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回声室效应仿真实验分析*
2019-05-31李卫东
■ 李卫东 彭 静
回声室效应已广泛应用于解释许多信息传播和社会现象,如观念强化、群体极化、社会分化等现象,都可以从回声室效应中找到原因。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研究,认为回声室效应是不存在的,或者其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发现该问题的相关研究首先在概念上缺少梳理,不同文献使用的术语存在差异,包括“回声室效应”“回音室效应”“回音壁效应”等。另外,与回声室效应密切相关的概念,如“信息茧房”“信息茧”等,也还没有进行概念辨析,从而导致相关研究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模糊,不利于该问题的深入讨论。因此,笔者首先对相关概念做一番梳理。
在目前的研究文献中,主要使用的核心术语有“回声室效应”“回音室效应”“回音壁效应”三个概念,其实这三个概念意义上完全一致,只是翻译上的字面偏差,学者胡泳专门讨论了该概念①,本文统一为“回声室效应”。“回声室效应”来自桑斯坦(Sunstein,2003)的著作《网络共和国》,含义是: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②“信息茧”和“信息茧房”也实为同一词的不同翻译,来自桑斯坦的著作《信息乌托邦》,指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受到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拘束在好似蚕茧一样的“茧房”之中③。
关于这两个概念,彭兰指出,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内涵相似。④刘华栋也交替使用这两个概念。⑤也有学者直接明言,“回声室效应”同“信息茧房”如同一对“孪生姐妹”⑥。基于这些专家的讨论,本文认为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在内涵上有一定相近性,都表现了个体明显的信息选择和意见态度偏向,不过侧重点和视角存在差异。二者的差异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信息茧房侧重个体的信息选择行为,回声室效应侧重个体或群体观念、意见的强化;其二,前者主要讨论信息获取的单一化,信息的接触、选择、认同具有明显的个人偏向性,后者主要强调个体意见的强化与群体极化现象,群体压力、人际环境、媒介环境等因素对个体意见强化的影响;其三,前者基于选择性心理视角,后者基于圈子效应视角。
二者的同构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二者内涵的接近性,信息茧房强调信息接收的选择,同时也隐含对态度的影响,即容易形成偏见;回声室效应也隐含信息茧房现象,个体由于群体压力等因素意见强化,也将导致其媒介接触单一化。其二,二者形成的原因也相似,选择性偏向、心理机制、媒介环境等内外因素,均共同导致个体获取信息、形成意见的明显偏向,如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二者均有明显影响。因此,二者并没有明显差别,可以等同视之,本文采用回声室效应作为核心词,后文将“信息茧房”等相关概念等同于“回声室效应”。
笔者采用“回声室效应”“回音室效应”“回音壁效应”“信息茧房”“信息茧”等作为主题词在CSSCI数据库中检索,获得相关文献78篇。在SSCI&SCI库中用”echo chamber effect”或”Infomation cocoons”为主题词,获得记录437条。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回声室效应的形成原因或机制、负面影响的批判、回声室效应在各领域的应用、解决策略等问题上⑦⑧⑨。
基于文献梳理,回声室效应形成的动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心理机制、群体压力、社交网络圈子等个体和社群因素,如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使个体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新的信息,来确认自己的决策或观点⑩;二是,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等技术因素,如个性推荐新闻、算法新闻、平台过滤等,信息个人化、定制化使个体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单一化。在回声室效应的存在及其强度的验证方面,国内少数研究采用了案例实证的研究手段验证了回声室效应的存在,但还不具有一般性。部分研究专门实证证明了回声室效应的存在,如H.Goldie等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和通过中介组织检查社交媒体活动,取得数据证据表明在政策辩论中存在回声室效应。笔者认为,当前学界对回声室效应的存在,以及采用回声室效应解释现象的时候,都有两个基本假设前提,一是个体同质化,二是个体总是被动地获取信息。若前提假设得不准确,回声室效应的相关结论也将存疑。许多研究都忽略了前提假设,个体信息获取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媒介选择和意见选择都是有条件的,即回声室效应的形成是有条件限制的。
