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思考
2019-05-27蔡智勇
蔡智勇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20年的时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服务内容单一、组织管理不健全等。互联网的发展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志愿服务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和召唤。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互联网+”;深度融合
一、志愿服务及其发展状况
(一)何为志愿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MZ/T 061(2015)中指出:志愿服务是“不以获取物资报酬为目的,自愿以自己的时间和知识、技能、体力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是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可以锻炼志愿者自身的办事能力,同时对社会的进步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高校大學生具有思维活跃的特点,乐于参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对于志愿服务活动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参与志愿活动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一个窗口,学生希望在活动中锻炼自己人际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同时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大学生希望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当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享受自我主导的感觉,希望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发展,而志愿服务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各高校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渐渐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受到自身定位、资金、人员等多方面的制约,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组织形式欠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非职业化公益人群,往往由团委某一教师担任,也缺少相关的培训,对志愿服务形式和公益认知水平提升缓慢。此外,目前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趋势,但是各高校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交流不充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化机制来规范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长。
(2)前期评估缺乏。很多高校在承接志愿者活动时,并没有对活动项目的效益、风险、活动形式及志愿者、公众参与度进行前期评估,致使很多活动流于形式或在低层次徘徊。此外,有许多志愿活动内容没有从大学生志愿者自身专业或资源优势出发,项目的专业性、技术性不突出,没有真正发挥出志愿者自身的价值,影响了志愿活动的最终效果。
(3)执行质量不明确。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普遍重宣传,而轻监督、管理和总结,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因为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活动执行情况又不充分公开,形成一定监督上的空白,志愿服务具体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并不明确。
(4)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由于高校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内,与社会接触不够,因此对社会状态了解程度不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没有从受助群体的真正需求出发,项目停留在给予、帮助、“施舍”阶段,没有挖掘到服务对象乃至社会更广泛群体的需求和能力,淡化了他们的参与价值,有些甚至起到反面效果,引发舆论压力。
(5)经费保障问题。志愿者活动经费的来源多是学校共青团组织额行政划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志愿服务是有成本的,如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项目维系等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如果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会使志愿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学生组织自发通过社会渠道募集资金,但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学校与社会企业、基金会等渠道的沟通并不顺畅,致使资金保障出现问题。
二、“互联网+”及其对志愿服务的影响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其中关键为创新[1]。自我国政府提出“互联网+”以来,各行各业都顺应时代潮流,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融合,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来带动传统行业的提升。志愿者服务管理也不例外,中华志愿服务网、志愿云、志愿时等平台相继推出,借助“互联网+”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志愿服务首选的方法和手段。从已有经验来看,“互联网+”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志愿服务提质增速,也能让志愿服务过程变得更加透明,结果变得更加明确,更能够让我们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具体作用表现为:一是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互联网搭建起的沟通和传播桥梁, 各类志愿者组织及其开展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认同和参与;二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随着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从线下到线上,志愿者组织面对的是更加广阔的舞台,内容不断推陈出新;三是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更加科学,志愿者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及利用, 可以整合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志愿者组织的业务流程管理更加程序化、数据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互联网+”为志愿服务带来一系列积极改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对于互联网的运用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常见的“互联网+”模式还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即“志愿服务+QQ、微信、微博等”,属于以传统志愿服务为主,以技术手段为辅,并未产生新形态。而真正的“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加,而是要升级改造进而产生新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当传统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技术融为一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才会出现质的飞跃,才称得上“互联网+志愿服务”。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集中资源建设“互联网+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志愿服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的力量促使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途径
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就要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管理平台,通过建立集各项管理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实现基本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这一平台, 可以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志愿服务认证制度以及志愿服务的信息管理制度等。通过新媒体手段,将大学生志愿者的动员、招募、培训、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都引入信息化平台。
(一)整合大学生志愿者个人信息
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大学生志愿者信息数据库。虽然目前各高校、志愿服务机构都有了自己的志愿者信息数据库,但是各个平台之间信息并不共享、数据相互封闭。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一大利好就是资源的共享,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学生志愿者信息数据库,整合所有志愿者信息资源,形成大数据,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二)借助新媒体资源进行志愿宣传
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量,具有成本低、传播快、效率高以及范围广的优势。通过建立“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应用新媒体技术对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资源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组织策划,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业中,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帮扶。
(三)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激励保障系统
首先,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资金募集平台,借助社会的力量,发挥媒体的作用,以规范化的制度来保证大学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其次,完善志愿服务的评价机制,通过建立互联网服务评价系统使志愿服务贡献量化,记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时间及效果,结合对志愿服务评价的反馈记录,建立一套适合志愿服务的奖励激励机制。同时,相关公益部门也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给予志愿者一定的优惠或补贴,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四)构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
利用互联网供需对接平臺,需求方可以将信息在网上进行公开发布,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可以第一时间看到需求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在对项目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及资源优势制定志愿服务方案,有效实现供需要求的精准对接,大大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和效果,对于有紧急或特殊需求的求助方还可以开通“绿色通道”。
(五)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网上学校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网上学校,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具专业化。“志愿服务网上学校”可以将对志愿者的相关培训发布到网上,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在线学习并考试取得学分,修满学分就可以取得相应证书,以此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职业化,也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有能力、有途径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四、结语
志愿服务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互联网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为志愿服务打开了全新领域,如何将互联网的创新更深入的融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实现两者的真正融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升级,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邢翠霞,付海霏.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6(21).
[2] 张奕晗,等.“互联网+”与护理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