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治疗误诊为耳石症的寰枢关节半脱位39例临床观察
2019-05-28李少林马晓红冀景芳张德河李志海
李少林,马晓红,冀景芳,张德河,刘 伟,李志海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453000)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在1907年由CORNER首先报道,1968年 WORTZMAN正式将其命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国内至1981年才提及此病。近年来关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报道有所增加[1],但诊断和治疗方法仍不统一。为寻求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侧向旋转型寰枢关节半脱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新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患有顽固性眩晕,他院排除血管及脑部肿瘤,拟诊为耳石症,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入本院。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24~56岁,病程1.2~4.3年。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9~54岁,病程1.5~4.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I-CD10 M47-02颈椎病椎动脉型[2];年龄25~65岁;颈椎张口位X线片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间距0.9~2.5 mm,颈椎曲度无明显变直或反弓[3]。
1.3 排除标准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0岁者;有明确脑血管病或其他疾病者;颈椎张口位X线片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间距小于0.9 mm或大于2.5 mm;同时合并严重颈椎病不适合手法复位的类型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国药准字号H52020959)15 m 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和倍他司汀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国药准字H20063069)500 m L,静脉滴注。治疗共10 d。
2.2 观察组 给予手法复位。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微上仰,术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扶住头部,嘱患者头向一侧转动,待转到最大力度,术者加大力度给予闪动力,闪动2~3次,可听见咔嚓声响,头转到另一侧,同样手法,使其复位。施术时用力不能过大,避免损伤关节韧带和神经。次日根据实际情况可给予再次复位。从第3日开始给予颈部按摩,手法同对照组,直至第10日。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眩晕障碍量表(简称DHI)[4]:分值越低,眩晕越轻;②临床疗效:根据眩晕临床证候评价量表[5]评定。治愈:无头晕;显效:重度转为轻度;有效:中度转为轻度;无效:程度不减。
3.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DH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误诊为耳石症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眩晕患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误诊为耳石症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眩晕患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误诊为耳石症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颈椎病的一种,是神经内科及康复科的常见病,主要原因是半脱位的寰枢关节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表现为颈枕部、肩部疼痛、酸胀,同时伴有头晕、恶心、头痛、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日渐增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一般认为,本病单用药物治疗难以痊愈,普通颈部按摩治疗可通过对颈部肌肉韧带的理疗和放松,使得颈椎从整体上恢复,但疗程长,见效慢,而运用手法复位治疗,针对病因,可使颈椎快速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6],颈部的肌肉和韧带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不再压迫血管和神经,从而使头晕、恶心、头痛等症状较快缓解,取得良好疗效。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和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的短暂发作的眩晕和眼震[7]。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离,在内淋巴液中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也会随之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
寰枢关节半脱位与耳石症均有眩晕、恶心、耳鸣等主要症状,常难以鉴别,容易混淆,同时需要排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死和脑部肿瘤等。地方医院习惯检查颈椎四位片及因X光机的清晰度限制,使颈椎张口位X线片漏拍或显示不清,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为耳石症[8]。本研究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侧向旋转型寰枢关节半脱位,尤其是颈椎张口位X线片显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间距为0.9~2.5 mm的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本次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样本例数较少,仅代表本地区的人群,具体职业及生活习惯因个人隐私没有详细统计;眩晕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有一定主观性,对本研究造成的影响无法精确评估;耳石症也有手法复位疗法,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有待进一步深层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