总体而言,国内当前研究主要在定性地讨论其存在,但对其具体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都缺乏详细的量化研究。国外研究对于回声室效应本身的存在与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科学化,更详细谨慎地采用了实证分析,确认回声室效应的形成及其关键因素,并把握了关键因素对回声室效应的影响。这些研究取向和结论是国内研究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突破的,从而深入该问题的研究。
目前,不少研究指出了社会网络是回声室效应形成的重要因素。但研究成果中缺乏深入分析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回声室效应的形成机理,即本文的研究问题:社会网络结构的哪些特征会对回声室效应的形成产生影响,及其影响强度如何。本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提出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采用仿真实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索和验证回声室效应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效果,深入认识回声室效应的规律性。
一、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基于前述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只有当个体自身和外界条件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形成回声室效应,个体自身属性和社会网络将共同影响回声室效应的形成,前者如个体的动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等,后者即社会网络效应。
回声室效应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信息窄化和意见强化。回声室效应首先表现为信息窄化,个体自身属性将影响其媒介选择性行为,使个体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化趋势加强,造成信息窄化现象。选择性媒介接触理论(hypothesis of selective exposure,拉扎斯菲尔德,1940)指出受众个体选择性行为造成信息窄化倾向。而媒介接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指出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E·卡茨,1974)。主动的个体在媒介选择接触行为上,也将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已有研究证明了个体动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媒介选择环境对回声室效应会产生明显影响(Carlos Figueiredo,2012)。本研究则提出个体媒体接触活跃程度变量,即个体在媒体接触中表现出的主动性水平,活跃程度越高,则表明个体更多地参与媒体接触。
回声室效应其后表现为意见强化。人际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带有明显的意见倾向,随着信息窄化现象加强,个体的意见选择将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形成意见偏向和意见强化现象。意见偏见是指个体意见的明显偏好与倾向,是意见强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群体压力、沉默的螺旋等相关理论指出,个体对事件的意见态度不仅会受到媒体的影响,更会受到其周围人际网络的影响。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个体所处的社会网络结构属性会影响其行为,整体的结构属性也将决定整个网络的整体涌现,此即局部网络效应和整体网络效应。本研究从自我中心网络出发,分析行动者个体层次的属性及意见选择行为;从整体网络出发,分析群体回声室效应现象。
