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研究述评

2019-05-24熊嘉慧

戏剧之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基础研究综合分析文本细读

熊嘉慧

【摘 要】杨潮观是清代杂剧作家,《吟风阁杂剧》是他创作的三十二出单折杂剧的合集,完成于清中期。目前有关《吟风阁杂剧》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基础研究、整体评价、文本细读和综合分析。基础研究侧重资料整理勘定;整体评价重在肯定其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文本细读深入剖析了具体作品;综合分析拓宽了研究视野,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这些研究数量不多,成果不少,但仍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基础研究;整体评价;文本细读;综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11-04

杨潮观(1710-1788),字宏度,号笠湖,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中举人,历任山西、河南、云南三省七县的知县,迁任四川简、邛、泸三州的知州,一共做了十六任地方官,至近八十岁才致仕。《吟风阁杂剧》是他在宦游期间陆续写就的三十二出单折杂剧的合集,每出剧之前有小序点明主旨,各有独立的故事。《吟风阁杂剧》完成于清中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性独出于当时,受到同道好友与后世评论者的赞许。郑振铎在论述清代杂剧发展时,把杨潮观与蒋世铨、桂馥三人并称为清杂剧全盛期的代表,“心余、笠湖、未谷尤称大家,可谓三杰” ①。

戏曲研究者对清杂剧的关注相对较少,已有的清杂剧研究多集中在清初和清末,有关清中期的研究不多。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写成于清中期,是杂剧严重“案头化”时期为数不多尚能搬演的作品,独出于当时,是研究清中期杂剧重要的切入点。因而,把历来关于杨潮观及其作品的研究进行阐述和评价,既能回顾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又能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

一、有关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的研究约有四十余篇,按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研究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杨潮观生平、《吟风阁杂剧》的本事和情节、不同刊刻版本,以及杨潮观作品的辑录。最早一批研究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的文章,如谭正璧《<吟风阁>本事述明》②、胡士莹《读“吟风阁”杂剧札记》③、周妙中《杨潮观和他的<吟风阁>》④、刘世德《杨潮观生卒年考辨》⑤、赵山林《杨潮观年谱》⑥等,研究过程重视考证,研究成果主要有四点。

其一,逐剧介绍了《吟风阁杂剧》的本事和剧情。本事和剧情的介绍属于资料整理性的研究,谭正璧和胡士莹作为最早关注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的研究者,从梳理单折杂剧的源起和发展入手,进而逐剧进行了整理介绍,为后来的研究者做好了准备工作。

其二,勘定了杨潮观生卒年(1710-1788)及年谱。1962年,周妙中据《南邦黎剧集》里杨潮观十四岁作于雍正三年的诗文,提出杨潮观生于1712年,卒于1791年这一观点。此前杨潮观的生卒年从来没有人考证过,由于研究的欠缺,学术界很快接受了这个观点,而且文学史多从此说。在周妙中研究的基础之上,刘世德再次回观与杨潮观有关的多种资料,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杨潮观生卒年为康熙四十九年(1710)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两种不同观点之下,赵山林通过诗文、方志等有关材料,整理出了《杨潮观年谱》。他支持刘世德的观点,并补充了两条新的证据:第一,《锡金科第考·卷四》里“乾隆元年丙辰恩科乡试”的记录:“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泸州知州,锡,生庚寅,寿七十九”;第二,杨潮观表弟顾光旭在乾隆五十三年《响泉年谱》里的自述:“二月,送杨笠湖九兄就养其子浙右太平官署,其年亦七十九矣”。周妙中先生在1987年出版的《清代戏曲史》中,改变了自己初期的看法,同意了刘世德的观点,至此杨潮观的生卒年(1710-1788)成为定论。

