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公民意识培育

2019-05-29魏双锋

人民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时代化公民意识马克思主义

魏双锋

【摘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密切联系,能够为公民意识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化解公民意识培育困境。因此,我们应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公民意识培育理论,优化公民意识培育内容,推动公民意识培育实践,提高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以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问题所形成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能够优化公民意识培育的内容、方式,提升公众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也是由时代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共同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需要从理论、实践和文化三方面着手。

理论的时代化。理论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需要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当时英法等国家的产业革命已经完成,机器大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革命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当前,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环境、经济基础等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对时代问题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可以说,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实践性。自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为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比如,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公民意识教育等各项工作。

文化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革命理论,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就深深融于中国文化体系,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比如,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相结合,演化出来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改革文化等。当前,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融入到时代文化之中,成为社会常识以及大众意识。

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促进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公民意识培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提升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为公民意识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提高对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社会体制、文化发展的适应性。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能够为现代公民意识培育提供更先进、更科学的理论指导。

优化公民意识培育内容。社会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基本前提的,公民意识培育是培养现代化公民的重要方式,其包括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独立意识、契约精神等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更好地丰富和优化公民意识培育内容。

化解公民意识培育困境。公民意识培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否则就会“走邪路”“走弯路”。当前,在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网络生活的时代语境中,马克思主义遭到了新挑战,比如,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不断侵蚀着马克思主义的生存空间,弱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导力,部分社会成员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落伍”。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才能引导公民意识培育走出困境。

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公民意识培育

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公民意识培育理论。首先,创新马克思主义内容。在公民意识培育中,我们应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语境,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原则和思想,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人的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上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为公民意识培育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其次,创新公民意识培育理论。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公民意识培育,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法律意识培养、国家意识培养中。比如,应从经济转型、民生建设、生态文明等时代语境出发,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对时代问题的解释力。最后,以马克思主义回应公民意识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强化社会成员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比如,以马克思主义回应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带来的挑战。

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优化公民意识培育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开放性的、实践性的理论体系,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用时代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解释时代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地位。因此,我们应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成果,指导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诸多优秀成果优化公民意识培育内容,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政治意识、科学意识等。比如,应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治意识培育,消解权力至上、“官本位”等思想;应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法治意识培育,消解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等思维。

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公民意识培育实践。只有将理论创新置于社会实践之中,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才能更好地提高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动公民意识培育,在实践中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公民意识培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实践中。应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公民意识培育,通过媒体宣传、普法教育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此外,还可以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社会实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升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

公民意識是民主政治、社会实践、法治文化等在公众内心深处的主观反映,也是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价值文化的集中表现。公民意识培育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应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公民意识培育,切实提高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作者为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于海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分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22期。

②苏培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及其实现路径》,《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

③王玲仙:《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当前使命及其路径建构》,《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

④涂亚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时代化公民意识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当代意义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