信息窄化、意见强化,是回声室效应两个阶段的表现。前者主要反映个体在获取信息上的集中趋势,后者主要反映个体意见的形成、保持和强化;前者是直接媒体接触行为的后果,后者除了受到直接媒体接触行为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本文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采用多主体仿真软件Netlogo(6.0.2版本)建构仿真实验模型,通过统计检验方法分析数据,探索回声室效应形成的关键因素和机理。本文的理论模型见图1。
该理论模型认为,回声室效应首先表现在个体微观层面,个人自身属性和其社会网络属性,共同影响其信息窄化和意见强化行为。其中,自身属性为个体媒体活跃程度变量,社会网络属性包括中心性、局部聚集系数、与意见领袖的距离等变量。其次,个体信息窄化与意见强化行为最终导致群体层面的回声室效应,即整体涌现。群体演化过程还受到整体网络结构属性的影响,主要包括整体网络的度分布特征、平均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三者将共同影响群体回声室效应的强弱。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图1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研究假设1:个体的媒体活跃程度越高,信息窄化现象越弱,回音室效应越弱。
研究假设2:处于社会网络中心地位的个体,其意见强化倾向较弱;处于社会网络边缘地位的个体,其意见强化倾向较强。
研究假设3:个体的邻居与其它邻居间的关系越紧密,其意见强化越明显。
研究假设4:个体与意见领袖的距离越远,其相应的意见偏向就越弱。
研究假设5:就群体而言,整体网络结构属性与群体意见强化有显著关系,其中:
研究假设5.1:整体网络的度分布对整体意见强化有显著影响;
研究假设5.2:群体间社会距离越远,整体意见强化越显著;
研究假设5.3:群体间关系紧密程度越高,整体意见强化越显著。
二、研究设计
仿真模型通过模拟社交网络平台中个体获取信息的情境,建构一个仿真信息生态系统,其中,个体与信息源、个体与个体之间不断交互,从而推动整体系统的演化发展。在该模型中,社交网络中不同信息源(即媒体)对同一事物呈现不同的意见表达,个体一方面会主动或被动获得媒体的信息和观点,另一方面会受到其社会网络的影响,二者共同影响个体的信息获取和意见选择。
(一)模型基础与参数
本文主要基于SIS扩散来建构本文的意见采纳模型。SIS模型是传染病扩散基本模型,S态表示个体未感染状态,I为个体感染状态。其中未感染者的邻居若存在感染者,则有一定概率转变为感染者,即病毒的传染机制。感染者由于自身机体修复能力,有一定概率恢复为未感染状态,即恢复机制。本研究认为,个体的意见传染机制可以借鉴SIS模型,持有某个意见,则为感染状态,未持有意见则为未感染状态。本模型的基本参数包括:
1.模型的主体与信息生态系统的建构
模型主体包括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源、个体、个体间关系。其中,信息源指社交平台中的媒体,传播4种不同的声音,其集合记为P={P(A),P(B),P(C),P(D)}。4个信息源均匀分布于仿真世界,对个体曝光概率一致。个体自身属性包含媒体活跃程度、意见选择。个体之间的关系则构成社会网络,个体获得相应的社会网络属性。以上三个主体共同构成一个以社交网络中的4个信息源为个体信息环境、以社会网络为纽带的信息生态系统,每一个信息源设置1名度数高者为意见领袖,共4名意见领袖,作为4种声音的传播源,未持有意见的普通个体400人。
2.个体持有意见状态
4名意见领袖分别命名为意见领袖A、B、C、D,记为KOL={KOL(A),KOL(B),KOL(C),KOL(D)}。意见领袖立场鲜明,意见始终不会改变。普通个体则游走于四个信源下,并有五种状态,分别为持有意见A、意见B、意见C、意见D和观望五种态度,并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每一个时间点下,个体只能呈现一种状态。普通个体集记为U={U1,U2,……,U400},个体状态集记为S={S(A),S(B),S(C),S(D),S(空)}。
3.个体的行为模式
其一,个体直接的媒体接触行为:个体始终随机游走,当个体曝光于某信息源,计数1次,累计之和则为某个体受某信息源的总体影响。个体游走的幅度基于其媒体活跃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活跃程度高者每一步游走跨越较大,其活跃的范围也越大,模型中以一个固定的游走跨度乘以其活跃程度,即得到每一个个体的游走跨度。其二,社会网络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一次仿真实验环境下,社会网络结构保持不变,邻居的意见对个体的意见选择形成压力,表现为网络效应。个体的意见倾向会受到其到意见领袖的距离的影响,个体到意见领袖A、B、C、D的距离的集合记为DIS={DIS(A),DIS(B),DIS(C),DIS(D)},个体持有意见的占比集合记为R={R(A),R(B),R(C),R(D)}。
(二)模型的演化机制
1.个体意见选择机制
(1)当个体对于某一信息源直接接触度最高,且人际网络中持有相应意见的比例最高时,则个体较高概率(80%)采纳该意见。(2)当个体某一信息源直接接触度最高,人际网络持有相应意见的比例并非最高,则个体有中等概率(50%)采纳该意见。(3)当个体的人际网络中持有某意见的比例最高,而其相应的直接接触度并非最高时,则个体有中等概率(50%)采纳该意见。(4)否则,个体选择观望等待,不持有任何意见。
