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9-05-27范永军
范永军
摘要:文章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以及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低碳经济;策略研究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相促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是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巨大危机和挑战,传统的能源消费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压力将制约所有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行动在经济上是能够达到合理化的,这使得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地球的客观需要。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以粗放型为主,对于能源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如何降低对碳基能源的依赖程度摆在中国经济发展面前的新课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因此,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从高碳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俨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趋势。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中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再到引领者,体现了中国逐步走向全球环境治理舞台中央。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国政府在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结束后,坚决贯彻落实《巴黎协定》,信守减排承诺;推动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倡议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全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等充分体现中国政府主动担当起“世界公民”责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二是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促进与发达国家合作研发新技术,共享最新技术成果,还能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订,掌握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會的关键时期,面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重任务,这种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提出对中国法律法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科学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低碳经济作为新形势下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研究的对象。我国要对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重视。从国外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为保障,我国非常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有关法律法规的供给,也已经制定有关碳经济开发利用领域法律法规,但低碳经济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专业性、系统性和操作性不强,这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在法制保障体系上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能源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进程较快,且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对煤炭、石油能源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以及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水平,导致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化结构。因此,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锁定的高碳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三)产业结构不均衡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柱性作用的产业仍然是高耗能的工业产业,“ 三高一低”的传统发展模式、重工业生产的产业结构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和能效水平落后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因此,这使得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这也客观上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技术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中国要真正的实现低碳经济还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以及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应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支持,但执行情况与之相比很不理想,在更多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企业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或引进。因此,技术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研究
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长期的发展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从战略规划、法律法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系统推进,形成具备清晰阶段目标和优先行动计划的路线图。
(一)建立低碳经济法制保障体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以法律法规体系为制度保障的。一是要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法制保障体系。基于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中国政府应当根据当前我国的发展实际,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量,通过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要不断增强与低碳经济发展有关法律法规的综合性含量,创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良好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创造良好的法律保障条件。二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政府应当将低碳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寻找低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契合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推动我国早日加入世界低碳经济转型国家行列,为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动力。
(二)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优化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途径,中国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化解煤电过剩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有效降低单位GDP 碳排放的强度和浓度,真正实现低碳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发展。
(三)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能源结构是指能源总生产量或总消费量中各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调整能源结构就是要建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构建持续扩容、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继续着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持续化解防范煤炭、石化能源产能过剩,减少对煤炭、石化能源资源的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提升能源效率,逐步形成由煤炭、石油为主向多元化转变以及能源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的能源结构格局。
(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低碳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非常有限,仅依靠自身低碳技术水平和实力,低碳经济发挥效益的过程比较缓慢。因此,中国政府要聚焦重大战略国际合作,进一步做好统筹谋划,加大与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和低碳技术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国际组织、城市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借鉴其经验做法和先进技术,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增强技术创新实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打造国际合作亮点,提升国际话语优势,全方位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
參考文献:
[1]彭红丽,吉庆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途径研究[J].北方经贸,2018(02).
[2]李启明.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甘肃金融,2018(04).
[3]黄亚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构建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7(06).
(作者单位:百色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