其三,将《吟风阁杂剧》不同版本进行了比较。所见版本最多的研究者是周妙中,一共是七种,分别是乾隆甲申年(1764)桂月恰好处原刊本、乾隆己丑年(1769)恰好处重刊本、乾隆甲午年(1774)恰好处重刊本、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屋外山房主人刊本、清刊本(未署刊印年月和出版处)、1913年六艺书局刊本和现行最易见到的版本。现行最易见到版本是封面和加甲申相同,内容与甲午本相同的本子,另外国家图书馆还藏有《吟风阁曲谱》,详注工尺板眼。在这些版本中,甲申本共有二十八折,说明这些剧目作于乾隆二十九年八月之前;己丑本增加了《灌口二郎初显圣》和《魏征破笏再朝天》两折,说明这两折作于乾隆二十九年八月以后,乾隆三十四年以前;甲午本增加了《荀灌娘围城救父》《信陵君义藏金钗》两折,说明这两折作于乾隆三十四至三十九年间。六艺书局刊本虽然并不精细,但结合杨文泉重刊本,周妙中断言杨潮观在乾隆三十九年以后停止了杂剧创作。有以版本比较研究为基石的研究者,从作品所反映的主旨变化反观创作主体的变化,以《吟风阁杂剧》中作品的创作顺序为依据,探究杨潮观个人思想倾向的变化。

其四,对杨潮观的作品进行了辑录。周妙中、刘世德、赵山林和谢锦桂毓都辑录过杨潮观的作品,目前已知杨潮观生平著作目录22种、文存15篇、诗存65首。杜桂萍在2008年偶然发现一文一诗,这是之前诸家均未著述的,文为《邈云草序》,诗为《登莲性寺白塔与家九兄联句》。这一发现补充了杨潮观事迹、交游资料的不足,同时显示出与《吟风阁杂剧》相通的艺术旨趣,是有补充意义的新资料发现。杨潮观“幼擅诗文,雅好著述”,存世作品不多,有影响的唯有《吟风阁杂剧》,辑录杨潮观创作的诗文有助于研究者多视角解读《吟风阁杂剧》。

总体来说,基础研究为有关杨潮观《吟风阁杂剧》打下了做好了资料准备工作,为后来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便利。

二、第二类研究是评价杨潮观《吟风阁杂剧》整体成就,进行剧坛定位

这一类研究主要是各文学史、戏曲史的相关章节,受篇幅所限,都是概括性评价,并未展开论述。这一部分的研究肯定了《吟风阁杂剧》的艺术价值,明确了杨潮观及其作品在文学史、戏曲史上的位置,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向。

各家学者对杨潮观杂剧作品的总体评价是肯定的,认为《吟风阁杂剧》在剧坛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郑振铎《清人杂剧初集·序》中把杨潮观与蒋世铨、桂馥三人并称为清杂剧全盛期“三杰”⑦;曾永义说“较之关汉卿、朱有燉虽犹有未及,要亦剧坛之杰” “杨潮观其作品之多与成就之高,均足以为一代之冠冕”⑧。两位研究者通过与同时期作者和前代杂剧大家的比较,较为直观地标明了《吟风阁杂剧》的艺术层次——并非一流作品但有独到之处,定位了杨潮观在戏曲史上的位置。廖奔、刘彦君同意这一观点,并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具体指出杨潮观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贡献是创造了一系列官吏形象。在对历代正直官员形象大量的审视与塑造“确立了杨潮观在清代戏曲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⑨。吴梅《中国戏曲概论》⑩则将《寇莱公思亲罢宴》一剧赞为杨潮观作品中的“最著者”,認为《吟风阁杂剧》主题明确,多有创新。同样,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中也说“《吟风阁杂剧》佳构不少”“其独创处最足称道,洵为才人手笔”?。除此之外,《吟风阁杂剧》在案头与场上的两擅其美,也是众多研究者肯定的一点。吴梅说《吟风阁杂剧》“甚合搬演家意”?,周贻白也肯定其“合于舞台搬演”?。这些研究内容长的不过一节,短的只有寥寥数语,但都观点明确,充分肯定了《吟风阁杂剧》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所提出的观点为后来研究者指示了方向,有力推动了研究的进行。在文学史、戏曲史里受限于篇幅未能展开的论述,随着研究的深入,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开拓和补充。