2.个体意见背叛机制
个体对于某一媒体的态度存在一定概率(5%,基于小概率事件)的非理性的背叛行为,即个体采纳某一信息源的意见后,可能由于某种不确定因素,背叛该信息源的意见,转变为观望者。
(三)仿真实验过程
1.模型初始化
初始化社会网络模型(ER随机网络、规则网络、WS小世界网络、BA无标度网络四种网络模型,其中规则网络选取最近邻耦合网络为仿真模型)与平均度数、意见领袖与信息源分布(均匀分布于仿真空间)、个体媒体活跃程度分布,并计算社会网络结构相关变量属性。
2.模型运行
模型模拟社会网络中个体意见的采纳与改变,意见的采纳转变存在一个较长的周期,故此,本模型模拟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模型达到稳定状态),程序持续运行1000时间步,其后结束运行。
3.数据输出与整理
模型运行完毕后,归纳整理所有数据,并剔除4个意见领袖,分析400个普通个体。
(四)本研究的变量与度量
基于上述理论模型和仿真设计,梳理的主要变量见表1:
表1 本研究的主要变量量表
(续表)
编号变量名称变量编码取值范围含义度量因变量1个体媒体接触标准差STD-OF-UMC浮点数值信息窄化衡量指标,表示个体直接媒体接触的分散程度,个体直接媒体接触的频率分布的标准差。该值越小,媒体接触越均匀,信息窄化现象越弱。统计每一个节点不同媒体接触频次,再采用标准差表示其媒体接触的离散程度。该值越小,个体不同媒体接触更均匀化。因变量2个体持有意见标准差STD-OF-UHO浮点数值意见强化衡量指标,表示个体所持意见的分散程度,个体所持意见的频率分布的标准差。该值越小,持有意见越均匀,意见强化现象越弱。统计每一个节点不同意见持有的时间长度,再采用标准差表示其持有意见的离散程度。该值越小,个体持有不同意见更均匀化。因变量3个体持有意见A/B/C/D占比R(A),R(B),R(C),R(D)0-1意见偏向衡量指标之一,个体持有意见A/B/C/D的倾向性。即个体所持意见A/B/C/D时间长度占总时间的比值。
三、仿真结果与分析
(一)不考虑社会网络结构的情况下,个体媒体活跃程度与信息窄化和意见强化的关系
不考虑社会网络结构,个体信息选择行为只受到媒体直接接触行为的影响。基于此,采用两个变量的简单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个体活跃程度与其信息窄化和意见强化的关系。
首先,对个体活跃程度、持有意见标准差、媒体接触标准差三个变量做正态分布检验。通过K-S检验,发现个体活跃程度、个体态度标准差、媒体接触集中度标准差呈现非正态分布(P<0.05)。故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得知,个体活跃程度与媒体接触标准差、持有意见标准差有明显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和-0.332,P<0.01),即个体活跃程度越高,媒体接触标准差、持有意见标准差越小,个体媒体接触更分散化、均匀化,个体持有意见分布更分散化。故个体活跃程度越高,信息窄化和意见强化的现象越不明显。所以,个体活跃程度对回声室效应有明显的反向线性关系。
另外,个体活跃程度与媒体接触标准差、持有意见标准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p<0.001)和-0.332(p<0.001),可见个体活跃程度对媒体接触行为有更强的直接关系,与持有意见的分散程度关系较弱,意见强化现象会明显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媒体接触标准差、持有意见标准差也具有明显相关性,但相关系数仅为0.301,表明个体的媒体接触行为并不能完全影响其意见持有状态,其他因素会明显影响个体的意见选择。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假设1得到验证。
(二)个体媒体活跃程度同质,考察不同社会网络结构的情况下,用户个体和整体的网络属性与回音室效应的关系
基于当前信息社会用户媒体接触多样化现状,控制用户媒体活跃程度变量为0.7。笔者基于前述模型,仿真了不同网络结构模型上的意见采纳过程,获取个体和整体网络属性,个体不同意见持有的时间长度;其后,计算出因变量,包括个体持有意见的比例和分散程度(即个体持有意见标准差);最后,采用SPSS统计分析,检验个体和整体网络属性与意见强化和意见偏向的相关性。
1.不同网络情况下,用户个体社会网络属性与意见强化之间的关系
笔者通过对四种网络结构模型的仿真,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四种网络结构模型的个体持有意见标准差与自变量的关系:
