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管理与创新研究
2019-05-29张二帅
张二帅
摘 要:公益讲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现已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业务之一。文章对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管理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创新公益讲座的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5-0014-03
公益讲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现已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业务之一。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在政府、公众、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国家图书馆开办的《文津讲坛》、上海图书馆开展的《上图讲坛》、首都图书馆开设的《首图讲坛》等已经成为口碑较好、人气较高的品牌文化服务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天中讲坛》作为郑州图书馆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之一,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倡导阅读、引领阅读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1 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的开展情况
2013年11月,郑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郑州市各文化机构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做好文化惠民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2015年年初,郑州图书馆经过一年的调研、酝酿及安排,将馆内原有的讲座服务项目升级打造为公益性文化讲座《天中讲坛》。《天中讲坛》始终坚持“搭平台、创品牌、惠民生”的原则,先后邀请徐光春、王蒙、王立群、二月河、纪连海、鞠萍、张泽群、李伯谦等著名文化学者和知名人士担任主讲,他们围绕历史文化、社会民生、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国际形势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解读。在郑州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和创新探索下,《天中讲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郑州电视台、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跟踪报道。2016年7月,《天中讲坛》成功申报第四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2 公益讲座的管理方法研究
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讲座服务,但因方法不同、投入有别,讲座服务的开展程度不一。如何有效管理讲座,实现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服务的可持续开展,是大多数图书馆共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将公益讲座的管理方法研究分为组织和传播两个阶段。
2.1 公益讲座的组织
公共图书馆要想成功举办公益讲座,就要做好讲座组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讲座的选题、主讲人的邀请、受众的选择及经费的保障等[2]。
2.1.1 讲座的选题。合适的选题对一场公益讲座能否成功举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选题除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欣赏品味听众的需求外,还必须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搭建平台。公共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不能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应以引导大众文化消费、提升大众品位为责任。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在讲座选题上除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流文化外,还通过科学方式筛选群众喜欢的内容,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天中讲坛》立足河南,深挖本地资源,极具浓厚的“天中”特色。例如,徐光春主讲的《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张泽群主讲的《根在中原》等选题既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具有浓郁的河南特色,深受读者喜爱。二是通过读者问卷调查、读者留言反馈、微信微博互动等渠道对读者需求进行统计分析,以受众的兴趣点为选题方向。例如,郑州图书馆在《天中讲坛》的读者留言反馈中发现很多读者对保健、养生感兴趣,因此,其选择了健康系列选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以受众需求为基础,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以期为郑州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成为郑州乃至中原地区文化建设的新舞台。
2.1.2 主讲人的邀请。主讲人的个人影响力及讲授水平对于讲座能否成功举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邀请讲授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主讲人,建立一支稳定的主讲嘉宾队伍是关键。郑州图书馆为了保证较高水准公益讲座的持续开展,通过多种渠道邀请专家学者,让他们成为《天中讲坛》的主讲嘉宾。郑州图书馆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邀请主讲嘉宾:一是利用自身影响力邀请与选题相吻合的主讲人。二是与高校、行业协会等联合邀请嘉宾。主讲嘉宾既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契合讲座选题,形成不同的讲座主题,又可就某个选题举办系列讲座,把问题讲透彻、讲明白,从而增强讲座的吸引力。三是与基金会、文化传播公司等社会力量联合邀请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王蒙、王立群、二月河、纪连海、鞠萍、张泽群都曾做客《天中讲坛》,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的内容,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
2.1.3 受众的选择。任何一场讲座都有其对应的受众群体,公益讲座也不例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在受众的选择上一直存在较大的困境。一方面是讲座组织者的主观原因,即讲座组织者对于主题、时间、地点等的选择,不可能覆盖本地区的所有读者,只能努力做到最大化;另一方面是讲座自身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局限性,即讲座只能在某一固定的区域内、特定的时间段举办,这是讲座这一传播形式的“先天不足”,不可能被消除,组织者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3]。为了消除公益讲座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公共图书馆可采用网络直播、录播视频点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工地等流动讲座的手段解决空间的限制;也可以通过讲座资料汇编、讲座内容结集出版等讲座内容的衍生品解决讲座的时间限制。另外,公共图书馆应尽量丰富选题的类型,扩大受众覆盖面,还可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联盟的方式实现联盟馆之间的文化资源共享,举办類型多样的讲座,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天中讲坛》,郑州图书馆在举办公益讲座过程中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除在学术报告厅设立主会场外,还利用本馆先进的视频同传设施,在馆内设立多个分会场对讲座进行同步直播。二是借助文化共享工程和郑州地区(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的业务平台,与郑州各县(区)图书馆、开封市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等开展合作,使当地的读者也能通过视频直播同步收听收看讲座。