另外,《吟风阁杂剧》收获的评价不仅仅只有肯定。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和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都在肯定其为清杂剧代表作家作品且取材广泛、结构独特、主旨明确之外,批判了作品过分宣扬封建思想,说教气息浓厚。在六十年代,受当时阶级论的影响,部分研究者?严格地站在阶级的立场上评价杨潮观《吟风阁杂剧》。1965年,董健吉和梁淑安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对<吟风阁>杂剧评价的商榷》?,否定了历来研究者提出的《吟风阁杂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揭露性,督戒世风,树立官场楷模的观点。文章认为杨潮观是通过“清官”来美化封建统治阶级,极力宣扬迂腐的封建道德,剧中有鬼神迷信与宿命论思想。总结杨潮观剧作,是用抽象的“人道”代替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分析观;用片面、孤立的分析代替全面的、有联系的总体分析评价;用纯艺术的分析代替思想的批判,强调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许金榜和袁行霈的评论是相对公允的,杨潮观有意以作品教化民众,难免说教。但六十年代的评判方式,是当时社会环境使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并不具有说服力。

总体来看,这类研究虽然“点到为止”,但明确肯定了杨潮观的艺术地位、《吟风阁杂剧》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否定部分有一些评价与研究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带有一定的反封建、阶级论色彩。概括性评价里包含的研究思路使更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杨潮观《吟风阁杂剧》,成果逐渐丰硕。

三、第三类研究是文本细读

这一类研究对《吟风阁杂剧》文本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是目前有关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研究的最大部分,超过总数的一半。研究对象全面,涵盖了《吟风阁杂剧》的全部剧目;研究向度丰富,从具体的题材选择、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到宏观的思想主旨、艺术成就等方面均有涉及。

在題材选择和艺术手法方面,李秋新和杜桂萍的研究较有代表性。李秋新的《杨潮观的历史剧创作特色》?和《论杨潮观道德剧的表现意义及其价值》?是最早按剧目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文章,《杨潮观的历史剧创作特色》首先将杨潮观历史剧与以往历史剧所选题材进行对比,指出杨潮观在题材选择方面力求创新的特点。继而将与以往历史剧选材相同的剧目在艺术改编手法方面进行比较,他认为杨潮观的改编手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创作角度独具匠心。《论杨潮观道德剧的表现意义及其价值》从杨潮观偏重于选择具有深刻意义的题材进行道德剧创作入手,进而分析了为凸显主人公“仁义忠贞”“廉俭奉公”而进行的重构演绎,在合理范围内对原题材进行了翻新创作。杜桂萍《论循吏心态与杨潮观杂剧创作》则认为,杨潮观在选择创作题材时不只是求新,还专注于君臣遇合、政体兴衰的深刻思考,体现出较深厚的民本意识和强烈的国家观念;艺术手法上注重通过语言和典型环境的描写,突出戏剧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表达循吏的人生理念。李秋新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研究者,着重论述杨潮观创作的“新意”,杜桂萍的观点则另辟他径,解读更具深度。

人物形象方面,赵山林、盛雪梅、白海英和李茜的研究较为突出。赵山林在《杨潮观短剧的艺术独特性》?中认为杨潮观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是其艺术独特性之一,杨潮观塑造了大批过去没有的人物形象——下层人民和妇女。首先,这些人物在有关国家,人民命运的紧要关头或重要事件中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卓越的见识、惊人的智慧、无比的勇敢;其次,在塑造时常用上层社会人物作对比或陪衬;再次。老年妇女形象在元杂剧中极为少见,《吟风阁杂剧》有5剧,且均非仅为贤妻良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上有超越一般老年妇女的见识与胸怀;最后,荀灌娘少年女英雄首次出现。盛雪梅《杨潮观杂剧的儒家情节——解读<吟风阁杂剧>中的仁者形象》?则是从杨潮观塑造人物的立意入手,将“仁者”这一类形象细分成四小类,分别讨论。根据人物反映的观念分为“克己复礼”、“仁爱”爱人、名士风度和忠义人物。盛雪梅认为杨潮观在“仁者”身上寄托了自身积极入世的执着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希望官员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李茜的《<吟风阁杂剧>人物类型研究》(辽宁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因为文章体例足够,所以对《吟风阁杂剧》中各类人物形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继而分析了人物形象反映的思想情感,探讨了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因素。这些文章覆盖了《吟风阁杂剧》的全部剧目,尤其是李茜的硕士学位论文全面地对每一人物类型进行了细化分析,将人物形象研究做得十分透彻。