表2 不同网络结构模型中,个体社会网络属性与意见强化相关分析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从表2可知,在ER随机网络、WS小世界网络、规则网络中,个体的社会网络中心性与个体的意见持有标准差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即个体的中心性越高,其持有意见越均匀化,意见强化现象越弱。所以,个体的社会网络中心性与意见强化现象有明显负相关关系,个体越处于中心地位,其意见强化现象越弱,研究假设2得到验证。这说明,在上述网络模型中个体越是居于中心地位,其持有意见强化现象就越弱;个体越是居于边缘地位,其意见强化现象越强。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和边缘地位呈现了个体获得意见的来源多样化,居于中心地位的个体拥有更多的意见来源,居于边缘的个体的意见来源则非常有限。这也就使得边缘者有限的意见来源对其意见选择造成明显约束。这也能体现意见扩散中社会资本理论的作用,个体地位和权力的差异,造成信息获取与意见选择的不均衡。而在BA无标度网络模型中,这种相关性却得不到验证,主要是由于中心节点的意见垄断地位所致,后文将论述。
但是,在不同社会网络情况下,局部聚集系数与其意见强化均没有明显关系。研究假设3没有得到验证。局部聚集系数表示个体的邻居间的网络关系的紧密程度,该值越大,则个体的邻居间构成的局部网络密度越高,就是说个体的邻居间具有更多的关系,即个体的邻居间的连通性强。上述分析结果表示,个体的邻居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并不能显著影响该个体的意见。
总体上说,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地位的差异,对其意见强化现象有显著影响。个体的地位主要包括核心、边缘和中介。处于核心地位的个体的意见强化行为特征较弱,处于边缘地位的个体的意见强化行为特征较强,处于中介地位的个体意见强化行为特征呈现出不确定性。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在社会资本理论可以得到阐释:个体的社会资本表现为其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导致个体对信息等资源拥有的不均衡现象,从而影响个体的意见选择和认同。
2.不同网络情况下,个体到意见领袖的社会距离与意见偏向的关系
笔者通过分析不同网络结构模型中,个体与四个意见领袖的距离DIS变量与相应意见占比R变量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果:
表3 不同网络结构模型中,个体的社会距离与意见偏向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不同网络结构模型情况下,个体与意见领袖的距离DIS(A)、DIS(B)、DIS(C)、DIS(D)与对应的个体持有意见占比R(A)、R(B)、R(C)、R(D),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所以,在不同网络结构模型中,个体与意见领袖的距离与其相应意见占比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个体距离意见领袖越远,受其影响也就越弱,其意见偏向也就越不明显。因此,研究假设4得到了验证。
从上述四个网络的个体与意见领袖的距离和个体相应意见占比的相关系数来看,ER随机网络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相对较低,规则网络与WS小世界网络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较高,BA无标度网络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很高。这是由于随机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较短,个体到多个意见领袖的距离通常都不远;规则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最长,即个体到意见领袖的距离较远,则意见领袖对其影响则较弱;BA无标度网络中个体受意见领袖的影响极大;WS小世界网络介于规则网络与ER随机网络之间。
本文基于两级传播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信息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对普通受众的影响。而且,个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是非同质的,个体与意见领袖的社会距离会明显影响意见领袖对个体意见偏向的强度。
3.不同网络模型的整体网络属性与回声室效应的关系
不同的网络结构模型,必然影响用户的交互行为,最终导致整体涌现的差异。度分布特征、平均路径长度、平均聚集系数在总体上描述了网络结构模型的差异性。为了测量群体的回声室效应的强度,本文采用群体意见标准差(所有个体意见标准差的均值)来刻画。基于不同网络模型及其平均度数参数,仿真结果如下:
图2 不同网络模型的平均路径长度
图3 不同网络模型的平均聚集系数
图4 不同网络模型的意见强化现象
