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捕收剂ZL在白钨浮选中的应用

2019-05-24吴海燕戚光荣

中国钨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白钨矿水玻璃收剂

吴海燕,戚光荣,林 辉

(江西荡坪钨业有限公司,江西 大余 341500)

0 引 言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易选白钨资源逐渐减少,低品位、难分选的“贫、细、杂”白钨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白钨矿嵌布粒度较细,常与多种有色金属伴生或共生,同时还有与白钨可浮性相近的含钙脉石,因而白钨矿与脉石分离难度大,传统的白钨捕收剂较难实现它们的分离[1-2]。

江西某夕卡岩型白钨多金属矿,已开采40余年,现逐渐向深部和边缘采掘,“贫、细、杂”矿石的选矿问题日益突出,白钨矿越来越难分选,当前的选矿工艺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在白钨浮选中一直采用731(氧化石蜡皂)作为捕收剂,731用药量大、选择性较差,当矿石中方解石、萤石等含钙脉石含量较高时,731较难取得良好的分选效果,尤其寒冷气温时对白钨浮选影响更大[3-4],因此选择新型的白钨捕收剂刻不容缓。

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新型白钨捕收剂应运而生,在白钨浮选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 R31[5]、TA[6]、ZL[7],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K捕收剂[8]以及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EA-715[9]等。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引入具有选择性作用的基团,提高选择性,同时引入不饱和键改善溶解性能,提高抗低温的能力,对“贫、细、杂”白钨矿的浮选回收有较大的优势[10]。ZL捕收剂是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的一种,能与矿物金属离子成络合物,大幅提高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对白钨矿具有较强的选择捕收能力,ZL捕收剂兼有起泡性,毒性低,性能稳定,有研究表明,在白钨浮选中,矿物与水玻璃作用后再加入ZL捕收剂,水玻璃在矿物表面发挥了抑制作用,改变了ZL捕收剂与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作用能力,可提高ZL捕收剂对矿物的选择性,有利于实现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的有效分离[11],因此,ZL捕收剂在碳酸钙、氟化钙含量较高的白钨矿浮选中有较大的优势。

据此,采用ZL捕收剂与731捕收剂进行白钨浮选试验对比研究。

1 矿石性质

该矿石组成复杂,为细粒嵌布的夕卡岩型白钨矿、铅锌硫化矿等,属多金属矿床。金属矿物有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钙铁辉石、石榴石、萤石、正长石、石英、方解石等。白钨矿为细粒嵌布,生成在夕卡岩之后,硫化矿之前,与硫化矿紧密结合,而硫化矿中又以磁黄铁矿多与白钨共生密切,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呈一般的边缘接触,矿石中CaCO3、CaF2含量较高。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w/%Tab.1 Multi-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of run-of-mine ore

2 浮选试验研究

2.1 白钨粗选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细度是影响浮选指标的重要因素,既要保证有用矿物的充分解离又要尽可能地防止过粉碎,必须要确定合理的磨矿细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浮选指标。磨矿细度试验采用一次脱硫作业一次白钨粗选作业流程,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试验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白钨精矿品位随磨矿细度的增加而降低,回收率随之提高,但当磨矿细度为-0.125 mm占85%后,回收率出现下降趋势,这是过磨现象所致。综合考虑白钨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确定磨矿细度-0.125mm占85%左右合适。

图1 白钨粗选磨矿细度试验流程Fig.1 Flowsheet of grinding fineness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图2 白钨粗选磨矿细度试验结果Fig.2 Results of grinding fineness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2.2 白钨浮选脱硫试验

白钨浮选脱硫进行了药剂用量试验。试验表明:采用碳酸钠为p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和丁铵黑药为捕收剂,脱硫效果较好。通过试验,最后确定白钨浮选脱硫试验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2。

图3 白钨浮选脱硫试验流程Fig.3 Flowsheet of desulphurization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表2 白钨浮选脱硫试验结果 %Tab.2 Results of desulphurization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由表2可知,硫的可浮性较好,一次脱硫作业,硫精矿硫的回收率在90%以上。硫精矿含钨低,损失较小。尾矿中含硫不高,为避免加大硫精矿中钨的损失,不再进行脱硫扫选作业,同时为进一步减少硫化矿对白钨浮选的影响,在白钨粗选添加水玻璃的过程中加入了少量硫化钠,强化硫化物的抑制[12]。

2.3 白钨粗选抑制剂用量条件试验

白钨矿浮选主要难点是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的分离,选择合理的抑制剂是白钨矿浮选的重点。水玻璃是石英、方解石、萤石等脉石矿物的良好抑制剂[13],水玻璃用量小时,脉石矿物得不到有效抑制,而用量过大时又会对白钨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水玻璃用量的是白钨浮选的重点。其试验流程如图4所示,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水玻璃用量对精矿品位和回收费率有很大影响,水玻璃用量增大,钨精矿品位提高明显,钨回收率则逐渐降低。当水玻璃用量达到4 000 g/t以后,钨精矿品位提高缓慢,而回收率下降较大,说明水玻璃对白钨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综合考虑,确定水玻璃用量为4 000 g/t。

