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05-27胡洋
胡 洋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吉林 132013)
临床心血管疾病领域,慢性心力衰竭为较常见且对促使患者健康水平显著下降的一种病理类型,由心脏排血量下降所致。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日趋扩大,明显加大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比例,如何规范、科学医护是稳定病情,最大程度改善疾病预后、增强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1-2]。舒适护理是新型整体制护理模式倡导的重要护理方案,旨在提高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愉悦”程度,减少或缩短“不愉悦”的体验,以促进病情好转。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就舒适护理干预价值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7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35例,年龄60~79岁,平均(68.2±2.3)岁;其中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对照组35例,年龄61~80岁,平均(68.4±2.1)岁;其中冠心病1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两组患者或家属均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自愿签署,并排除其他系统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针对所选病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如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对症支持等。观察组重视引入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舒服干预:因心力衰竭病情较为严重,需长期住院治疗,加之患者对预后过分担心,故极易产生抑郁、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注重对和谐医护氛围的营造,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对其所提问题耐心解答。并引导式问询内心所存顾虑,掌握问题根源,针对性制定疏导方案。如缺乏治疗信心者,可讲解疾病基础知识、本次治疗医护优势、预期控制目标等,介绍同类型康复理想的案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平和心境。因经济问题引发不良情绪者,可取得相关部门支持,予以一定的经济帮扶。对家人存在依赖心理者,可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爱,让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主动参与医护,促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发挥,保障整体医护措施顺利实施。
1.2.2 环境舒适干预:病房温度需调整至适宜,以23 ℃左右为佳,保持安静、整洁。若患者入住的属多人病房,与其他病床间需设置隔帘,以提供利于休眠的环境,并增加隐蔽性,使患者精神上感受到被尊重。寒冷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心肌耗氧量,使血管阻力增大,进而加重病情,故护理人员需做好保暖干预,凌晨时对室温合理调节,并嘱家属加大照护力度,为患者盖好被褥,避免出现感冒事件,引发病情加重。
1.2.3 体位舒适护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多有水肿、气喘等症状伴发,故需对体位进行适度调整,也可通过适度抬高床头的方式,避免上述症状加重,并使患者感觉舒适。加大巡视力度,定时协助翻身,对患者主观感受问询,依据需要对体位微调。
1.2.4 输液舒适护理: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输液操作时,需对输注速度、剂量科学、规范掌握,避免速率过快加重心脏负荷。另外,还需对急性肺水肿加以防范。向家属强调若未经医护人员允许,不可擅自对输注速度调整,以免引发意外。在行氧疗操作时,需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依据病情对氧流量合理控制,氧流量一般设置在2~4 L/min,湿化瓶需定期更换,避免出现感染事件。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气喘症状缓解时间、心律恢复至正常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②生存质量:应用SF-36量表对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4项因子,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症状缓解时间、生存质量评分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气喘症状缓解、心律恢复至正常、水肿消失、平均住院用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对比 (±s,d)
表1 两组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对比 (±s,d)
注:*P<0.05
组别 气喘症状缓解 水肿消失 心律恢复至正常 平均住院观察组(n=35) 4.1±1.2* 3.1±0.9* 9.8±2.2* 12.8±3.5*对照组(n=35) 6.7±1.2 5.7±1.3 15.2±3.3 18.9±4.7
2.2 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各生存质量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s)
表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s)
注:*P<0.05
组别 n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观察组 35 62.2±17.2* 76.4±18.1* 77.5±14.2* 77.8±18.3*对照组 35 42.3±11.2 48.1±13.0 45.2±14.3 48.3±13.4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脏疾患病情进展至终末期所致,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临床以水肿、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病情危重,特别是老年患者,因机体各项生理功能衰退,在医护时更为棘手,对医护措施均有较高的要求[3-4]。本次研究观察组针对所选病例,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此模式重视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增强遵医依从;通过行环境护理,可提高机体舒适度,避免意外事件发生;行体位干预,可防范水肿、呼吸困难加重,获得愉悦体验;行输液舒适护理,可最大程度保障临床安全[5-6]。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
综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视舒适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可显著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