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心竹段”壶的制作感悟

2019-05-28蒋东方

山东陶瓷 2019年6期
关键词:竹节竹叶竹子

蒋东方

图1 可心竹段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我们对自然的感受,紫砂陶艺秉承自然和谐发展,不管紫砂壶的外形如何改变,其本质都是融入自然元素,服务于人的审美需求。

图1紫砂“可心竹段”借用了竹子的外形,把高耸的竹林引入到我们的茶桌之上。所谓以竹入壶,并不是说要将竹子的形态简单直接的移植到紫砂壶上,而是以艺术创作的眼光来将竹子的造型特点加以糅合改造,呈现出一种我们可以亲近的姿态,从中诞生出的变化,也就推动了紫砂工艺的发展,塑造出了思想和情感的具体承载。自古以竹为题材的紫砂壶很多,很多创作者不约而同的将竹节引入壶身、壶流、壶钮以及壶把,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现象,在于传统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与竹节的形态塑造有着便于改造的相适性质。在紫砂壶创作者的眼中,竹子并非是简单的长长的或方或圆的身筒,而是可以拉长压扁,自由组合的形态元素,制作一把有“竹”味的紫砂壶,首先就要从这种局部的工艺制作开始。

在制作紫砂作品“可心竹段”的时候,由于身筒具有波浪形的内凹,这在工艺上是相当高难度的做法,因为泥片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借用拍子塑造出一定的弧度曲线,但却很难像金属那样,在同一块泥片上形成波动,这会降低泥片本身的强度,从而造成烧制开裂,所以这把壶的制作难点就在于壶面曲线的制作,在具体的制作时需要借用一些小巧灵活的辅助工具,尤其是壶面中线的竹节圈线,以自然形态来说,这一道圈线显得过于整齐了,这是因为这是通过丝线捆扎形成的,借用这种固定方法,通过内外两次的捏拍塑造,就能够制作出壶面两次内凹曲线,但这种方法同样会造成壶面强度的减弱,所以在后续的竹节处理中,要用一部分脂泥补强,同时壶面上的装饰可以跨越上下竹节,以整片的竹叶贴饰进一步增加壶面强度,同时还要注意,竹叶的贴塑堆叠不能够高于壶面凹处曲面,也就是说,竹叶装饰采用的贴塑不能是简单的堆叠上去的,贴的同时还要采用镂雕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竹叶堆叠的视觉效果,但实际用手摸上去,却并不会有明显的高低起伏,不会不雅观的在壶面一侧凸出一块。

除此之外,壶盖以及壶钮的制作跟壶面的装饰塑造要具有统一性,壶盖表面的贴塑同样要注意,因为壶钮采用了弯曲的一截竹子,这在艺术表现上并非是一截断竹,相反这实际表现的是一段仍然生长着的“活竹”,我们只需要观察过竹林内的地面就会发现,凋落的枯竹与生长的竹叶有着非常明显的分别,而既然要与壶面的装饰相呼应,那么在壶盖上的竹叶装饰也要表现出相同的特质,意即饱满,有活力,这让人感受到竹林中特有的那种错综复杂的生长状态,散发出不停向上的生长活力,而植物的生长是需要阳光的,在自然之中,阳光是所有生命都向往的元素,而在艺术创作当中,阳光就成为了热情,向上等等正面情感的流露,紫砂作品“可心竹段”所要表达的核心,即是这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紫砂茗壶既要体现制作的工艺、技法,又要呈现出创作者情感、主题、蕴意,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平台,而作为当下这个欣欣向荣时代的亲历者,我们的时代情感必然是乐观、奋发,向上的,这正是“竹”这一独具特色的植物日常的生长状态,所以在制作这把壶的时候,免不了思考的更多,融入的更多,犹如在内心推开了一扇紧闭的大门,让人欣喜,让人感动。

紫砂壶艺不单考验的是手上的工夫,更考验的是心灵的塑造,所以想要塑造出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就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充沛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情感流露,因为只有创作者自身有所触动,才可以提供更加强烈的感染力,给他人更多感动。竹之味四季皆能品,四季皆不同,对于竹子的描述,仍将伴随着紫砂壶艺的发展不断衍变下去,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就会伴随着艺术的思考,不断的传承相继。

猜你喜欢

竹节竹叶竹子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竹节人”中说“趣味”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和竹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