由图2、图3、图4可发现,在不同网络结果模型下,随着网络平均度数的升高,网络平均聚集系数均逐渐升高,平均路径长度逐渐减小,群体意见标准差也逐渐减小,即网络群体的意见强化现象越不显著。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的BA无标度网络的回声室效应极大,度分布服从均匀分布的规则网络其次,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的WS小世界网络和ER随机网络依次降低。经方差分析,不同度分布情况下,群体意见标准差具有显著差异(P<0.001)。研究假设5.1得到验证。在同一网络模型中,采用相关分析得出,网络平均聚集系数与群体意见标准差相关系数为-0.937(P<0.01),平均路径长度与群体意见标准差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77(P<0.001)。这说明,社会网络的群体间社会距离越大,群体间关系紧密程度越小,群体意见强化现象就越明显。研究假设5.2和5.3得到验证。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度分布能呈现网络结构中节点度数的统计特征,体现不同节点在网络中的影响力;网络平均路径长度能表现用户与其他用户的社会距离的远近;网络平均聚集系数能表现用户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仿真实验发现,群体回声室效应对意见领袖在网络中的位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意见领袖均为枢纽节点时,群体意见标准差极大,这是因为大量的普通用户通常只有意见领袖一个邻居,故而普通用户始终保持与意见领袖意见一致。随着意见领袖在网络中占据枢纽位置的减少,群体意见标准差也迅速降低,即意见领袖占据枢纽地位时更容易形成回声室效应,且强度与意见领袖在网络中的中心性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
社会距离较长的网络往往总体上呈现为线形网络,社会距离较短的网络往往总体上呈现为有枢纽节点的网络。线形网络通常没有枢纽节点,信息传播需要更多的过程和更长的时间;而星形网络是具有枢纽节点网络的极端化,拥有极少的枢纽节点,中心节点对网络具有绝对控制力;而多中心网络(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的网络)介于二者之间。在信息的传播、意见的扩散中,多中心网络具有更好的传递效果,一方面信息能够通过多个中心节点较便捷地传递给普通节点,另一方面不至于造成枢纽节点的信息垄断。因此,多中心网络中个体的意见更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星形和线形网络中个体的意见能保持得更稳定。这就解释了BA无标度网络极强的回声室效应,ER随机网络、WS小世界网络、规则网络的意见强化现象由弱变强;同一网络模型下,平均路径长度增大,意见强化现象也变强。规则网络由于没有中心节点,平均路径较长,故而信息传递受到明显局限,则容易形成局部意见抱团。WS小世界网络和ER随机网络除了意见领袖外,还有次中心节点存在,减弱了意见领袖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为多种信息和意见传递提供可能,故而回声室效应较弱。而较高的平均聚集系数使得个体间的连接多样化,进而降低意见强化现象。
总而言之,无标度网络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过于集中易形成意见领袖对普通用户的意见垄断现象;而度分布过于均匀的规则网络则不利于信息传递与交换;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的多中心网络在意见领袖之外还有大量次中心节点存在,对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换有显著作用,也有利于打破意见领袖的意见垄断。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仿真建模实验分析了回声室效应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解决了回声室效应研究中实证数据获取的困难,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相关概念整理和辨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回声室效应形成的条件和关键要素,验证了用户个体和整体网络属性与信息窄化、意见强化(意见偏向)之间的关系,指出回声室效应是可以被削弱或克服的。
结论一:个体的媒体接触活跃程度是个体媒体接触和信息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活跃程度越低,其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单一化,从而形成信息窄化现象,影响个体对媒体声音的态度和话语表达。因此,用户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其媒体接触的能动性,建构多元化的媒介环境,提高其信息获取与言论表达能力,对其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结论为选择性媒介接触理论注入新变量,丰富了理论内涵。
