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港口铁路运输通道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27孟昕馨王修华邹卫强
孟昕馨 王修华 邹卫强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为进一步发挥环渤海港口区域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港口配套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的研究成为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华欣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引力模型测定结果对环渤海地区内各港口进行功能定位,并提出对策建议[1]。刘铭总结了港口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发展影响因素,提出以多式联运为目标,优化区域内港口、公路、铁路物流网络,以达到整体运输的高效率化[2]。尹传忠针对我国港口铁路集疏运发展不足的现状,提出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管理发展建议[3]。以下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对环渤海港口集疏运铁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主要疏港铁路通道的扩能方案。
1 概述
环渤海地区港口是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之一,经济腹地包含东北地区、西北大部分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东东北部地区,可为上述地区提供货物海运运输服务,助推经济发展。铁路作为港口大宗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是影响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等规划的提出,环渤海地区港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急需对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铁路进行统筹布局、优化调整。
为进一步推动环渤海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综合交通的运输效率,推动铁路物流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满足铁路货运趋势增长和公路转移运量的需求,解决港口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应以需求为导向,优化疏港铁路布局,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化疏港铁路系统。
2 环渤海地区港口现状
2.1 我国沿海港口分布
我国沿海港口多分布于国土的东部和南部,主要的港口有38个[5]。2016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2×108t;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4.55×108t(比上年增长3.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5.9%[6](2011年至2016年)。
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有大连、唐山、秦皇岛、天津、黄骅、青岛、日照、烟台、连云港、上海、广州等。按照区域分布,自北向南主要分为五大港口群,包括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广西沿海港口群。铁路与港口配套设施趋于完善,已建设大秦线、朔黄线、瓦日线等运煤铁路,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环渤海地区港口吸引范围
目前,以大连港为主的辽宁地区港口群是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秦皇岛港、天津港为主体的津冀沿海港口群对接京津冀及西北地区,以京津冀都市圈、雄安新区和滨海新区为支撑,是华北及西北地区物资及原材料运输的主要口岸;以烟台、青岛和日照港为主的山东沿海港口群连接山东省和华北及中原地区等广阔腹地,是山东省内外向经济结合、带动力强的新经济增长带。
腹地经济发展直接驱动港口发展,腹地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增长水平以及综合交通条件等都将直接影响港口未来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等规划,为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长期投资机会,环渤海地区港口群正在成为新的港口增长极。
2.3 环渤海地区港口分工
根据港口承运货物的特点,环渤海地区港口形成了以承担煤炭、原油、矿石和集装箱等四大货物为主的专业化运输系统。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功能定位如表1所示。
表1 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功能定位[1]
3 环渤海港口铁路集疏运现状
3.1 环渤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分析
2016年,受宏观经济疲软影响,港口吞吐量增速整体放缓。2017年以来,受益于欧美经济持续向好、钢铁行业复苏和煤炭补库存等因素,港口货物吞吐量出现明显回升,全国前十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保持强劲增长。受腹地经济低迷的影响,环渤海港口增长乏力(见表2)。
表2 中国五个港口群货物吞吐量情况
2016年环渤海地区港口吞吐量为36.55×108t。其中,大连、唐山、天津和青岛等港口吞吐量较大。(表3)
表3 2016年环渤海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 104 t
3.2 环渤海地区港口疏港铁路运输现状分析
港口集疏运系统是港口发展的基础,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支柱[7]。铁路运输在综合运输方式中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优点,特别适合煤炭等大宗散货的运输,在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系统中发挥着骨干作用。环渤海地区疏港铁路系统较为完善,主要港口均有干线铁路为其服务(见表4)。
3.3 环渤海港口铁路集疏运现状分析
环渤海地区港口中的丹东港、大连港等11个港口的铁路集疏运货物运输量见表4[8],由表4可知,2016年环渤海地区11个港口完成铁路集疏运量为7.16×108t,占港口集疏运总量的19.58%。货物品类中以煤炭、金属矿石、集装箱所占比例较高,铁路集疏运主要集中在秦皇岛、黄骅、唐山、天津等主要大港。
表4 环渤海地区港口疏港铁路
表5 2016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集疏运量比例 %
3.4 疏港铁路运行状况
各港口煤炭运输通道能力适应性统计如表6所示。
表6 现状各港口主要煤炭运输通道能力适应性
4 疏港铁路运输存在问题
4.1 部分通道运输能力紧张
