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腧穴施护概述

2019-05-28张雅丽

上海护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脉腧穴脏腑

张雅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203 上海)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腑关系的学说,是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结构的一部分。作为人体血液循环通道的主干和分支,经络是联络脏腑形体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运行全身气血、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联络脏腑肢体、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息息相关[1]。根据经络学说理论,“经”是指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指经络系统的分支;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络脉主要包括别络、浮络和孙络等。每一经络都与不同的器官连接,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以构成整体[2]。

1 经络系统[2-4]

1.1 经脉 十二经脉按一定的规律循行全身,对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循行于上下肢的内侧或外侧,与五脏六腑具有隶属关系。循行于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内侧者为手三阴;循行于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内侧者为足三阴;阴经隶属于脏,而阳经隶属于腑。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8条经脉,具有联络、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1.1.1 十二经脉 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上下胃口(贲门、幽门),通过膈肌,从肺系横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下行于上肢内侧前缘,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②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的商阳穴,经手背部上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至肩关节前缘,向后至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窝),入肺络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③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鼻翼旁),挟鼻上行交汇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下行入齿中,出而挟口唇两旁于承浆穴处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至大迎穴,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发际至额前。④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鱼际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前,上行于大腿内侧前缘入腹中,属脾络胃,上穿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体,散舌下。⑤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下穿膈肌,络小肠。⑥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穴(小指尺侧端),沿手背尺侧上腕部,上行于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至肩关节后,绕行肩胛部过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下行过膈肌达胃,下行属小肠。⑦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上达至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的百会穴。⑧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的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分出入足跟部,上行于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长强穴,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膀胱。⑨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穿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⑩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的关冲穴,沿无名指尺侧上行至手腕背面和前臂外侧尺桡骨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11○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的瞳子髎穴,上至额角再下行至耳后的完骨穴,继而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的阳白穴,再向后折行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入缺盆。1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从毛处,沿足背上行至内踝前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至内踝尖上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上穿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后部上行入鼻咽部,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1.1.2 奇经八脉 ①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于背部正中,至项后风府穴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和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②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部,沿阴阜,经腹、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经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阴经,故称为“阴脉之海”。③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部,从气街部起于足少阴肾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上行经喉部,环绕口唇至目眶下。冲脉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之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④带脉。起于季胁,斜行至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至少腹。《太平圣惠方·辨奇经八脉法》曰:“夫带者,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带脉约束、调节全身诸脉,使其脉气通畅。⑤阴跷脉和阳跷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上行经腹、胸侧面与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至目内眦,与手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入发际,下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跷”有轻捷矫健之意,跷脉主司下肢运动与眼睑开合。⑥阴维脉和阳维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经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至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行至肩部,经颈部、耳后前行至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维”有维系、维络之意,维脉维系,联络全身经脉。

1.2 络脉 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是经脉的分支。①别络是络脉的主体。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多行于人体的浅表部位;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可加强相表里的十二经脉在体表的联系,可通达至正经未达之部位;十二正经、任脉和督脉各有1支,加上脾之大络,合称为“十五别络”,具有联络十二经脉表里两经、统率络脉、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的作用。②孙络是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分布于全身,具有“通荣卫”、“溢奇邪”之功效。③浮络是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无定位,具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之功效[3]。

1.3 经络的生理功能[4-7]按照中医理论的描述,经络系统的组成非常复杂,分布广泛。同时,由于古人创建的经络理论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同时代对经络的循行路线并不完全统一,但对经络生理功能的记录较为相似。现代研究证实,人体确实存在经络系统,如循经感传现象,皮肤电阻测定的“良导点”、经络发光探测等,其生理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3.1 沟通联系 经络是一个 “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系统,可以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如沟通脏腑和外周肢节、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与络脉之间的联系。经络将人体的组织和器官连接成有机的整体,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1.3.2 运行气血 经络有运行气血、濡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虽然气血是滋养身体的重要物质,但必须有经络运行传输,才能使气血不断循环,所有组织才能得到全面营养补充,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运行卫气,使卫气密布于皮肤中,可具有抗御外邪、保护身体的作用。

