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5-24李苗

关键词:稳心颗粒冠心病

李苗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用于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宝丸、复方丹参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口服脑心通胶囊及稳心颗粒,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并检测患者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4,P<0.05)。研究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用于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2

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以心率减慢为特征,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方式传导阻滞剂窦性心动过缓等[1]。持续性的心动过缓容易引起乏力、心悸、头晕、胸闷甚至晕厥,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引起猝死,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等。通常西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欠佳,并且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选取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应用于我院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

的治疗,观察其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安装心脏起搏器者;②有晕厥史;③心率<35次/min、药物引起心率过缓及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入组患者均经诊断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90例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6~78岁,平均(63.2±2.8)岁;病程4~12年,平均(8.2±1.1)年;窦性停搏8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窦性心动过缓1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45~79岁,平均(64.0±3.1)岁;病程4~11年,平均(8.3±1.3)年;窦性停搏9例,房室传导阻滞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窦性心动过缓17例。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差异比较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两组均治疗4周,均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

1.2.1 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广州真和新君宝药业有限公司的心宝丸、复方丹参片治疗,均为3粒/日,3次/日。

1.2.2 研究组

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口服步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心通胶囊及稳心颗粒,其中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稳心颗粒每次3 g,每日3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并检测患者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

1.4 疗效评估标准

1.4.1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2]

①面色苍白、出虚汗、双下肢水肿、头晕、胸痛、胸闷及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记为显效;②面色苍白、出虚汗、双下肢水肿、头晕、胸痛、胸闷及心悸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记为有效;③上述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记为无效。

1.4.2 动态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

①24小时患者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提高不低于10次/min记为显效;②24小时患者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提高不低于5次/min记为有效;③24小时患者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提高低于5次/min记为无效。注: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经准确核对后录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显效16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4,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疗效

研究组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6%。研究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0,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上腹不适2例、恶心0例、无效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研究组上腹不适1例、恶心1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律失常属于导致冠心病发病及恶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冠心病发作后的常见并发症。研究认为,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多因为冠状动脉較为狭窄,致使机体心肌供血不足,最终血行不畅导致[4]。临床上多表现为胸闷,心悸。当前对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多采用西药抗脂、抗凝以及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等基础治疗,虽然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是很难使患者心肌严重缺血情况得到改善,并且会使患者机体肌细胞受到损伤,影响治疗效果[5]。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对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脑心通胶囊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有乳香、水蛭、红花、赤芍、黄芪、全蝎、地龙等。其中赤芍、红花、乳香具有降低机体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的功效;黄芪具有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水蛭、地龙、全蝎能够对机体血栓的形成进行抑制。稳心颗粒是临床常用中药复方制剂,其成分主要包括:黄精、甘松、党参、三七等。其中甘松能够抑制机体心肌细胞的钠通道,延长心电位,对机体折返激动进行阻断,从而利于心律失常的治疗。稳心颗粒还具有显著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效果,可以使机体冠状动脉血流量得到明显提升,减少心肌耗氧量,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机体血液粘滞性得到降低,抑制机体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加快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心肌供氧,修复心肌损伤。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动态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比较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应用于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综上所示,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用于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 旭.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用于冠心病伴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8.

[2] 王秀娟.脑心通对冠心病高危因素以及心肌缺血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3):293-294.

[3] 王学胜,张学平,陈 慧,等.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11):1159-1160.

[4] 周 军.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4,49(3):95-96.

[5] 孙 琳,罗亚锋.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6):1008-100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稳心颗粒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探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