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式建筑表达之“形”和“意”
2019-05-28方雅楠仝晖刘祥刘成林
方雅楠,仝晖,刘祥,刘成林
(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2.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3.山东建筑大学,济南 250101;4.山东三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济南 25003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国际化风格的现代建筑逐渐取代本土建筑占领了各大城市,过度的崇洋媚外使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产生断层而失去了个性和活力,成为混凝土森林。建筑是国家文化的物质载体,继承传统文化、发展中式建筑已成为当下国内建筑师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式建筑热潮兴起
(一)近代中国对中式建筑的探索
近代中国对中式建筑的探索不曾停歇,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历史的局限、经济的制约,中式建筑发展的道路上充满艰辛和曲折。然而,以传承中式建筑为己任的建筑师们一直都在困难中不断摸索经验,完成了诸多出色的建筑作品。20世纪初,以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优秀建筑师海外学成归来,对中国古建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绘,并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创作出“南京中山陵”“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等优秀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的民族热情高涨,迫切希望通过民族振兴与西方国家抗争,加上第一批建筑师的爱国热忱和专业背景,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外设计思潮和建筑风格传入我国,国内房地产行业甚至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一时间西方风格建筑成为“高端”的代名词,中式建筑发展受挫。近些年,随着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的发展和本土建筑师的成长,中式建筑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
(二)近期中式建筑热潮的兴起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国民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结日益高涨,这一现象在建筑领域表现为中式建筑作品数量直线上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万科第五园”“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味”优秀建筑作品落成,这些作品中或表现出官式建筑的高屋建瓴,或表现出民居建筑的精巧玲珑,有的以传统建筑形式为设计语汇,有的从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表达出发,这表明中式建筑作品内涵质量在不断提升。同时,关于“中式建筑”的新概念层出不穷,“地域建筑”“本土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建筑”理念被国内学者广泛关注,中式建筑在国内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普利兹克奖花落中国,再次证明了中式建筑正逐渐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建筑文化必将走向国际。
二、中式建筑表达的三种方式
纵观国内中式建筑作品,其表达手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总的概括说来可分为三大类:首先最直观的方式是“形式模仿”,这类作品往往以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元素为创作原型,通过抽象、变形等设计手法将其运用到建筑作品中,此类作品中都含有比较具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第二是“意境表达”,这类建筑以传统建筑空间秩序、场所精神为设计理念,不拘泥于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模仿和复制,而更注重建筑中传统意境的表达;第三是“形意兼备”,建筑作品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和再创作,也有对中式建筑意境的渲染和营造,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对建筑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中式建筑之“形式模仿”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审美历史,不同朝代的文化、技术、审美等大相径庭、各有千秋,这给中式建筑设计提供了丰沃的创作土壤,是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不断传承和创新的源泉,正因如此,“形式模仿”成为中式建筑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形式模仿”因其有具体的传统原型可遁,人们比较容易理解作品内涵,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建筑文化素养。“形式模仿”可分为以下四类:
1.以传统建筑为原型,提取其形式特点,以现代材料和建筑结构进行形式和意象的模仿。如表1中金茂大厦以中国塔为原型,阶梯造型以逐渐加快的节奏向上伸展,既体现出中国塔的玲珑之美,也表现出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
2.将传统建筑符号作为设计基础,通过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中的重构、巨构、表皮、抽象、概括、组合等手段来设计现代建筑。表1中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斗拱为原型,传统斗拱的曲线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题结构显示了现代技术的力度美和技术美。
3.以古代器物为原型,提取整体或局部形式特点,进行抽象简化。表1中“中国尊”大厦以中国传统礼器“尊”为原型,其形体模仿“尊”的形态而形成中间略有收分的双曲线造型,体现出庄重大气的东方神韵。
