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海绵状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2019-05-28曹东明林陪任陈荣华许泽茹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海绵状卡方关联性

曹东明,林陪任,陈荣华,许泽茹

(海南文昌市人民医院超声科,571300)

海绵状肝血管瘤(HCH)是临床肝血管瘤(HH)中最常见的一种。HCH因是良性占位性病变,故有效诊断/提高筛查率对及时治疗、保障患者健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采用超声筛查海绵状肝血管瘤,但特异性和灵敏度不高[1-2]。近年来,超声造影(CEUS)开始应用于临床,该技术的灵敏度等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HCH方面应用较少。故本研究采用上述两种技术对疑似HCH患者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疑似海绵状肝血管瘤患者222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经CEUS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海绵状肝血管瘤诊断以最终病理结果为依据。222例中,男91例,女131例;年龄范围32.0~69.0岁,年龄(50.10±8.85)岁;体质指数(BMI)范围19.27~31.92 kg/m2,BMI(23.67±2.67)kg/m2。检查前伴有腹部不适、疼痛者135例,无症状查体者87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者均无其他系统肿瘤;(2)年龄在18~70岁之间;(3)纳入者均无酗酒、抽烟等不良嗜好。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者;(2)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研究计划者;(3)有其他严重肝脏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方法) (1)所有患者均于检查前禁食(提前10 h);检查时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选择仰卧位或者侧卧位;(2)常规超声对患者的肝脏进行检查,对血管瘤的大小、数量、形态及周边组织情况进行观察。(3)仪器型号:PHILIPS IU22;频率:(3.0±1.0)MHz,厂家:Philips Company of America[3-5]。

1.3.2 CEUS检查(观察组方法) ①所有患者均于检查前禁食(提前10 h);检查时根据情况选择仰卧位或者侧卧位;②常规超声对患者的肝脏进行检查,对血管瘤的大小、数量、形态及周边组织情况进行观察。③将频率更换为(3.5±1.5)MHz后,由患者肘前部注入造影剂2.2 mL,采用0.9%氯化钠注射溶液5 mL迅速冲洗套管。④对比剂开始注入时开启计时器,7 s 按下动态存储器,储存检查到的图像。⑤仪器型号:PHILIPS IU22;频率:(3.0±1.0)MHz,(3.5±1.5)MHz,厂家:Philips Company of America。⑥造影剂:Sono Vue;厂家:Bracco Company of Italy 。

1.4 观察及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及漏误诊情况等。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6-8]。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数据库中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测资料主要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22例患者临床检查结果情况比较 临床病理检查确诊165例为海绵状肝血管瘤。CEUS检查资料列于表1。经诊断价值分析(配对χ2检验),和病理方法关联性检验为显著(P<0.01),差异性检验为不显著(P>0.05),Kappa系数=0.918,提示关联性好,差别不大,一致性好。

常规超声准检查资料列于表2。经诊断价值分析(配对χ2检验),和病理方法关联性检验为显著(P<0.01),差异性检验亦显著(P<0.05),Kappa系数=0.607,提示关联性尚好,但差别较大,一致性差。

表1 222例患者超声造影诊断结果情况比较(例)

注: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关联卡方检验,优势卡方检验);关联性检验为χ2=182.299,P<0.001;差异性检验为χ2=0.000,P=1.000;灵敏度:0.976,特异度:0.947,准确度:0.968,Kappa系数为0.918

表2 222例患者常规超声诊断结果情况比较(例)

注: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关联卡方检验,优势卡方检验);关联性检验为χ2=80.694,P<0.001;差异性检验为χ2=4.690,P=0.030;灵敏度:0.848,特异度:0.807,准确度:0.838,Kappa系数为0.607

2.2 222例患者两种方式检查漏误诊情况比较 165例确诊患者病灶总数170个,肝脏左、右两侧分别65个、105个。CEUS:检出163个病灶,低回声病灶15个,在血管瘤内形成血栓、钙化;误诊、漏诊率分别为3/222(1.35%)、5/222(2.25%),总发生率8/222(3.60%);误诊者均为肝囊肿。

常规超声:检出病灶144个,低回声、高回声病灶分别130个、14个;多发病灶89个(61.81%);误诊、漏诊率分别为率10/222(4.50%)、25/222(11.26%)、35/222(15.77%);误诊者8例是肝癌,2例肝腹水。两组漏诊者均系病灶不典型。P<0.05。见表3。

表3 222例患者两种方式检查漏误诊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HCH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虽为良性肿瘤,但因缺乏典型症状,尚无高效、精准、快速的疾病筛查方法。超声监测是临床上多种常见疾病的评估手段。CEUS在心脑血管方面应用广泛,还具有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优势[9-12]。

本研究中,CEUS检查准确度96.80%,灵敏度97.60%,特异度94.70%;Kappa值0.918,表明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CEUS检查误诊、漏诊率分别为率3/222(1.35%)、5/222(2.25%),总发生率8/222(3.60%),具有较高的应用可行性。可能与HCH的病理变化有关,因海绵状肝血管瘤由肝内扩张的动脉形成,血流丰富,但内部血流慢,常规超声不易监测。而CEUS因增加了造影剂,对肝内的占位性病变等监测效果更好[13-15]。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对海绵状肝血管瘤可进行有效筛选。

猜你喜欢

海绵状卡方关联性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卡方变异的SSA的FSC赛车转向梯形优化方法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沥青分子量及其分布与短期热老化性能的关联性研究
饮用油茶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ECG检查T波动态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的关联性分析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三大抽样分布的理解与具体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