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联用前列地尔、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临床效果
2019-05-29陈艳艳成武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200
陈艳艳(成武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 274200)
糖尿病足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是由于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以及其生物作用受损所引发,由于糖尿病者长时间处在高血糖状态,容易引发机体各类组织产生慢性损伤以及功能障碍。足部属于糖尿足患者复杂靶器官,有报道指出[1],引发糖尿病患者产生糖尿病足的病因机制在于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相关因素联合作用,使得患者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系统严重受损或发生畸形,进而出现糖尿病足。患者患有糖尿病足后,若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进而导致严重后果,因而对于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加强早期预防及治疗。现阶段临床中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多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该次研究将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为研究时段,重点分析通过联合应用前列地尔以及胰激肽原酶在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院内诊治的36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利用数字法来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 53~84 岁,年龄均值(64.2±0.3)岁;糖尿病病程2~16 年,病程均值(4.3±0.4)年;Wagner分级:Ⅰ级患者6例,Ⅱ级患者8例,Ⅲ级患者4例。对照组:包括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54~86岁,年龄均值(65.1±0.2)岁;糖尿病病程 1~16 年,病程均值(4.4±0.2)年;Wagner分级:Ⅰ级患者 5 例,Ⅱ级患者6例,Ⅲ级患者7例。两组研究对象上述线性资料组间比较均衡度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中关于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 Wagner分级≤Ⅲ级;(3)对该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加入,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2)合并严重性心功能不全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患者;(4)并发严重性相关并发症者;(5)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水平,以此来改善其机体内微循环,在此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并给予用药指导,治疗期间严格戒烟戒酒,同时指导患者开展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改善机体免疫力,若存在营养不良者则需要实施白蛋白优化方案治疗,若患者存在溃疡情况时,则需要实施抗生素治疗方案避免发生感染。对照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单独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1 mL)+生理盐水(250 mL)混合后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前列地尔以及胰激肽原酶治疗,其中前列地尔给药方案同对照组,胰激肽原酶:注射用胰激肽原酶(40IU)+生理盐水(1.5 mL)混合后行肌肉注射,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1.3 评估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踝肱指数变化情况。(2)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为显效:即治疗后患者原本的间歇跛行、肌肉萎缩、足部疼痛和皮肤干燥等相关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病情得以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溃疡创面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同时渗出得以痊愈或者显著减少;有效:即治疗后患者原本的间歇跛行、肌肉萎缩、足部疼痛和皮肤干燥等相关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溃疡创面较治疗前有所缩小,同时渗出减少;无效:治疗之后患者肌肉萎缩、间歇性波形、足部疼痛和皮肤干燥等相关临床症状并未改善,同时溃疡面积并未缩小。(3)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以(±s)描述,行t检验,采用率则以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1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显效者12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1例,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44%;而同期对照组18例患者治疗后,显效者6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4例,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5,P=0.000)。
2.2 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踝肱指数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踝肱指数的改善效果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更优,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对比(±s)
组别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m/s·mm2)治疗前 治疗后踝肱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18)对照组(n=18)t值 P值0.18±0.04 0.17±0.06 0.606 0.059 0.51±0.09 0.31±0.04 5.978 0.000 0.41±0.06 0.42±0.04 0.614 0.076 0.73±0.10 0.54±0.04 4.957 0.000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心率加快以及头晕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前列地尔基础上联合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其中药物前列地尔属于广泛存在于机体内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能够通过扩管以及降低外周阻力等发挥疗效,同时能够对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的活化形成良好的抑制性作用,可促进血栓周边已发生活化的大量血小板产生逆转,有助于改善患者红细胞具有的变形能力,同时可对脂蛋白酶产生激活作用,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速度加快,有助于降低患者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同时可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良好的刺激性作用,可促进组织型纤溶物质的大量释放,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溶栓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提示,该组患者治疗后其总体临床疗效高达94.44%,较同期对照组的77.78%明显更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同时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踝肱指数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未产生相关药不良反应情况。这表明,在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联用前列地尔以及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前列地尔。并且该联合用药方案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较低,进一步表明此联合药物治疗方案的用药优越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通过联合应用药物前列地尔以及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其安全性较高,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加以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