在思想主旨方面,钟婴、马华祥进行了探讨。钟婴《<吟风阁杂剧>新探》?中谈到《吟风阁杂剧》思想主题严肃、广泛,不公式化“大团圆”结局,剧作通过剧中人物,表达“仁义”“忠君”“爱民”等思想。马华祥《论杨潮观杂剧的民本思想》?和《论杨潮观杂剧的廉政观》?都认为《吟风阁杂剧》有杨潮观自身经历的投射,发挥了戏曲作品的教化功能。在《论杨潮观杂剧的民本思想》一文中,马华祥认为杨潮观的杂剧着重表现封建官吏的生活,宣扬儒家的政治思想,劝善惩恶,整饬吏治,以达到洗涤人们心灵,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其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是民本思想。以《汲长儒矫诏发仓》《夜香台持斋训子》《下江南曹彬誓众》《诸葛亮夜祭泸江》这四个剧目为例,马华祥进一步肯定杨潮观的杂剧是把目光投向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关心民生疾苦,表现百姓情怀的作品,在思想高度上已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这一部分研究,与《吟风阁杂剧》整体成就相互照应,进一步肯定了它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在艺术成就方面,周妙中、盛雪梅、杜桂萍关注较多。周妙中《杨潮观和他的<吟风阁>》?中提出《吟风阁杂剧》的艺术成就有五点,分别是:①体制在传奇与杂剧之间,兼取二者优点;②曲牌南北并用;③唱曲者不限一个角色;④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同时现、浪结合,用于刻画现实,抒发幻想;⑤人物具有典型性格,戏剧语言适当。正是这样,《吟风阁杂剧》既无传奇繁琐冗长的毛病,又避免了元杂剧呆板单调。盛雪梅《杨潮观精神世界的艺术透视》?则以《吟风阁杂剧》中的仁者形象为切入点,分析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对杨潮观的创作影响,认为杨潮观作品体现了当时的政治风向。杜桂萍从杨潮观生平创作等问题开始,《论“短剧完成”与<吟风阁杂剧>的艺术创获》?和《论循吏心态与杨潮观的杂剧创作》?渐进地剖析了《吟风阁杂剧》。文章在宏观层面结合了杨潮观所处的历史时代、文化背景,在具体分析时从叙事学角度出发,认为《吟风阁杂剧》采取了“宏大叙事”的视角进行故事讲述,并认为杨潮观是“短剧完成”的标志性作家。其主要艺术成就有三点:①对杂剧和传奇创作手法广泛吸收;②角色的贴切理解和运用,使人物别具艺术魅力;③规避了短剧作为“案头之曲”,表现出鲜明的演出追求。周妙中的研究中对音乐曲牌的关注是其他研究者所没有的,盛雪梅和杜桂萍则是从新的角度解读《吟风阁杂剧》,观点具有开创意义。

文本细读类研究注重“向内”分析细读文本,对《吟风阁杂剧》进行了文学层面“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式分析,在《吟风阁杂剧》文本阐释和艺术品评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深入。但总体有些囿于具体文本的细致分析,宏观层面的视野不够。

四、第四类研究是综合分析,主要是专著及硕士学位论文

这些专著和硕士论文,因为文章体量足够对杨潮观《吟风阁杂剧》进行比较综合、整体的分析,因而往往不止就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述,而是多方面、有层次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述。这些文章中的一些章节包括了前文所提到的整体定位、文本细读部分,但是因为在论述逻辑上的关联,是属于整体研究的部分,不可拆分,所以将它们分为第四类。

台湾学者谢锦桂毓的《<吟風阁杂剧>研究》?是目前唯一研究杨潮观杂剧作品的专著。《<吟风阁杂剧>研究》从杨潮观生平、《吟风阁杂剧》的产生背景、本事考据、内容与思想、艺术成就等方面分六章对《吟风阁杂剧》做了相对全面的分析。在“《吟风阁杂剧》的产生背景”一章中,谢锦桂毓介绍了清中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吟风阁杂剧》的产生与短剧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他认为杨潮观创作的短剧且数量众多与当时折子戏演出兴盛有关,而短剧的出现与折子戏的兴起无关,但杨潮观希望短剧能像折子戏一样演出。谢锦桂毓对清中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梳理十分清楚,文学方面尤其详细。通过介绍短剧的产生原因、发生发展过程,将折子戏与杨潮观创作《吟风阁杂剧》关联起来,很有启发意义。本事考据、内容与思想、艺术成就分析细致,但较为常规,其后研究者文章多有类似分析。

