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常规方法与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探讨

2019-05-24李艳

中外医疗 2019年7期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李艳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免疫球蛋白和常规方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该院2017年7 月—2018年7 月内接受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为实验对象,62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31例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医院常规的方法治疗,31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为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5,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6,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应实施免疫球蛋白治疗,实验证明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治疗,患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能力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值得大力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常规方法;格林巴利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7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3(a)-00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immunoglobulin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uillain-Barre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Guillain-Barre syndrom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

格林巴利综合征简称CBS,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影响患者的脑神经,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预后较差,死亡率极高。目前临床治疗中并没有此疾病的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医疗研究者应不断研究,确定出一种治疗安全性高的临床治疗手段[1]。为此,该次研究于该院2017年7 月—2018年7 月进行,在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为实验对象,对免疫球蛋白治疗法和常规治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做详细的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接受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为实验对象,62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3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在16~71岁范围内,平均为(48.2±2.4)岁;在31例患者中有肢体无力患者11例,肌力减弱患者12例,腱反射消失患者8例。31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在17~72岁范围内,平均为(49.1±1.9)岁;在31例患者中有肢体无力患者12例,肌力减弱患者10例,腱反射消失患者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资料与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该次实验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过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31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医院常规治疗,即激素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定期补充能量合剂和维生素,并按照医嘱为其注射抗生素,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供氧设备,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国药准字:H61023180),浓度为14~20 mg/(kg·d),治疗1 个疗程(5 d)后,继续实施泼尼松(国药准字:国药准字H41021611)口服治疗,浓度为1.0~1.5 mg/d,治疗1~2周后逐渐降低剂量。

1.2.2 免疫球蛋白治疗 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免疫球蛋白(国药准字:S20043007)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0.4 g/(kg·d), 滴注速度控制在3~4 mL/min,治疗1 个疗程(5 d)。

1.3 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的生活能力,记录患者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四肢肌力恢复情况、感觉障碍和呼吸肌麻痹症状进行判定,分成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表示治疗后患者的肌肉萎缩症状恢复正常,或者是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有效:表示治疗后患者的肌肉萎缩基本恢复正常,肌肉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肌力提高一级以上;无效:表示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任何好转或者是病情恶化更为严重。患者治疗满意度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百分制,调查表的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以下),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0%[2]。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涉及的全部数据均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n(%)],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生活活动能力与药物起效时间

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能力评分为(83.58±4.51)分,对照组的为(66.48±4.31)分,研究组的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药物见效时间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与药物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药物起效时间为(8.09±2.58),對照组的为(13.79±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临床治疗疗效

研究组患者中治疗无效的比对照组少5例,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为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治疗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做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此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四肢会出现对称性弛缓性瘫痪[3-5]。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发病急骤,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还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威胁。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想象[6]。

目前,世界上对该疾病的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激素治疗,近几年,免疫球蛋白治疗法和血浆替换治疗法也开始应用于临床[7-8]。如果從分子模拟学说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理是因为其病原体的某些组成成分与其周边的神经组成成分相似,此时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差错,因此导致神经纤维髓鞘脱离[9-11]。免疫球蛋白治疗法的作用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阻断患者的免疫反应,结合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会对患者体内其余的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以此间接的修复患神经纤维髓鞘,最后借助IgM、IgA和其余的抗炎性因子对患者体内的病理性和炎性免疫产生应答作用与保护作用。大型供体池是免疫球蛋白的提供基地,IgG分子内的抗体差异性很大,当把其注入患病机体后则会与之结合,从而抑制抗原和抗体结合发生反应,进一步就实现了对神经纤维髓鞘的保护作用[12]。

通过研究结果得知,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能力评分为(83.58±4.51)分,对照组的为(66.48±4.31)分,研究组的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药物见效时间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与药物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药物起效时间为(8.09±2.58),对照组的为(13.79±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1例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药物见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为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与周劲松[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该次研究得出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周劲松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单一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有效率为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区的起效时间为(2.2±1.1),对照组的为(26.4±3.0);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为(27.5±3.2),对照组的为(40.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效果显著,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且药物起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攀,徐敏,何晓英.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icro RNA-146a、microRNA-125b表达及其与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8,34(8):702-706.

[2] 沈露,张金武,虞冬辉.小续命汤联合免疫球蛋白对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CSF蛋白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7):1190-1193.

[3] 程相杰.免疫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2):156-158.

[4] 穆杭.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行性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34-35.

[5] 云孝慧.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67-168.

[6] 张曦文.免疫球蛋白和常规方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保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168-169.

[7] 代秀峰.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78-79.

[8] 余鸽鸽.免疫球蛋白和常规方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166-167.

[9] 王丹,郭珍立,任敏,等.血浆置换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 31(20):3062-3064,3066.

[10] 樊金莲.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静滴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4):521-523,541.

[11] 杨成蓉.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47-48.

[12] 周劲松.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2.

(收稿日期:2018-12-09)

猜你喜欢

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维C银翘片辅助治疗对过敏性紫癜儿童IgA、IgG水平的影响研究
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