结论二:个体地位的核心程度越低,其意见强化程度越高,不同的社会地位对其意见强化现象的影响明显。处于中心地位的个体,越不容易形成意见强化现象;处于边缘地位的个体,越容易出现意见强化;处于中介地位的个体的意见强化现象具有不确定性。该结论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指出个体社会网络地位的差异将导致信息获取和意见传达权力的不平衡。因此,只有从社会地位、社会资本、社会结构的视野出发,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回声室效应的形成及其负面影响。
结论三:个体与意见领袖的社会距离是个体意见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个体与意见领袖保持越近的距离,其相应的意见偏向程度就越高。但个体的邻居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对其意见强化没有显著影响。该结论指出了社会距离是两级传播的关键动因,也体现了社会距离、社会地位与传播话语权的紧密关系。社会结构建构了信息传播系统。
结论四:从群体视角看,群体回声室效应受到社会网络的意见领袖分布、用户间的社会距离及关系紧密程度的显著影响。意见领袖(枢纽节点)的存在使用户间拥有较短的社会距离,更有助于信息交换,则不容易产生意见强化现象;但是极少的意见领袖将导致意见垄断现象;而较长的社会距离和疏远的用户关系会限制意见的传递,容易产生意见强化现象。枢纽节点的存在是降低整体网络社会距离的重要因素,也是加快信息传递和降低意见强化的重要指标;但枢纽节点也不宜过少,网络连接不宜过于集中在少数节点,否则将出现信息和意见垄断现象。这体现了社会网络结构对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性影响,以及信息传播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只有在适度的意见领袖分布、社会距离、关系紧密程度情况下,才能在有效传播信息的同时,避免意见强化和垄断。因此,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可以深入认识社会信息系统的运作机理。
通过该研究,本文认为,依据个体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回声室效应可以形成强效果,也可以被削弱或被克服。当社会网络结构表现为意见领袖具有绝对控制力的星形网络时,回声室效应极强;当社会网络结构表现为较长社会距离的线形结构时,回声室效应比较明显;但是当社会网络结构用户间平均社会距离较低、且有较多中心和次中心节点存在的情况下,回声室效应的形成就会受到限制。从组织管理视角来看,在小世界网络(实际组织中社会网络结构主要表现为小世界网络)中进一步建立分散的意见领袖格局,有利于克服回声室效应,促进不同意见的沟通,从而避免组织内意见或态度极化,有利于激发活力和创新能力,如某互联网公司内部建立许多小团体的组织结构。从社会治理视角来看,人为干预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关系,通过较多意见领袖引导用户的态度和意见,能有效改善用户的意见极化倾向,缓解或避免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等负面社会现象。最后,回声室效应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发现其整体涌现的非线性特征是本文的重要收获,加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实证研究是该问题深入研究的有效方向。
注释:
① 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6期。
②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8页。
③ [美]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④ 彭兰:《人人皆媒时代的困境与突围可能》,《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1期。
⑤⑦ 刘华栋:《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的隐忧与对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年第4期。
⑥ 刘凯:《破解政策传播的“回声室效应”》,《青年记者》,2018年第13期。
⑧ 喻国明、韩婷:《算法型信息分发:技术原理、机制创新与未来发展》,《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4期。
⑨ 董广安、李佳:《微信公众号留言机制的回声室效应——以“新京报评论”为例》,《青年记者》,2017年第30期。
⑩ 陈昌凤、张心蔚:《信息个人化、信息偏向与技术性纠偏——新技术时代我们如何获取信息》,《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