1.3.3 传导通路 经络是感应传导刺激的通路,如刮痧、艾灸、针刺等刺激,可以将药物输送至受疾病影响的身体部位。在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起,由表至里,经络脉、经脉可传至脏腑。病气在经络传变的过程中,在经脉的循行线上会有异常改变,如压痛、结节、条索状物、隆起与凹陷,上述特征即为经络诊断的依据。

1.3.4 调节平衡 经络具有调节人体功能平衡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经络系统可以识别并动态调整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倾向。该调控功能具有双向性,一旦机体阴阳气血失衡,人体处于病态情况下,可通过中医操作及药物刺激提高经络系统的调节功能,使机体的阴阳气血重归平衡协调,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基于经络理论的针刺法、灸疗法、火罐法、经穴推拿、耳穴埋豆、熏蒸法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易行,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发挥了其特色优势。

2 腧穴

“穴”是孔隙和聚集的含义。 “腧”与“俞”、“输”意义同,有转输和输注的含义。历代文献中,腧穴有“节”、“会”、“气穴”、“骨空”、“砭灸处”、“穴位”、“穴道”等不同名称。人体的穴位大致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大类。十四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腧穴。经外奇穴是指经穴以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等内容的腧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阿是穴无一定名称和位置,是以压痛点而定在穴,又称天应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其中包括五腧穴、背俞穴与募穴。经络腧穴与脏腑相关,内外相连,也就使腧穴——经络——脏腑间相互联系,内外通达;具有输注气血、反应病症、协助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作用[4]。在选择穴位时,操作者应首先检查患者的症状并判断出其所涉及的经络,从而刺激沿这些经络分布的穴位,以产生最大的治疗效果[8]。

2.1 五腧穴 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的穴简称,根据“标本根结”理论,由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方向排列。《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经气所出,如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如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如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如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经气充盛,由此深入汇合于脏腑,如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五腧穴与五行相配属,是临床常用要穴,常与“补母泻子法”和“子午流注”理论紧密结合[4]。

表1 十二经脉的五腧穴、背俞穴与募穴

表2 常用的骨度分寸定位法

2.2 背俞穴与募穴[3]背俞穴位于腰背部的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募穴位于胸腹部,又称为“腹募穴”。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会聚的部位,在分布上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主要用于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如寒邪犯胃所致的胃痛,可灸胃之募穴中脘;临床上背俞穴与募穴配合而用。十二经脉的五腧穴、背俞穴与募穴,见表1。

2.3 腧穴定位方法[3]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多种,一般遵循:体表标志→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简便取穴。临床以骨度分寸定位法和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为主。

2.3.1 骨度分寸定位法 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又称“骨度折量定位法”。常用的骨度分寸定位法,见表2。

2.3.2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包括以下3种。①中指同身。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②拇指同身。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③横指同身。将食、中、无名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3寸。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示意图,见图1。

图1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示意图

2.4 腧穴之歌诀 ①四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意思是指胃肠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头痛、项强可按摩列缺穴(属手少阴肺经);面部、口部有病,可按摩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3]。②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是奇经八脉里有代表性的8个穴位[4]。

2.5 腧穴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应用的理论依据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腧穴从属于经脉,气血通过腧穴通行出入,脏腑和经脉之气在腧穴这一部位游行、出入。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外来疾病、反映机体病痛、感受刺激和传入疾病信息等功能。“循经取穴”的原则就是当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可以通过经脉和腧穴反映在体表部位,发送疾病信号,腧穴部位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3]。

