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建构:基于新媒体视阈气象信息传播矩阵策略研究
2019-05-30钱浩然庞承智李素娟
钱浩然 庞承智 李素娟
摘 要 Internet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在信息传播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技术产物,被誉为第四媒介。进入Web3.0时代后,互联网平台在技术上实现了多种传播形态的整合,在功能上实现了去中心化、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多元、鲜活的新媒体信息交互传播,更便捷的服务于社会。气象信息传播也开始朝着从“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的定位转变,重新调配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社会作用,肯定大众参与气象信息产生、制作、共享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信息传播矩阵;新媒体生态;两微一端;跨屏联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4-0174-02
进入传播媒介社会化时代,信息发布的传统媒体端,不再仅限于“传统媒体电子化”,在内容生产和信息发布渠道上都已超越了以往的传播形式,因此越来越多专注具体内容分众发布、垂直发布的“移动客户端”上线运营。从本质上讲,现今的传播矩阵多以新媒体“两微一端”为核心,进而对气象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媒体、广渠道、立体化的传播。
1 改革开放以来气象预报与信息科普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信息传播从“媒体本位”逐渐向“受众本位”转变。气象信息传播历经了广播电视单向、层级性的传播架构,继而现今向交互反饋、鲜活多元发展转变。今天,新媒体平台的经营已成为气象部门传播气象信息的主要媒介,由此涌现了为数众多的气象网站[ 1 ],无论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还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以气象信息网站、多媒体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都能看到气象信息。为了达到信息传播交互联通的目的,气象部门也开始通过互联网收集原始气象资料。伴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也已成为气象资料收集的重要来源。根据中国气象局10月对外公布的,新媒体端最新的运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气象局上线运营新媒体客户端“中国气象”一个,共入驻人民日报、新浪、网易、腾讯等13个主流媒体客户端,同时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320万,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用户订阅数达到30万,整体覆盖服务人群超过6.9亿。到目前为止,我国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初具雏形,但由于受众体量庞大,覆盖传播效果还不理想,因而很多受众还仅仅停留在知晓自己头顶的这片云彩。未来气象部门除了加强自身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丰富传播内容以外,还需要深入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合作,并不断开发新媒体资源,深入互联网。
2 新媒体气象信息传播矩阵策略探索
不同的传播平台对于议程设置和消息推送有不同模式和要求,因而气象信息的传递在不同平台的时效性、传播效果会存在差异。单纯依靠一个平台或一个端口进行大面积的信息传播,尤其是气象信息的传播是行不通的[ 2 ],因而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先进传播技术,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佩戴装置等移动智能终端,建立以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为主,传统出版为辅的技术组成,最终以建成基于云技术、大数据一体化的矩阵式气象传播新媒体平台。
2.1 打造“气象+”二元制传播模式
“气象+”强调气象信息资源在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最佳整合,吸收新领域其他“传播要素”的功能和表现力,整合其他相关领域的创新优势和创新思维,形成“气象+相关”元素布局的新形式,这种“+”的模式就形成了气象信息传播的“二元制”。当下气象信息传播亟需要气象信息与信息、信息与媒介的深度融合。信息与信息间的相互传播即融合现有“两微一端”的气象信息资源,将微博端、微信端与客户端嵌入式融合,力求气象信息间的互相引流传播。信息与媒介即气象信息资源与传播媒介的融合传播,将气象信息更多元的融入短视频、短音频的媒介中。目前北京华风创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营运的手机App“风云即拍”,将气象信息资源与自媒体短视频结合起来,打造“气象+个体”自媒体模式,受众可以在软件内发布自己周边的实时天气情况,但受到受众群覆盖面不大的影响,视频的更新推送是滞后缓慢的。未来要加强“气象+互联网”的二元意识,继续加大在网端的开发力度。
