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调制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35例
2019-06-01陈艳梅
陈艳梅,郑 蓉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心内科,湖北 武汉 430022)
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输注药物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性反应,是临床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认为引起本病的发病因素众多,如穿刺针的型号和材料、输液方式、输入药物的浓度、速度和输液量、输入液体的温度、微粒因素及性别与年龄等相关[1]。由于静脉炎在临床上发生率高达75 %,给患者带来疼痛困扰,患者容易滋生不满意的情绪,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很重要。目前治疗静脉炎的中药外敷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据报道都取得的良好的疗效,如复方红花酊、金黄膏、京万红膏、芙蓉膏等[2,3]。我科采用芦荟调制金黄散治疗静脉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住院部2017年1月~2018年5月因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70例,由纳入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27±13.7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79±12.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静脉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都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入选。
1.3 排除标准
对芦荟及金黄散药物过敏的患者,孕妇、行动不便及有皮肤病不适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芦荟调制金黄散外敷:取新鲜芦荟洗净后去除两边的刺,消毒后纵向切开,在无菌碗中捣碎,加入金黄散调制,调成糊状为宜。使用时将金黄散涂抹在无菌纱布上,沿着血管走行覆盖患处皮肤处,用胶布固定,每次观察并记录局部皮肤情况,每天2次,每次约30 min。对照组采用50 %硫酸镁湿敷,外面覆鲜膜以保持湿度,防止水分蒸发,每天2次,每次约30 min。
3 疗效分析
3.1 静脉炎分级标准
静脉炎的评价参照中华护理学会颁布的标准[4]评定。0级:无临床症状;Ⅰ级:局部出现发红,伴或不伴有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 cm,有脓液流出。
3.2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患处皮肤无红、肿、热、痛等表现;显效:患处皮肤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消失,红肿面积消退超过80 %;有效:患处皮肤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减轻,红肿面积消退小于80 %;无效:患处皮肤红、肿、热、痛等临床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该组总例数×100 %。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97.14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0.024)。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比较
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出现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实验组不满意出现3例,对照组出现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率、满意度比较 例(%)
4 讨 论
静脉炎是临床护理过程常见的病症,表现为发病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具有发病迅速和不可预料性,部分患者本来情绪低落,因此更加不满,因此快速治愈就显得更加重要。临床上多使用硫酸镁或具有良好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及其复方进行治疗,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小动脉痉挛的作用,可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但硫酸镁纱布湿敷容易弄湿患者衣服,使患者容易着凉,湿敷时水分蒸发快,容易使纱布变硬。溶液温度不宜掌握,需及时更换纱布,且不宜固定,不但影响药效,还会对患者皮肤造成损害。
金黄散首载于《外科正宗》,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消肿止痛之功。该方主要由黄柏、大黄、姜黄、苍术、厚朴、天南星、陈皮、白芷、天花粉等药物组成,方中大黄、黄柏、天南星、天花粉清热解毒,姜黄、陈皮、厚朴行气止痛消肿。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金黄散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通透性,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抗炎止痛、抑菌、提高溶菌酶含有量、激活巨噬细胞等作用。原方主要外用于治疗痈疽、丹等顽恶肿毒,本着“异病同治”原则,现代医家对具有“红、肿、热、痛”等症状的一些疾病用金黄散外敷治疗,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静脉炎、痛风性关节炎、糖尿病足溃疡、带状疱疹等,其中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公认。
芦荟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味苦性寒,具有泻下通便、清肝泻火和杀虫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6]表明,芦荟具有杀菌消炎、抗氧化、抗溃疡、降糖降脂、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其中芦荟大黄素可以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对皮肤创伤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已有研究[7]表明,芦荟对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治疗效果优于50 %硫酸镁湿敷。本次笔者研究了芦荟调制金黄散外敷来治疗静脉炎患者,发现与单纯的硫酸镁湿敷相比,观察组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芦荟调制金黄散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易于操作,安全性好,治疗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