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开展开放式数字阅读平台的构建

2019-05-29吴斯曼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馆创新

吴斯曼

摘 要: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知识传播途径由纸质化逐渐向数字化转变,实现了实时获取知识的目标。文章主要从开放创新理念出发,对数字阅读的内容和模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形成多元阅读体系,深入挖掘了开放式数字阅读的设计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阅读;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5-0110-03

当前,图书馆数字阅读发展缓慢,传播方式过于依赖图书馆的局域网,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体验。因此,新时期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只有积极探索数字阅读的新方式,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分享效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图书馆数字阅读质的飞跃,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字阅读的服务效益,推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1 图书馆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研10所高等院校,向学生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得出当前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情况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影响图书馆阅读服务效益的因素主要有:文献资源开放力度小,所占比重最高,达36.12%;图书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所占比重为22.73%;传播载体单一,所占比重为21.89%;图书馆存储量与开放时间所占比例均不足10%,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图书馆在新时期必须加强阅读服务规划和管理,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特色阅读平台体系,构建开放式数字化阅读空间,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数据和信息,实现图书馆阅读服务的转型升级。

2 图书馆开放式数字阅读平台的构建

2.1 资源储备层

数字阅读包括阅读对象数字化和阅读方式数字化。数字阅读将图书资源分为Word、Html、txt等格式,借助PC电脑、MP3、笔记本、iPad等阅读载体,充分实现知识的传播[1]。因此,图书馆在资源储备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合理采集,包括数字资源、纸质资源等,并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储备,尤其是需要对典藏期刊、付费数字资源等做好备份和储存,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的丢失或损坏。图书馆还要做好数字信息的采集,从不同渠道对数字信息进行整合,为读者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保证他们能够快速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消息等,拓展读者的视野和知识面。

2.2 数据交互层

图书馆数字阅读要注重对供给侧结构的调整,按照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服务,以实现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首先,图书馆要在移动端和PC端增添意见反馈和在线交流等功能,读者在数字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通过平台进行及时反馈,让图书管理人员明确当前读者所需。其次,图书管理人员要对读者在数字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挖掘读者的实际需求,及时补充文献资源,使数字阅读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2.3 权限管理层

目前,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开放力度方面需要先认证用户信息,再确定是否开放权限,以保证合法用户可以实时查询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做好与用户数据库的对接,以达到验证用户信息的目的。如图2所示,在用户使用PC端、移动端(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时,图书馆为用户提供输入用户名、密码的功能,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享受文献在线阅读和下载等功能,图书馆也可以引导游客通过注册或认证成为平台许可的用户,从而享受仅向认证用户提供的数字阅读服务。

2.4 功能服务层

图书馆数字阅读传播途径不能仅停留在PC端,还应在移动端进行充分建设,以保证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当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的读者越来越多,将近81.21%的读者有自己的手机,这些读者更倾向于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APP和浏览网址获取信息。因此,图书馆要针对他们的使用习惯,充分开发图书馆数字化阅读功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4.1 开发完善数字阅读公众号、小程序和APP。微信具有涵盖人群广、使用便捷、传播速度快等优势,这也给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首先,图书馆要做好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前端界面设计,把馆藏资源分门别类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寻找相應的图书资源。其次,图书馆要向读者提供强大的图书搜索功能,在读者没有明确目标时则根据相关内容的排行榜将最优秀的图书资源推荐给读者,让他们能够根据推荐结果选择最合适的图书资源。最后,图书馆还要定期把新上线的图书和优秀资源推送给广大读者,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最好的服务。

2.4.2 建设响应式网站,便于读者利用手机搜索浏览器查找信息。除了微信平台,读者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手机搜索浏览器。他们往往通过搜索网站名称进入网上图书馆,进行图书资源的查询。然而,目前很多网上图书馆仅针对PC端浏览器(360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Chrome浏览器等),由于PC端与手机端浏览器的屏幕分辨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读者使用手机端浏览器访问网站常常需要缩放屏幕,使用极不方便。因此,图书馆应做好响应式网站建设,便于读者快速访问资源。图书馆要正确区分服务器请求端的类型,对于PC端的请求要引导读者跳转到适合PC端的界面,对于移动端的请求要引导读者跳转到适合移动端的界面,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访问体验。