2.2 构建气象信息传播的跨屏生态
“多屏联动”是指“大屏幕”与“小屏幕”间的互相拉动关系,多用在矩阵化传播模式中。“大屏幕”多指以电视媒介为主的传统媒体,在矩阵中属于“核心”母体媒介;“小屏幕”是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主的新兴媒体,在矩阵中属于“侧翼”新型媒介。“多屏”是对时下都市快节奏生活模式的一种顺应,通过多屏互联,气象信息可以“全天候”传播,把受众一点一滴的宝贵时间充分利用,不同媒介中的气象信息资源通过多屏互联这一方式垂直整合,使受众能够利用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接受更加丰富的气象信息。未来气象信息传播更需要通过“微端”渠道引流受众到传统媒体母端。用“小屏幕”拉动受众关注“大屏幕”。信息化时代,受众已习惯于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此时的气象信息不能大面积铺开推广,更应该加大在“小屏幕”端的传播力度,小屏幕因具有“碎片化、短时长、大信息量”的特点,在未来的传播模式中占有很大优势。气象信息传播须紧紧抓住“小屏幕”,在“小屏幕”中培养优质的受众群,继而引流到“大屏幕”上,形成架构完整的跨屏传播生态系统。
2.3 提升气象信息传播媒介互补能力
目前,我国的气象信息传播媒介主要有两块构成,其一是“官媒”,指拥有官方传播渠道的广播电视等媒体。其二是“新媒体”,多指现下流行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二者的传播视阈和定位皆不相同,我们要抛弃固有的将传统“官媒”电子化、网络化的思维,不再是简单的把传统媒体的信息,复制到新媒体中发布,而是要在新媒体中形成新的内容定位、受众定位,形成“官、新”两种不同渠道、不同内容的互补机制。以“官媒”引导“新媒体”传播发布,二者间信息交互补充,“官媒”负责准确的气象信息发布普及,“新媒体”负责气象信息在受众间流转传播的反馈与民情民调数据整理,提供受众反馈意见的途径。未来“官媒”要大力整合开发官方的气象信息传播客户端,扮演好气象信息传播“领路人”的角色,补齐官方介入不足的短板。继而整合市场传播力较强的新媒体平台,增强气象信息传播的凝聚力,共同在网络平台推进气象信息的精准送达,探索新媒体时代“两微一端、跨屏联动”的气象信息传播矩阵。
2.4 固化新媒体气象信息受众圈层,增强受众黏性
现今受众对于文字、图片等传播符号,接受效果并不明显。以中国气象局2018年10月、11月在“微信端”的推送互动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结果显示:10月共推送信息63条,其中新闻占比35%、科普占比31%、实时天气通告占比34%,其中以科普宣传为目的软文推送仅占总数5%,10月所有推文共计阅读28万余次、点赞2 662次,但篇均阅读量低于4 597次、篇均点赞量低于40次,日均发送量不足2條。11月共推送67条,其中新闻占比37%、科普占比32%、实时天气通告占比31%,其中以科普宣传为目的软文推送仅占总数8%,11月所有推文共计阅读29万余次、点赞2 773次,但篇均阅读量低于4 474次、篇均点赞量低于41次,日均发送量不足2条。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用户订阅数达到30万,就10月、11月的表现来看,其阅读量与关注量暂不成正比,较低于理想数值。可见新媒体端,仅气象信息“电子化”传播,是远远不够的。2019年3月23日,中国气象局官方抖音号上线运营,瞬时关注量已达134万,这次短视频端的“试水”,成效显而易见。新媒体受众圈层有其固有特点,针对当下受众的喜好特点,适时开展新端口的引入,继而用全新的方式构建气象信息传递内容和传播形态。
3 新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建构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人在网上,阵地就应拓展到网上。新媒体时代的气象信息传播重在结构重组,首先是新型媒介传播的理念融合,其次是内容、技术、管理、平台、机制融合。2013年后媒体融合已成为未来传播的发展趋势,只有立足新的媒介融合平台,尊重社会规律、勇于拓展平台、掌握业态方向,借助转型创新力量、加快推进媒介融合,注重新产品研发与客户端维护,气象信息传播才能在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服务大众不被淘汰,气象科普才能体现它的时代导向价值,确保气象科技部门的公众传播力与阵地影响力,适应人民的需要,适合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仔锋.马雷凯.尚华明.气象信息传播模式的三个演进阶段及其特点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13(2):62-66.
[2]虞璐.论气象媒体融合的创新路径[J].科技传播,2018(24):12-16.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