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川流不息》的纪实表达与现实关怀解读

2019-05-24马婷

戏剧之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马婷

【摘 要】2018年5月12日,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焦波导演的纪录片《川流不息》进入大众视野。导演焦波以其惯常的对现实社会关注的热忱,扮演记录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角色,以六个孩子的成长为切入点来建构作品,完成了社会记录与个体叙事的双重目标。从社会的纪录与个体的表达这两个呈递进关系的叙述方式来剖析作品,方可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作品。

【关键词】社会题材纪录片;人文关怀;现实矛盾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098-02

焦波导演的《川流不息》是国内首部聚焦汶川地震孤儿成长历程的社会题材纪录片,该片通过十年的跟踪拍摄,记录了以六位孩子为代表的汶川地震孤儿的成长历程,表现了他们在社会各界关爱下度过艰难时刻,于废墟中重拾希望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六个在十年前的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四川孩子——刘明富、廖岑,以及王晰、王海奕兄妹,何文东、何美君兄妹。2009年焦波将他们收为徒弟,教他们摄影知识,焦波发现,“当我拍这些孩子时,他们总躲着我,充满戒备,但当我把相机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拍,那一刻他们是快乐的。”十年来,导演焦波以每年为他们拍摄一张照片为由,将六个孩子聚集起来,记录他们十年的变化与成长。

一、深入生活,寻求心灵共振

《川流不息》是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以地震中几个孩子的成长为叙事线索。“这是六个孩子的故事,这是从废墟里生长出来的故事。”导演深入他们的震后生活,这种深入首先体现在对生活细节的把握上。影片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廖岑与爷爷的生活。爷爷在镜头前看似不经意的一番话,道出地震对于廖岑性格的影响;廖岑爷爷身患癌症,但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廖岑;爷爷去世后,廖岑一个人坐在床前抹眼泪。这些细节的展现试图与观众拉近距离,让观众产生一种关于家庭的共鸣心理。

其次,镜头在影片中的反复出现。这一镜头符号是导演焦波愿望诉求的寄托,也是孩子观察周围世界的“眼睛”。在纪录片《川流不息》中,焦波既是纪录者,也是参与者。纪录是一种选择,小到镜头的选取,大到故事素材的筛选、组合,都需要选择。导演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影片所拍摄的人?”这个问题同样提醒着我们,电影制作者在表现他人时,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①焦波在尝试“我(或我们)向你谈论他们”“我(或我们)向你谈论我们”“他们向你谈论他们”这三种方式的穿插。

最后,导演焦波深入被拍摄者的生活中,已经超越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上升为师徒甚至是家人的关系。刘明富在辍学之后,就一直跟着焦波拍摄纪录片,独立创作出作品《轮椅上的女孩》。

《川流不息》展现了震后十年六个孩子的成长景观,这部纪录片的成就,在于十年连续的纪录,在于创作者从众多的拍摄素材中准确选择和把握了孩子的特质,在于创作者多年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与积累。导演焦波对刘明富的关注,也是其成长的过程,从叛逆退学到跟随焦波老师学习摄影。当艺术家的心灵与生活产生共振时,才能捕捉到生活的脉动。②

倒塌的建筑可以重建,但生命个体内心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小时候调皮好动的廖岑已经读了大学即将踏入社会,成绩优异的王晰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刘明富跟着焦波一起当上了摄影师……这些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感动观众,是因为时间积累形成的“重量”。记者问焦波有什么期待,他回答:“新時代的变化,国家的变化,人的变化,都是越发酵越醇香。能够记录这一过程,是我的荣幸。”③这种客观记录的形式,具备了更为柔和的叙事力量,所激发出的情感也更为真实。

二、幕布隐喻,极度克制的情感表达

灾难是故事发生的幕布,幕布前生者仍需带着伤痛继续生活。沉静、克制,给观众足够的空间去体味影像背后的深情。《川流不息》最可贵之处,在于直面灾难现实的同时,以一种节制叙述记录了现实背后作为个体的故事,不是无休止的泪水与悲怆,还有平凡生活的乐趣。如果说《川流不息》是一部“命题作文”,焦波要讲述汶川地震的故事,但他没有进行震后重建这样概念化的处理,更多是关注震后群体性心理的重建。

纪录片人如何表现灾难?如何表现灾难过后留给尚且在世的个体的伤痛?是将镜头直接对准伤疤还是避而不谈?这些都是需要创作者事前大量的准备。影片开头,孩子照片的切换与地震后其他生命个体所遭受灾难的群像的展示,创作者将其幕布化,灾难是这些孩子生活的背景,从而形成一种隐喻。极具冲击力的面孔对比,孩子天真的脸庞与倒塌的废墟,是生与死的对比。无疑,焦波的镜头是克制的,片中直面震区、直面废墟的画面很少。影片开场对震后北川县城的真实记录,受害者的自述和哀求,均使用了冷静的旁观。一时间社会各界聚集到北川展开救援,而焦波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展开之后的故事。

