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05-28李志勇

关键词:治疗效果

李志勇

【摘要】目的 分析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常规组依据患者病情情况,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增加B型利钠肽检测方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入院24 h,入院7d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组建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测定B型利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7天测定的B型利钠肽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备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作为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指标,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B型利钠肽;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02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呈上升趋势,就人们对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大量研究中表明,急性心肌梗死也就是患者冠状动脉硬化,且呈现一些斑块破裂,出现血小板激活、氧化、应激等生理反应,使得患者心肌细胞凋亡[1]。B型利钠肽作为一种肽类激素,在左心室细胞内产生,随着心室张力的增加,或在心脏过度负荷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分泌量增加,以此可将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指标[2]。本文主要研究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本次临床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经过WHO急性心肌梗死标准确诊。患者胸痛持续30 min以上,心肌酶谱动态变化,心电图变化。

观察组患者90例,男45例,女45例,患者年龄40~77岁,平均(58.76±13.1)岁。对照组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患者年龄41~75岁,平均(58.30±11.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

1.2 研究方式

常规组依据患者病情情况,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组患者均开展B型利钠肽检测。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其指标包括:入院后、入院24 h,入院7 d、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为保障文章研究的合理性,全文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计数资料为[n(%)],x2检验数据。计量资料为x±s,t检验数据。以P<0.05为标准,分析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入院24 h,入院7 d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组建数据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对比

在患者入院后,为两组患者提供B型利钠肽水平测定,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测定B型利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7天测定的B型利钠肽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本身具备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只有做到尽早预防,及时诊治,才可组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切实维护患者心血管健康[3]。在急性心肌梗死传统治疗方案中,心肌酶谱属于临床实验室的核心检查指标,但由于在检查阶段特异性不佳,将会加剧临床诊治难度[4]。近几年,随着新心肌生化指标的出现,除肌钙蛋白以外,B型利钠肽作为一种全新的额生物学标志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B型利钠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实现患者血管舒张,降低血壓在,抗醛固酮等。在动物实验中,明确证明B型利钠肽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目前并未形成明确的机制[5]。在心肌出现缺血的情况下,就心肌释放的可调节性激素,能够实现心肌损伤状况的反映。

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入院24 h,入院7 d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组建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后,为两组患者提供B型利钠肽水平测定,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测定B型利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7天测定的B型利钠肽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降低的原因,考虑是在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缺氧缺血症状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备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作为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指标,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 巍.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1):4369-4370.

[2] 陈添华,周萍萍,颜程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B型利钠肽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24):1-2.

[3] 蒋 琳,莫江英,刘健翔,姜世平.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患者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6,27(12):1932-1935.

[4] 张丽霞,仇丽霞.D-二聚体联合B型利钠肽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1):48-50.

[5] 高 珣,李爱焕,李 娜,张 玮,李雅琴,王 岚,王维展.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03):264-267.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临床观察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
急性重症胰腺炎80例临床治疗分析
中药含化散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临床价值评析
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