表3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脏腑的对应关系

3 经络腧穴的中医护理

3.1 情志调护 精神疗法主要用于情志疾病。情志生于五脏,在生理上人的情态发生变化,其五脏的兴奋或抑制也起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即相生相克关系)。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素问·解精微论》曾记载,当人在悲伤哭泣时,“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由于身心是相互影响的,可以通过消除负面情绪的方法,间接排除体内代谢的废物和垃圾,达到疏经通络的目的[4,9]。情志调护最重要的便是调神,在日常生活中,喜、怒、忧、思、悲、恐、惊皆可发生,而最容易产生的负面情绪为忧、悲、怒3种[10],适度的忧愁、悲哀情绪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若负面情绪表现过度则会损伤肺经,造成肺经瘀阻不通,此时可以通过减少悲伤的情绪来疏通经络。若不良的情志长时间淤积在体内,因心主藏神,过度伤春悲秋的情绪就会导致心神受损,进而使心经不通引起相关疾病。《黄帝内经》曰:“喜胜悲”,因此可以通过做一些喜乐开心的事情来消除悲伤的情绪。根据五行属性,肝主怒,若过度愤怒一定会损伤肝脏,使肝经堵塞不通,因气血于丑时流注肝经,若此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必定会影响睡眠,体内的新陈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排解愤怒的情绪,保持开阔的心境,或是寻找一些缓和的方式使心情平复,疏泻肝经,所造成的相应症状就能得以缓解。当人体经常出现不自觉的过度紧张的情况,多半已经引起了三焦经的瘀阻,因过度紧张的情绪会影响三焦经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此时必须要消除紧张的情绪,必要时可通过做一些户外运动让心情放松,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瘀阻的经络才能被疏通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3.2 时辰施护 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认为,在每日的12个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地循环流注,盛衰开阖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十二时辰对应人体的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随着时辰的变化而有兴有衰[11-13]。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脏腑的对应关系,见表3。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均由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经过流注各个经脉,至足厥阴肝经而复再回到肺经的过程。中医理论中人体与自然相应,每个经脉在循行时也都对应各自的时辰。《灵枢·阴阳系日月》曾记载:“寅者,正月之生阳也”。可知寅(凌晨03:00—05:00)为十二时辰之首,寅时气血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经,辰时流注胃经,巳时流注脾经,午时流注心经,未5时流注小肠经,申时流注膀胱经,酋时流注肾经,戌时流注心包经,亥时流注三焦经,子时流注胆经,丑时流注肝经,最后再流注肺经,首尾相连,如环状无尽[14]。依据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属性可知,人体的作息时间只有与自然天地阴阳相合,体内的阴阳之气才能够达到平衡,疾病便不会乘虚而入。子午流注法是一种按时取穴的方法,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如胃脘痛的患者,该疾病的病位主要在胃,胃承担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要依赖于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肾阳的温煦。因此,根据子午流注规律,气血于辰时(早晨07:00—09:00)流注胃经,于巳时(上午09:00—11:00)流注脾经,这两个时辰分别正值胃经及脾经开令,取穴进行艾灸可达到经络与按时取穴法功效的叠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2]。在穴位方面,天枢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主疏调肠府、理气行滞、消食;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主要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三阴交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脾经、肝经、肾经在三阴交交汇,主要治疗肠鸣泄泻、腹胀、食不化。

3.3 保健养护 中医认为,经络是联系人体组织器官,运行全身气血、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而腧穴是经络气血聚集、出入体表的特定部位,与经络、脏腑、气血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经络“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气血不通畅则肢体疼痛,经气通畅则气血调和,疼痛缓解。中医护理技术是以疏通经络为主要途径,实现全身气血的畅通运行,其手法有很多,如“推、揉、挤、按、摩、点、拿、搓、拍、扣、掐、捏、压、运”等[15]。 中医护理技术手法不仅能够调理人体各方面的机能,而且对一些病症的辅助保健和促进康复有着很好的效果,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非药物绿色保健方法[16]。再配合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顺应自然、阴阳变化规律,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锻炼,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即为阴阳平衡的状态[17],实现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真正内涵。经络学说是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着古今医学的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经脉腧穴脏腑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