创作者将灾难伤痛降低,用较大的篇幅来展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观众从影片中观察到更多的是这些孩子生活的琐碎的快乐。欢笑之余,降调表现较少。廖岑与姑妈在废墟上与逝去的亲人的对话,成年人倾向于对情感的外露,而十岁出头的廖岑则一直埋着头默默哭;六个孩子里唯一没有直系亲属抚养的刘明富一直比较叛逆,在跟随老师焦波学习摄影时,和周围人的相处让他有所改变;廖岑在参加演讲比赛前讲到与爷爷的故事时,背对着镜头……这种揭示孩子内心隐忍痛苦的方式无疑是保守且克制的,但这种克制要比直面痛苦来得更加真实自然。

如果说这些孩子十年的成长是影片的主线,那么对于震后灾区的重建是一条副线。导演想要传达的是,这些孩子只是普通的孩子,有叛逆,有闹脾气,也需要家长的唠叨。正像《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的一句话:“六个同伴注定六条路,有的让人欣慰,有的让人担点儿心,其实也正常。但是面对他们,如果爱能够一直陪在他们的身边,一切都不会太离谱。”

三、人文关怀切入,直面现实矛盾

矛盾和冲突是戏剧的必然要素,是一个人为建构的过程。戏剧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必须要表现矛盾斗争。④而在纪录片里,则体现在创作者对现实的真实把握,直面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纪录片是对社会现实最直接的再现形式之一,纪录片工作者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工作者,我们不能要求纪录片都具备关注社会的问题意识,但这一意识不可或缺。⑤

焦波在《川流不息》里以叙事者的角度参与叙事,完成了“第一人称”的叙事。以人文关怀切入,选择了六个孩子作为观察视角,以导演个人的诉说切入,表达个人意志,内化灾难伤痛。通过生与死的对比、失望与希望的转换、痛苦与温情的交织,以讲述死者的突然离世与生者的生活为主要线索,导演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矛盾中的事实。在反映灾难残酷的同时,增添更柔和的一笔,使得这种探寻具有更强的人文力量。

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认为,电影工作者首先是一名爱国者,他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深刻保持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⑥这些孩子在焦波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成长,饱受各界关注。而关注之余是施赠者愿望的寄托,人们希望他们有梦想、有追求,要回馈社会。纪录片《川流不息》中多次展现出对于这一施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地震后最初的几年里,焦波曾对外界的关注感到担忧。“灾难一下子降临到他们身上,一股巨大的暖流又在猛然之间倾注过来,像冰冷的雪山上头又浇上一盆热水,很担心他们能否承受。”⑦

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媒体记者采访镜头。应对媒体采访时,廖岑用一套“标准答案”把那段记忆小心封存,“我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这样大家都能开心。”他尽可能不去回想,但外界总是迫使他回忆。他从不拒绝采访,“总不能让他们大老远过来,空着手回去吧?”记者总是不厌其烦地问他们,你的梦想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类似于这样的提问多次出现。导演在影片里并不是只截取了孩子接受采访时的回复,而是将整个采访过程记录在内。当其他孩子都坦率地告诉记者自己的梦想时,刘明富迟迟不肯回复,称自己没有愿望。焦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說:“我也在反思,希望社会也反思,我们最初要去献爱心、伸援手时,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觉得99%的人都不会这么想,这些孩子将来必须怎么厉害,怎么回报社会,怎么报答自己呢?我们最初很单纯,不求回报。”为什么一定要求每个孩子“成功”而不是“快乐”?为什么一定要用言语来表达感谢和成熟?“一定要他们说句谢谢,说句我爱你,你才高兴吗?他们默默地做不行吗?”焦波觉得,孩子们健康成长本身,就已经是对父母的告慰,对社会的回报,而且,很多东西,他们心里有。⑧

孩子作为赠与的接受者,在与社会各界施赠者的关系中,影片想要传达的,是祈盼这些孩子可以正常并且健康快乐的成长,社会上密集的关注所形成的“保护伞”,这一矛盾也作为一条隐形的线索交织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之中。

在《川流不息》中,“川”,是指四川、汶川、北川,也是指波涛汹涌、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孩子心理的重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建构。不同于商业艺术影片所刻意营造出的美好世界,纪录片通过展现美好与残酷交织的复杂现实来唤起受众的理解与共鸣。⑨《川流不息》的可贵之处,在于其面对沉痛现实的同时,以柔和的叙事手法记录了现实背后作为个体的人的情感,有疼痛也有温情,有失望也有成长。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是蕴含在残酷的自然灾害背后最真实的存在。《川流不息》将冷静的镜头与温情的叙事交织在一起,是其成功之处,也是唤起社会理解与共鸣的最佳方式。

注释:

①[美]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第2版)[M].陈犀禾,刘宇青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②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捕捉生活的脉动—浅议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J].中国电视,2014,(08):6-8.

③梁黎.记录新时代的历史片段是我的荣幸—访纪录片《出山记》导演焦波[J].中国民族,2018(04).

④艺絮.戏剧的典型创造与矛盾冲突[J].当代戏剧,1984,(09):43-45.

⑤吕新雨.记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58.

⑥陶涛.电视纪录片制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10.

⑦王嘉兴.地震孤儿:别再关注我了[N].中国青年报,2018-5-9(010).

⑧王京雪.《川流不息》:六个汶川孤儿的震后青春[NB/OL].新华网,2018-5-14.

⑨蒋宁平,岳乐.从《人间世》医疗题材纪录片的现实关怀与纪实表达[J].当代电视,2017,(4):46-47.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