图4 白钨粗选抑制剂用量条件试验流程Fig.4 Flowsheet of inhibitor dosage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表3 白钨粗选抑制剂用量条件试验结果Tab.3 Results of inhibitor dosage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2.4 白钨粗选矿浆pH值条件试验

试验采用Na2CO3作矿浆介质调整剂,Na2CO3同时也有分散矿泥和调整矿浆黏度的作用。试验考察了矿浆pH对浮选指标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流程如图5所示,试验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碳酸钠的加入对白钨浮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用量的增加,钨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逐渐提高,当白钨粗选矿浆pH值为9.5时,白钨精矿回收率、品位均较理想,此后继续增加碳酸钠用量,钨精矿品位下降较大,所以粗选矿浆pH在9.5左右(Na2CO3用量 900 g/t)为宜。

图5 白钨粗选矿浆pH值条件试验流程Fig.5 Flowsheet of pH value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表4 白钨粗选矿浆pH值条件试验结果Tab.4 Results of pH value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2.5 白钨粗选捕收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

试验在新型捕收剂ZL及通用的731两种捕收剂之间进行,在各自合理用量范围内进行了选矿指标对比试验研究。因捕收剂ZL起泡性较差,同时也考察了ZL、731两种药剂混合使用条件试验。试验流程如图6所示,试验结果见表5。

从试验现象中可看出,使用731、ZL+731混合捕收剂时,泡沫层较厚,731捕收剂用量越大,浮沫量越多且黏,上浮物含脉石严重,使用ZL捕收剂时泡沫量小且较稳定。从表5可知,在捕收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使用ZL捕收剂白钨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高于其他,尾矿钨品位也更低,说明731、ZL+731混合药剂其选择性、捕收性都没有ZL单独使用好,因此确定白钨捕收剂采用ZL。

图6 白钨粗选捕收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流程Fig.6 Flowsheet of collectors type and dosage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表5 白钨粗选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比试验结果Tab.5 Results of collectors type and dosage contrast tests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通过捕收剂ZL用量条件试验可知,捕收剂ZL用量越大,钨精矿回收率越高,但捕收剂ZL大于450 g/t时,钨精矿回收率提高不大,但是钨精矿品位下降明显。综合考虑,确定捕收剂ZL用量为450g/t。

2.6 白钨粗选抑制剂搅拌时间条件试验

在磨矿细度-0.125 mm占85%,碳酸钠900 g/t,水玻璃4 000 g/t,ZL 450 g/t的条件下,研究了水玻璃搅拌时间对白钨浮选的影响。试验表明:抑制剂水玻璃搅拌时间长短对浮选指标影响较大,当抑制剂搅拌时间越长,精矿回收率下降,精矿品位呈上升再下降趋势,说明水玻璃搅拌时间过短,不能有效抑制方解石、萤石、硅酸盐等脉石,时间过长会对白钨产生抑制。综合钨精矿回收率、品位考虑,水玻璃搅拌时间15 min为宜。

2.7 白钨浮选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探索的基础上,分别采用ZL、731捕收剂进行白钨浮选闭路流程试验,工艺流程如图7所示,试验结果见表6。

图7 白钨浮选闭路试验流程Fig.7 Flowsheet of closed-circuit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表6 白钨浮选闭路试验结果 %Tab.6 Results of closed-circuit on scheelite rougher flotation

由表6可知,采用ZL为白钨捕收剂,最终可获得回收率 88.49%,WO3品位为 66.80%的白钨精矿,相比采用731为捕收剂的白钨浮选闭路试验,回收率高出4.26%,选矿指标较理想。

3 结 论

(1)从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看,捕收剂ZL有比731对白钨有更好的选择性和更强的捕收能力,对含有方解石、石英等含钙脉石高的白钨矿更显示其优越性,但ZL起泡性稍差,使用ZL作为白钨浮选的捕收剂,泡沫层较薄。

(2)通过充分的选矿试验研究表明,该矿石硫化矿可浮性较好,在白钨浮选前设置一段脱硫工艺,白钨浮选采用Na2CO3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ZL为捕收剂,辅之以硫化钠抑制硫化矿,可实现对该矿石的白钨浮选。在磨矿细度-0.125 mm占85%的条件下,经一脱硫一粗选五精选二扫选的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含 WO3品位 66.80%、回收率 88.49%的白钨精矿。与采用731为捕收剂的白钨浮选工艺相比,试验新工艺使白钨回收率提高了4.26%。

猜你喜欢

白钨矿水玻璃收剂
冶炼烟气制酸净化系统水玻璃输送改进实践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河南某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
数值分析法探讨固体水玻璃的最佳溶解条件
新型脂肪酸协同螯合类捕收剂对黑钨矿与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四川小草坝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析
Fe-BHA用于白钨矿的浮选分离
高钙白钨矿分解工业试验研究
钨矿浮选捕收剂研究现状及新药剂的制备与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