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讨
2019-05-29张小健
张小健
【摘 要】文言文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对部编教材文言文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部编教材;初中文言文教学;兴趣;自主阅读;归类;课内与课外拓展
部編教材是指由教育部直接负责编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应刷的教材,其学科包括语文、德育和历史。部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提高了教材编写质量。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连续不断的,甚至可能相伴终生,教材也是一样,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的中小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必不可少,部编教材不仅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也对我国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储备提供了后续力量。
部编教材背景下的语文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变革。将课文数量减少而增加课外阅读,“加料不加价”的方式使教学模块更加生动、丰富,也使教育质量更有保障。中国是有深厚底蕴的国家,传统文化在我国教育中也应占主要地位。传统文化的普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感和自豪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往的教材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占比不高,而部编教材在内容上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占比,其中古诗文便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不仅有唐诗宋词还有民歌、绝句、词曲、明清小说等。与原来的教材相比,部编教材同时强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紧跟时代的潮流也兼具审美性和教学性。传统性和现代化在相互碰撞,也在相互融合,碰撞出了更加精彩的语文教材,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保障了教学质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呢?
一、注重预习,先学后教
由于文言文距离现代时间较长,且文中繁体字、通假字、生僻字等较多,初中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因此,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通常以硬性灌输为主,辅以死记硬背。对此,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读懂浅易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收获文言作品中的精髓。这就需要教师注重预习环节,发挥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自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同时,在强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法解决问题,学生间彼此分享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讨论结束后,教师发挥其主导地位,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尚未解决的问题或难点问题。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为开展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应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方法有很多,笔者现举几例如下:
1.适当的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应将学生带入文言文课堂,让学生感到走进去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可先把电影《花木兰》里面的精彩片段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激发起他们学习此文的兴趣。
2.故事插入法
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精选或加播与课文或人物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教师可适当讲几个与孙权、吕蒙有关的历史小故事。在学习《论语》时,则可简要讲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使学生受到触动,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堂情景剧
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课文,教师可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自主编排情景剧,然后表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细柳营》这篇课文时,就尝试了一下,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并且运用适当的内心独白,略微夸张的表演,将周亚夫将军的性格表演得十分到位,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使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与译文分离,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现代汉语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若还有不懂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保留就可以。
四、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
由于作者与学生的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阅历、文化底蕴、语言修养等都有所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运用想象在文本与学生间架设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对内涵的深切感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会感到杜甫很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想象一下再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被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于是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被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此种笔法让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点拨,那水下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了。
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与课外拓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与课外拓展。文言文这种文学形式,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所要传达的声音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命运遭际和灵魂世界,但这并不是说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否则我们不会通过文字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人身上透视出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甚至看到整个民族的症结所在。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上,不能因为要满足考试等短期目标的需要,就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文言文语法和反复做题的层面上,而应把相当的精力放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探求每篇古文的深层意义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体现出来的人情世故和思想感情,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古文学习不只是学会一些文言词语,而是要发现古人的生活与今人息息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思维,带领学生打开思路,向课内纵深拓展,向课外横向延伸,在广泛涉足前期积累的知识的同时,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增添课堂的厚实感。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需要理性的反思、睿智的思考。只有让学生在散发着文字、文辞、文章、文学、文化魅力的文言文中感到语文的有情、有趣、有用、有味,才能让学生翱翔于文言文这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宋育松.部编教材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