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状态持续存在。青岛、烟台等港口下水煤炭仍然存在大量的公路集运。丹东港煤炭疏运通道沈丹线为单线内燃线路,能力接近饱和,无法满足研究年度丹东港铁路煤炭运输的需求。沈大线作为大连港主要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各区段能力利用率也基本饱和,无法满足研究年度大连港铁路煤炭运输的需求[9]。
4.2 运输组织效率有待增强
由于铁路运输能力紧张,任务繁重,铁路运输对其他货物的运输调配效率较低,重载公路运输往返比重高于铁路运输。
4.3 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衔接问题
环渤海地区港口普遍存在铁路与港口的衔接不畅问题,大部分铁路货物难以直达港区。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铁水联运实现无缝衔接的比例不足5%,多数需要汽车短途运输,铁水枢纽港站换装能力薄弱,影响铁路集疏运效率。例如青岛港集装箱中心站与港区距离为50 km,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与洋山港区距离大于30 km,直接导致铁水联运物流成本的增加,导致部分铁路货物运量增长乏力。
4.4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与世界同类港口相比,环渤海港口群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港口配套服务设施及水平有待加强,物流和信息化建设仍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0-11]。目前,港区内信息管理及共享机制没有统一,海关、工商、交通管理等部门间沟通不足,导致货物运输过程中信息传达不畅通,港口及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较低。
5 环渤海地区港口铁路集疏运政策及形势分析
5.1 蓝天保卫战
2018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比2017年增长30%。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全国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中国铁路总公司实施的《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疏港矿石运量达到6.5×108t;集装箱多式联运年均增长30%以上。
2017年,环渤海港口已开始禁止汽运煤集港,煤炭运输由汽车运输开始向铁路运输集中。随着重型柴油车治理战役打响,煤炭运输“公转铁”力度将加强。环渤海地区港口的铁路集疏运系统将是蓝天保卫战中最重要的保卫者。
5.2 交通强国战略
在交通强国战略指导下,在环渤海地区港口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现有资源效率,增加铁路、水运运输方式的比例,加强海河铁联运,建立高效、分工协作的综合运输网络[12],促进港口由分散竞争走向协同合作发展。对港口资源的整合,可改善目前港口集疏运铁路运输受限制、大部分港区集疏运铁路设计通过能力不高、公路受城市交通制约、港口货物经内河集疏运的总量较小等现状问题。
5.3 京津冀协同发展
环渤海地区港口作为京津冀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北方国际航运区的重要基础支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铁路作为环渤海港口群的后方通道,担负着港口货物集疏运、中转的重要使命[13]。利用疏港铁路加强环渤海地区沿海港口的有效衔接,对不断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推进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高效、顺畅、协调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建立优势互补、利益融合的港口集疏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5.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我国港口服务水平及能力持续增长,但从宏观整体上看,集疏运系统仍旧滞后于港口自身发展。目前,主要港口中仍有将近30%的港口作业区没有二级或以上公路连通[14],集疏运系统已成为港口运输体系中的短板。加强铁路集疏运系统建设,强化集疏运服务功能,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6 对策及建议
6.1 环渤海港口铁路集疏运总量预测
根据相关统计分析及预测数据,2025年、2035年环渤海地区港口吞吐量分别达到44.28×108t和52.35×108t。2016~2025年均增长率为2.16%,2025~2035年均增长率为1.69%。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中西部及沿江、沿带经济的发展将促进包括集装箱运输在内的铁路集疏运货物的增长。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环渤海及山东地区15个港口大宗货物由公路汽车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三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的实施,至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转铁”货运量将增长20%左右。2025年、2035年环渤海地区港口铁路集疏运运量分别为11.62×108t和16.20×108t。2016~2025年铁路集疏运量年均增长率为5.53%,2025~2035年年均增长率为3.38%。规划到2025年,环渤海地区港口铁路集疏运运量占港口吞吐量的比例达到25%左右,2035年达到30%左右。
6.2 主要港口铁路扩能改造对策
综合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运量及铁路能力分析,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铁路通路扩能方案如表7所示。
表7 环渤海地区港口疏港铁路通道能力扩能对策
6.3 建议
(1)建立健全的运价体系
为发挥铁路在长途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主体作用,急需健全铁路运价调节机制,促进公路长途大宗货运量转移至铁路,优化交通结构[15]。
(2)推动各种交通方式融合
环渤海地区港口疏港铁路应落实铁公水联运发展战略,加快研究并逐步建立完善的铁公水联运法律法规体系;继续深入推进综合运输管理体制[19-20],统筹设施建设和政策协调。
(3)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评价评估制度
目前,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监管机制仍是薄弱环节,建议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资源,在内部建立起信息共享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环渤海地区港口的整体经济效益[16-17]。
(4)提高“铁公水”联运信息化水平
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既有各相关各部门信息系统,推进集装箱、适箱货物信息资源共享[18],促进信息技术在“铁公水”联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