2.1.4 经费的保障。公益讲座作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内容,其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联合社会力量,确保讲座的正常开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4],这一点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已有明确规定。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可联合财政部门,通过设立文化专项资金、文化扶持资金等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优秀文化项目拨付专项经费,提供资金保障。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因具有良好的群众口碑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成功申报了第四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得到了河南省文化厅的专项资金支持。二是联合社会力量。如果说此前公共图书馆联合社会力量办讲座,还只是一种解决经费短缺问题的有益探索,那么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成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发展方向。《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在联合社会力量举办讲座方面,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先后联合郑州嵩山文明研究基金会、聚协昌博物馆、河南广电大象融媒、郑州市社科联、云私塾、郑州海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多期公益讲座。郑州图书馆还与郑州嵩山文明研究基金会、聚协昌博物馆、郑州市社科联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引入《天中讲坛》这一平台,既能推出本地名师,又能让读者受益。郑州图书馆借助社会组织云私塾的国学名师资源联合打造的“易经”系列,已成为一个固定板块,成为广大郑州市民学习“易经”等国学经典的免费大课堂。此外,郑州图书馆还与河南广电大象融媒联合,借助本土媒体的传播力量,有效提升了《天中讲坛》的品牌影响力。
2.2 公益讲座的传播
2.2.1 讲座的宣传推广。公益讲座是公共图书馆专门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为了让社会公众了解讲座,吸引社会公众参与讲座,讲座的宣传推广工作成为讲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讲座宣传推广的途径和方法也越来越多。例如,公共图书馆可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播报;可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向注册的持证读者群发信息;可制作海报、宣传页等宣传制品,对外进行讲座信息的讲前预告;可利用馆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讲前活动预告;可利用小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现场播报。《天中讲坛》从讲前预告、讲中直播再到后续报道,已形成制度化运作,注重前期宣传与后期跟踪报道的结合。除采取上述方法外,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对于经常参加讲座的读者,还专门建立了QQ和微信聊天群,在群里发布讲座消息。群里的读者虽然有限,但用户黏度很高,参加讲座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这种先调动小部分人的参与积极性,再由他们辐射带动周边人群积极参与活动的做法也是一种较为可取的方法。
2.2.2 讲座的衍生品。为了使讲座的内容得到更长久的传播,公共图书馆可对讲座进行全程摄像、录音及现场速记,后期经主讲嘉宾授权后在网站上播放讲座录像或发布相关文字信息,也可将讲座内容结集出版。为了打破讲座的时空限制,使讲座的内容得到更长久的留存和更广泛的传播,郑州图书馆通过多种途径,创新性地留存和展示《天中讲坛》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讲座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录制,保存好讲座的影像资料。二是“优中选优”,筛选部分讲座内容结集成册,留存讲座的文字资料。目前,《闻天中——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辑录》已经编印两辑,并作为资料长期留存。三是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目前,“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在郑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组织与传播中相关问题研究”两个课题已经结项,相关成果将全面展示《天中讲坛》实践的学术价值。
3 公益讲座的创新路径探索
在各地公共图书馆普遍开展公益讲座的情况下,郑州图书馆要想使举办的公益讲座形成品牌,就要做好创新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拓展讲座的服务范围。
3.1 创新讲座传播手段
郑州图书馆除在学术报告厅设立主会场外,还利用先进的视频同传设施在馆内设立多个分会场对讲座进行同步直播。同时,郑州图书馆借助文化共享工程,利用网络视频同传技术与郑州各县(区)图书馆、开封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开展合作,当地的读者也能通过视频直播同步收听收看讲座,使优秀的文化资源实现共享,惠及更多民众。
3.2 创新讲座举办模式
郑州图书馆以《天中讲坛》为试点,对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在合作中,各方应秉持“公益为先、文化惠民、平等合作、互助共赢”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和影响力,在主讲人邀请、媒体宣传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3.3 创新讲座展现形式
郑州图书馆不断创新《天中讲坛》的展现形式,以丰富多彩的讲述内容满足读者的需求。除常规的“坐着讲、坐着听”外,郑州图书馆还积极创新展现形式,把地方戏曲、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原汁原味地搬上《天中讲坛》,通过讲、唱、演的方式使讲座更加生动多彩。如:讲座《有戏》邀请了常派声腔艺术的重要传承专家陈小香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讲述了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事迹,同时在现场展示了香玉剧团赴朝慰问演出的多种实物,豫剧名家还现场表演了豫剧名段;讲座《开封木版年畫的历史和传承》邀请了木版年画传承人任鹤林把木版年画的制作材料带到现场,向读者展示了制作方法,并邀请读者一起参与制作木版年画。
3.4 创新公益讲座的成果展示方式
郑州图书馆对《天中讲坛》讲座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录制,较好地保存了讲座的影像资料。郑州图书馆还采用速记的方式记录了《天中讲坛》讲座的内容,并选择部分讲座内容结集成册,留存了讲座的文字资料。此外,郑州图书馆还围绕《天中讲坛》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展现学术价值。创新公益讲座的成果展示方式既能提升服务成效,又能全方位地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
4 结语
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立足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推广全民阅读,已成为郑州市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成绩来之不易,但也面临诸多问题。郑州图书馆只有不断探索、学习、创新、实践,才能更好地开展讲座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推动公益讲座事业乃至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忆华.“豫图讲坛”的品牌构建及展望[J].图书馆学刊,2013(7):97-99.
[2] 伍雪梅.国内图书馆讲座服务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3(7):35-38.
[3] 孙忆华.公益文化讲座需求分析与服务创新[J].图书馆,2013(4):138-14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4.
(编校:孙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