2.5 组织建设层

当前,我国数字阅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17年第三届中国数字化阅读大会发布的《2016年度数字化阅读白皮书》显示:数字化阅读用户超过3.2亿人次,市场规模达到100亿以上,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方式。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聚地和分享地,具有丰富的图书与文献资源,需要做好组织层构建,形成良好的组织系统体系,为读者提供高效、合理的阅读服务,从而提高文献的利用率[2]。

图书馆在开发外网阅读时,要重视对文献资源库的及时更新,保证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最为优质的服务。为此,图书馆需要通过培训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服务技能,让他们掌握电子文献的上传、数据库管理、系统运维、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策略等技能,在新书入库和文献增添时要在第一时间把内网数据传输到对外开放的外网上。同时,图书馆还要让图书管理人员掌握数字阅读系统的基本操作知识,能够在平台运行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处理,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3 图书馆开放式数字阅读服务的优化

3.1 增加资源开放度,实現高效共享

文献资源开放力度直接关乎图书馆开放式数字阅读的质量,决定了读者对数字阅读平台的满意程度。如果读者在图书馆资料库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肯定会影响其参与数字阅读的积极性。然而,目前图书馆数字阅读只是局限在局域网和图书馆内,读者阅读区域受到较大限制[3]。如图3所示,读者要想在线阅读图书文献时,只能到电子图书馆查阅和下载,如果图书馆不对外开放图书阅读端口,则读者利用外网或移动网络是不能获取相应的文献资源,这主要涉及文献版权和权限下放的问题。为此,图书馆在开放式数字化阅读服务中需对用户权限进行调整,通过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等方式确定每一位读者都是在权限范围内阅读或下载资源,从而使他们能够顺利获取相应资源,实现高效共享。

3.2 形成多元化路径,增加传播载体

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载体是影响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资源与读者对接的桥梁。然而,目前我国只有“211”“985”院校和部分重点高校才开放网上图书馆,用户通过VPN(虚拟专用网)下载图书或阅读文献,而部分高校没有建设网上图书馆,读者只能到图书馆内才能阅读或下载资源,这个问题一方面会加大图书馆的访问压力,另一方面也会浪费读者的时间,影响知识的有效传播。此外,网上图书馆只能通过PC端(浏览器的B/S模式)进行信息传播,几乎没有涉及移动端,而当前移动端读者已经远远超过PC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PC端读者还会逐年减少。如果高校图书馆不重视移动端建设,必然会流失一大批读者,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图书馆只有丰富数字化传播载体,才能更好、更快地将信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读者可以随时随时利用图书馆资源。

3.3 供需合理化匹配,增强交流沟通

供给侧改革是实现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应根据读者需求制定资源供给策略,让读者能够获取到他们真正需要的资源。目前,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不符合读者的需求,导致图书供给侧的失衡。因此,图书馆建设与读者的沟通渠道显得格外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文献的利用率。然而,大部分图书馆仍以图书管理人员的个人主观意见制定采购决策,并没有真实实现对读者需求的调查和获取。图书馆要想做到资源的供给侧结构调整,就必须建设良好的互动平台,让读者能够真正把自己的想法反馈给图书管理人员,图书管理人员根据读者所需采购图书,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 结语

数字阅读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图书馆应针对当前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精神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笔者建议图书馆应从认证用户信息以扩大文献开放力度、丰富文献传播的途径和搭建良好互动平台这三个方面入手,重点解决数字阅读目前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真正让图书馆走入每位读者的学习生活中,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秦宗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创新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2):73-76.

[2] 徐琪,陆和建.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调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2):97-101.

[3] 许天才,潘雨亭,杨新涯,等.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创新模式:以重庆大学图书馆牵手京东阅读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8(13):19-23.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数字阅读图书馆创新
图书馆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