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内控策略

2019-05-24曾理要小鹏

商场现代化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曾理 要小鹏

摘 要:针对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大力发展过程中所存在信贷风险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统计县支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内控文化的滞差、员工岗位设置不合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等方面分析内控主要原因,然后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内控对策,完善了信贷操作风险的内控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策略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攀升状态,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都有所增加。根据国家银监会统计,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也是频频发生,呈现双升态势,化解和降低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银行县支行在经营转型和向金融“深水区”迈进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正视内控管理不足,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内控管理,提升资产质量是县级支行中小企业贷款经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目前关于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较多,但绝大多数的研究都主要是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一级、二级分行提出的,对于国有银行县级支行而言,按照内部控制原理来进行的研究却不多。本文通过分析排查内控隐患成因,深入研究其信贷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采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从制度上、源头上有效降低了县级商业银行的内控风险,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内控问题及原因

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上升,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履约观念差的影响。但对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而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薄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1.内控文化滞差

县支行一般处于偏远的县域地区,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政策传导滞后,其内控文化难以避免地存在落后性。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行长是由上级行直接任命,支行业绩发展是决定行长升迁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支行员工收入的主要因素,其绩效考核的重点甚至全部都是业务发展。虽然有贷款终身制的约束,但客户经理往往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对企业的资信状况抱以侥幸的心理,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因此,从上到下都会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现象。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中,由于人员数量有限,均把多数人员配置在网点营销一线,而职能部门往往人数不多,且没有单独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部门。人事方面,除了行领导是由上一级分行任命以外,其余岗位人员的任免权均由县支行自行管理。该机构模式有很大的缺点:第一,县支行行长掌握着县支行的人事和财务权,权力集中在一人身上,对县支行的管理控制力度过度,很可能形成“一言堂”,从而大大削弱内部控制的效用。第二,支行客户部基本上包括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的绝大多数环节,比如负责经营管理的同时还要负责风险管理。因此,组织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也就为中小企业信贷操作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3.员工岗位设置不合理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中规定有各种不同的岗位角色,但在县支行的实际工作中,具体经办信贷业务的人员往往不足,并且部分人员身兼数岗,这样就容易造成一方面员工职责分工不清晰,没有发挥岗位职责分工的有效作用;另一方面个别员工“一肩挑”,其他员工错认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就是一个或两个人的事情,与自身无关,没有发挥团队合作的效用。

4.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

光有好的控制措施,但如果执行不力,一切都是空谈。可以说,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操作风险的发生。国有银行县支行虽然有上级行的控制制度,但在执行落实上,仍然存在着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信贷审批控制、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定期轮岗控制这几个控制措施都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内控对策

1.构建良好的信贷操作风险内控环境

(1)风控责任管理

国有银行县支行行领导,尤其是行长应加强对风险内控的重视,加强信贷人员的思想教育,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银行及金融行业规章制度,做到知法守法,遵章守纪,倡导全员风险意识。县支行应明确风险内控责任,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强化领导的管理和风险防范责任制,并落实经办人员和归口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使其养成不愿违规,不敢违规的良好习惯。

(2)优化组织结构

首先,县支行要加强对行长的制约,降低“一言堂”的风险,增设专职风险经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审查,明晰信贷风险状况,制定下一步应对策略,并在经省、市分行批复后,组织实施。其次,县支行应在职能部门中增加内控合规部,将信贷业务的贷款营销和风险内控管理相分离。最后,按照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分别组建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三个团队,这可以使各个团队的分工更加明确,业务更加熟练,并且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这三大部分相互隔离和制约,从而实现贷、审在物理条件下的分离。

2.优化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估

贷前风险识别是银行是否对企业进行授信的重要环节。中小企业财务报表识别一直以来是技术难题,再加上县支行的人员财务识别水平有限。因此,国有银行县级支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中,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关注中小企业经营能力、信用水平、行业口碑、行业状况以及他行风险暴露情况等这些定性分析,如访谈上下游企业、同业企业和企业主的朋友、走访工商税务、查阅法院系统等,并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企业的还款能力和借款原因,将企业现金流量进行定量分析。

三、完善信贷操作风险的内控措施

1.合理设计信贷管理措施

县支行应在信贷风险内控措施设计阶段,实地调研,充分考虑操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要点和可能面临的问题,将内控措施内嵌到业务流程中,明确内控措施的各个要点,以确保信贷风险内控措施设计合理,操作合规。例如,县支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贷后管理中现场走访企业的操作实施细则,明确现场走访人員、调查走访频率、勘察要点、访谈对象、访谈要点、材料收集清单、走访工作底稿等。

2.加强岗位设置管理

县支行应根据内设机构情况以及各信贷业务岗位职责,完善不同岗位的职责权限,合理地兼并部分岗位角色,保证信贷人员的工作量是饱和的;同时明确各岗位的任职条件,分别提出工作要求,加强员工的管理和教育,将不符合岗位要求、不能胜任的员工进行调整,保证信贷人员的工作质量是过关的;另外,应落实岗位职责分离,确立员工岗位监督机制,保证信贷人员的分工协作合规。

3.加强信贷操作风险的信息与沟通

国有银行县支行应建立自上而下的传导与自下而上的沟通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模式。通过培训教育,宣传案例等方式进行理念学习,组织网点定期召开工作会,并且每年还组织信贷人员召开风险跟踪会议,多听取信贷人员对风险的把控情况,多掌握其工作进展程度,并对及时汇报信贷业务风险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嘉奖,畅通自下而上的反馈沟通渠道。

四、结论

当前,金融工作“三大任务”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现状出发,深入研究其信贷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采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的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内控文化滞差、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员工岗位设置不合理、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

第二,针对存在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管理,主要有构建良好的信贷操作风险内控环境、优化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估、完善信贷操作风险的内控措施、加强信贷风险内控的信息与沟通、强化信贷操作风险的监督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柳娜,黄丹.浅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流程[J].经济管理, 2016.1(3):250.

[2]孟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105-106.

作者简介:曾理(1984- ),硕士,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行中级会计师,主要从事银行内部风险管控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