艾立中的《论杨潮观和他的<吟风阁杂剧>》(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结合杨潮观的生平、思想、著述对《吟风阁杂剧》的艺术成就和剧坛定位进行了分析。文章结合杨潮观诗作和其他论著来解读《吟风阁杂剧》,并在最后一章横向比较了杨潮观、唐英和蒋世铨的作品,这是以前研究者未曾涉足的,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探讨。艾立中还提出《吟风阁杂剧》对昆剧在四川的传播做出贡献,客观上对老旦的唱腔表演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没有给出相应的论证,结论有待商榷。

郑巧群的《集短剧创作之大成——论杨潮观与他的<吟风阁杂剧>》(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同样选择从彦超管好官的家世、生平、著述着手,分析了《吟风阁杂剧》的艺术特色,对《吟风阁杂剧》传播情况的分析值得注意。郑巧群认为《吟风阁杂剧》得以传播的原因是它适应了观众的审美,发挥了戏曲的教化功能。由此还提出传播是杂剧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作品要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吟风阁杂剧》是舞台表演之美与文学之美的平衡范例。这一部分的研究,观点很值得关注,但说服力不够,还有完善的空间。

王钰《<吟风阁杂剧>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重点放在了人物形象分析,同时提出《吟风阁杂剧》有三种情节模式、和单一视角、复合视角两种演述模式。其中“情节模式”和“演述模式”表述方式比较新颖,但所述内容与其他研究者类似。张辟辟《<吟风阁杂剧>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和都佳佳《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研究》(江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的论文则比较中规中矩,虽然分析十分全面,但较之前研究文章的没有太多开拓。

客观来看,杨潮观在戏曲史、文学史上都只属于二流作家,其作品的丰富性、多义性不可能比肩关汉卿这样的杂剧大家。但《吟风阁杂剧》的研究数量和研究的广度还不足,现有研究的关注点比较集中在文本本身,在关于其音乐曲谱、传播流变等方面仍有许多空白。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展,相信会有新的发现。

注释:

①郑振铎:《清人杂剧初集·序》,《中国文学研究(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1页。

②谭正璧:《<吟风阁>本事述明》,《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5-312页 。

③胡士莹:《读“吟风阁”杂剧札记》,《杭州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

④周妙中:《杨潮观和他的<吟风阁>》,见《文学遗产增刊第9辑》,《文学遗产》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 局,1962年版,第43-61页。

⑤刘世德:《杨潮观生卒年考辨》,《文史》,1978年第7期。

⑥赵山林:《杨潮观年谱》,见《中华戏曲(第四辑)》,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太原:山西人民 出版社;1986年版,第276-290页。

⑦郑振铎:《清人杂剧初集》,《中国文学研究(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1 页。

⑧曾永义:《清代杂剧概论》,见《中国古典戏剧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5年版,第154页。

⑨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55页。

⑩参见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185页。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418页。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版,第528页。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336页。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参见舆新:《论<罢宴>及其改编本》,《光明日报》,1962年6月14日;刘致中:《<罢宴>的主题思想及其评价》,《光明日报》,1965年11月7日。

?董健吉、梁淑安:《对<吟风阁杂剧>评价的商榷》,《光明日报》,1962年12月5日。

?李秋新:《杨潮观历史剧的创作特色》,《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李秋新:《论杨潮观道德剧的表现意义及其价值》,《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赵山林:《杨潮观短剧的艺术独特性》,见《中国戏曲论文集》,王季恩等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盛雪梅:《杨潮观杂剧的儒家情结——解读<吟风阁杂剧>中的仁者形象》,《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钟婴:《<吟风阁杂剧>新探》,《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

?马华祥:《论杨潮观杂剧的民本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马华祥:《论杨潮观杂剧的廉政观》,《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

?周妙中:《杨潮观和他的<吟风阁>》,见《文学遗产增刊第9辑》,《文学遗产》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盛雪梅:《杨潮观精神世界的艺术透视》,《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杜桂萍:《论“短剧完成”与<吟风阁杂剧>的艺术创获》,《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

?杜桂萍:《论循吏心态与杨潮观的杂剧创作》,《学术交流》,2008年第11期。

?参见谢锦桂毓:《<吟风阁杂剧>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84年。

猜你喜欢

基础研究综合分析文本细读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论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