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性财政调控与新常态下财政工具选择

2019-06-03刘云霞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结构性新常态

刘云霞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这就要求我国财政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更好的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基于此,本文针对新经济常态下,结构性财政调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  结构性  财政调控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逐渐走向新常态状态,经济形态逐渐向结构更完善、分工更明确、形态更高级的阶段演变,经济发展由高速逐步进入中高速状态增长,发展形式也由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代替了以往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的形式,经济结构也转向了做优增量、调整存量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也发生了改变,逐步向新的增长点发展,这些改变,均对财政调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工作在惠民生、促改革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新常态下结构性财政调控思路

(一)调控外需和内需

我国是一个出口大国,每年丝绸、手机、零部件和商业用车的出口量都非常大,然而,即使出口需求量再大,我国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内需,防止外需和内需出现失衡。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人口平均收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人群收入差距也在缩小,但是,从整体状况来看,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低收入人群,中间收入人群数量不足,为调整各人群数量的比例,我国财政收入必须扩大民生项目的投入,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使各人群数量呈橄榄球形状。其次,扩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为更多的人谋福利,这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此外,我国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体制,例如药品和食品监督体制,提高药品和食品的安全性,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影响市场,刺激人们的消费。

(二)产业结构调整

新常态下,我们需要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布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二是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首先,我国要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改革,为农业生产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其次,我国各大企业必须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促进企业改革和创新,坚持走创新型企业道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再次,减轻企业税负,让各大企业将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科技进步。最后,我国要充分重视新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如大数据技术、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必然会成为时代的宠儿。

(三)城乡和区域结构上的调整

首先,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要从整体上对税收进行调整。其次,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城乡要给予不同的财政调控,比如,为推动内陆和西部城市的发展,国家财政可以给予这些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更多的财政支出,加快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高速公路等,全面推动城市的发展。再次,加大西部地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制定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放在西部,推动我国西部的开发建设,进一步缩小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科技创新上的财政调控

任何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首先,国家应该针对物理学、化学、数学、材料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适当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其次,严格监督国家科技财政支出的使用情况,防止因贪污腐败使科技财政支出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常态下财政调控的其他思路

第一,“稳增长”的财政调控思路。首先,保证“发行货币、国债和税收”国家财政“三驾马车”均衡发展;其次,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推动城镇化建设。第二,“促改革”的财政调控思路。首先,加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其次,加强税收价格改革;再次,推动司法体制改革,最后,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第三,“惠民生”的财政调控思路。首先,完善各项法律法规,让人民的生活、工作有法可依;其次,保障人民的经济收入;再次,做好精準扶贫工作;最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经济常态背景下,我国结构性财政调控应该从调控外需和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城乡和区域结构进行财政调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四个方面入手,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郭代模,李栋.新常态下财政调控的基本思路[J].中国财政,2015(14):21-23.

[2]卞志村,杨源源.结构性财政调控与新常态下财政工具选择[J].经济研究,2016(03):66-80.

猜你喜欢

结构性新常态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老年投资者如何选择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总收益互换产品的法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