性改进实验研究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