4.以传统文字为原型进行建筑形式的创作。中国文字从象形文字甲骨文发展而来,我国古代文字是以自然中实物的形象为基础,通过对其不断的抽象和简化而发展至今。表1中山东高邑县政府大楼以甲骨文“高”字为原型,取意建在高台上的房子,在现代建筑创作以中古文字为形体塑造原则,用建筑形体表达我国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
表1 形式模仿(表为作者自绘,表中图片来自于刘成林硕士论文)
(二)中式建筑之“意境表达”
我国传统美学深受老子、庄子影响,而崇尚“道法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物我俱一的审美自由之境,因此,我国古代建筑也追求“虽有人造,宛如天开”的意境之美。现如今,中式建筑的意境表达已经摆脱了对传统建筑符号的依赖,可以通过空间秩序、场所精神等更多的方式来含蓄地表达传统建筑的意境美,因此,人们在欣赏此类建筑时需要通过丰富的联想才能获得建筑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世界”。意境的表达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空间秩序
我国古代建筑空间秩序主要有三类:庭院空间、叙事空间、模糊空间。
(1)庭院空间的存在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大的特征,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建筑讲究严格的伦理、主次秩序,且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较多,因此建筑多为小体量单体建筑,这些单体建筑在组合时就自然形成了庭院,特点是内向性和封闭性,属于半私密空间。表2中某会所设计利用传统建筑院落空间和园林布局围合成一个半私密院落,而现代建筑的功能比传统建筑更复杂,因此各功能空间在围合成的院落中更具灵活性。
(2)叙事空间性是我国古代建筑表达空间连续且开阖有秩的一种表现手法。此种空间的运用也是由于我国古人以穿布鞋为主,下雨会影响古人穿梭于各建筑单体之间,因此常用连廊将各功能空间连接。表2中宁波帮博物馆设计,力图用现代建筑语言创造叙事空间,将现代建筑中的此时、此地、此景与传统建筑中彼时、彼地、彼景进行关联,使传统文化根植于现代建筑中。博物馆将“实”的展馆、会馆分为不同的等级,各馆之间通过“虚”的玻璃廊道进行链接,参观者穿梭各馆之间时会产生“实—虚—实”的丰富的空间体验。
(3)模糊空间:此类中式传统建筑主要体现在室内外空间转换上,通过挑檐、出厦使室内外空间缓和过渡,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心理过渡场所。室内装修也常用隔板门、板壁、屏风等,使室内空间产生既隔断又联通的模糊性。表2国家博物馆新馆的立面就具备界面模糊性的特征。连续的柱廊营造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模仿我国传统建筑的灰空间创作手法,模糊室内外空间的同时来丰富建筑立面造型。
2.场所精神
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成就极高,尤其是文人所造的私家园林,意在表达文人放荡不羁、“越名教,任自然”、超越一切陈规凡俗与自然融合为一的审美情怀,因此造园常用的表达手法也是千变万化,如“曲径通幽”“潺潺流水”“廊腰缦回”“庭院深深深几许”等。“曲径通幽”出自唐朝《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表现出一种幽深僻静之美。表2中美秀美术馆从山坡一侧开洞,在山谷中架桥,这种别具匠心的参观流线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巧妙地避免了沿山开路破坏自然。“潺潺流水”出自《东周列国志》中的“流水潺潺,行云片片”,形容溪水、泉水流动的声音或水流缓柔之美。表2中香港中银大厦对裙楼周围的景观处理取意山间的潺潺流水,在裙楼林立的街头,利用建筑造势高差,创造层层跌水的效果,再陪以点缀式的绿化,可让人们在喧闹的香港街区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山水意境。
表2 意境表达(表为作者自绘,表中图片来自于刘成林硕士论文)
(三)中式建筑之“形意兼备”
“形意兼备”是“形式模仿”和“意境表达”两种手法交叉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两种表现手法也是古已有之。例如,魏晋之际的审美风尚一改自秦汉以来注重伦理教化的美学观念,开始以超越名教、注重自我、任诞恣意为尚。从曹丕的“文以气为主”、陆机的“诗缘情”再到东晋的“尚丽重文”、儒释道的融合并存,对情感的表达、对形式美的追求渐渐走向了极致,王弼曾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的观点,可以说对于“意”的追求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不可或缺的审美标准,然而“意”的表达是离不开“象”和“言”的,之后便有范缜的《神灭论》提出了“形神相即”说,再有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饱含智慧和哲理的美学著作的相继问世,已经说明了“形意兼备”对于我国建筑和审美的重要性。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王澍直言自己是个文人,只是碰巧会做建筑。当我们来实地欣赏他的建筑作品时,便会深切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他建筑设计的莫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形意兼备”既是进行建筑设计的手法,同时也是对建筑师提出的较高要求,要设计好中式建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建筑师的一门必修课。
三、结语
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尤其是全球化浪潮恰逢我国高速城镇化时期,大量传统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玻璃盒子”建筑使城市失去个性。因此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们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抓住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失传统文化内涵。国内建筑师为保持城市个性,已经探索出丰富的中式建筑表达手法,但无论“形式模仿”或是“意境表达”,都要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也要学习和借鉴地域文脉,还要注重对地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传统与自然中寻求本土建筑发展之路。中式建筑既应立足于传统,放眼于未来,做到雅俗共赏,提高民众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还应保持开放心态、广阔的视野,与国际保持同步,让中式建筑发展之路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