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2019-05-24刘琴
刘琴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 眉山 620860)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源与环境的支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金配置等金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及经济发展的方式,因此,在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亟须解决的背景下,提倡低碳、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实行绿色金融政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这一年《关于运用绿色信贷促进环保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环保工作通知》陆续出台,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关于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相关政策。此后,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绿色金融市场逐步发展。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2017年国务院批准在浙江等五省(区)建立绿色金融区域试点。几年间,试点区域通过了各项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等相关政策来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此外,还先后推出了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绿色市政债券等多项绿色工具来拓展绿色融资的方式,试点区域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发达地区具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中原材料生产及加工比重较高,经济增长主要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也引起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来促进四川省经济朝着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调整,是非常重要及有意义的问题。
在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上,不少学者探讨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内涵,分析绿色金融在资金倾向、创新激励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肯定了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指出绿色金融是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王军华,2000;熊学萍,2008)。
同时,部分学者也发现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如马中、陆琼和昌敦虎(2016)根据我国绿色发展和相关规划设立的目标,按照低、中、高三种方案,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从供给侧来看,现有绿色金融体系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绿色投资资金需求。其次,人才、中介机构的配套相对缺乏也制约着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张藏领和王小江,2015;叶秀,2016;吴德颜和王有龙,2018)。
最后,在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上,不少学者结合国外的经验成果与中国国情提出了具体建议。王成成(2017)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构建中国绿色金融的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金融产品流程和产品的创新。杨涛娜(2015)从绿色金融、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对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四川省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除了落实中央层面的相关政策指导外,还出台了地方性指导文件来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2016年《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出台,2018年《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发布。绿色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2017年,四川省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设立,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开展了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情况相继推出业务指南,例如交通银行根据监管机构关于《绿色信贷指引》《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业务实际,制定印发《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对公授信条浅绿色信贷管理实施细则》《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零贷条浅绿色信贷管理指引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对节能减排授信权限管理、客户管理、行业管理方面做出了规定。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步确立。
2018年,成都市(新都区)、广元市、雅安市、南充市、阿坝州成为四川省首批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地区,各绿色金融试点市(州)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地方政策,并展开了实践建设。成都绿色金融中心已于2019年开园,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机构已先期挂牌入驻。
(二)绿色金融产品稳定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日益重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逐年提升。根据表1,从投资总额来看,2016年达到2011年的4倍以上,占GDP比重也从0.52%提升至2016年的1.43%。
表1 四川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整体提升,银行投放于环保及新兴产业资金不断增加,成都银行2018年投放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贷款占贷款总额14.39%。全省绿色信贷规模也逐年加大,到2018年末,四川省各银行发放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5163.5亿元,增长速度不断提高,较上年增长551.3亿元,增幅超过10%。绿色信贷产品开始往多样化方向发展探索,以多种形式支持工业节能减排、综合环境治理、清洁能源利用等绿色项目。
2017年,四川省首支绿色债券——17乐山商行绿色金融成功发行,绿色债券市场正式起步。绿色债券市场不断扩大和创新,市场体系与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从表2中可以看出,到2019年上半年,四川省绿色债券已累计发行超过100亿,债券种类增加,绿色金融债、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及融资工具均有所涉及。
表2 四川省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其他绿色金融产品中,2018年末,四川省绿色保险中环境污染责任险保险累计为696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1.1亿。2016年,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挂牌交易,四川省也成为了除北京、上海等7个全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后首个拥有国家备案机构的非试点省份。截至2019年上半年,四川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1220万吨,成交量在全国碳交易机构中排名第三。
三、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问题
(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健全,标准不统一
四川省绿色金融尚无强制约束性的法律法规出台,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体系建立不健全、标准不统一,政策和措施在实践当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实际操作效果不佳。以成都市为例,虽然目前已出台了《关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但是缺少支持发展的扶持细则,也欠缺指引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细则,因此绿色金融政策的执行力度始终欠缺。
各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构建了的绿色金融标准,但是标准体系并不统一。以绿色信贷为例,各大银行相继开展了绿色信贷业务,例交通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先后制定了《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对公授信条浅绿色信贷管理实施细则》《交通银行行业绿色信贷管理指引》等等,但是不同的银行采用的标准体系均有所差异,各家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余额表述口径上有所不同,最终执行的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绿色债券则存在多个标准、缺乏统一的绿色评级标准,例如发改委和金融学会分别编制、发布了绿色产业、绿色债券指导与支持目录,但是二者在绿色项目的判定上并不完全统一,导致了参与主体开展业务的不确定性。
(二)绿色金融驱动力较弱
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还有待提升,大部分机构与组织缺乏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内在驱动力较弱。长期以来,由于四川省产业结构中重化工业产值比重较高,金融机构的客户主要以高能耗的客户为主,以此获取较高利息收入及利润,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业务,特别是商业银行发放绿色信贷,需要把资金转移到节能环保产业上,在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势必会减少高能耗或者一般性制造产业的贷款投放量,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营业收入,制约绿色业务的发展。
从外部来讲,绿色金融参与主体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来提高绿色项目的盈利,但是政府在财税优惠、贴息支持等外部激励机制方面还未完善,支持力度较小,相关企业与社会投资者缺乏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政府补贴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产业在产业政策的作用下出现了新的困境及问题,例如四川省非常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为光伏企业提供了大量优惠政策,光伏产业产能迅速增长,一些传统企业也向光伏行业转移,但是该产业市场需求与产值并不匹配,产能利用率较低,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
(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
由于绿色金融实行时间与效果有限,四川省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方面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首先从规模上来看,从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末,北京辖内主要中资银行绿色信贷领域贷款余额9786.05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幅度为7.39%;同期,四川省绿色信贷余额水平外5163.5亿元,二者差距较为明显。此外,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度欠缺,对高能耗产业贷款限制较低,从表3中可以看出四川省高能耗产业利息还处于较高水平,占产业利息支出50%以上。
表3 四川省高能耗产业利息情况
从绿色债券的发行量上来看,根据Wind数据库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量共计2675.93亿元人民币,发行数量共计144只,占全球发行总额的20%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债券市场重要参与者。2018年四川省绿色债券累计发行总量不到100亿人民币,相较而言规模较小。
其次,从绿色金融产品的构成结构来看,绿色信贷在市场中占据较大比重,大部分其他的绿色金融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比如绿色保险的险种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主,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等其他险种占比较低,产品种类单一,绿色金融衍生品暂时还未推出市场。
四、促进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强化政策支持
主管部门应当尽快推进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制定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具体来说,需要制定一系列绿色金融基本法和监管法规等,用法律形式确立绿色金融体系构成及对应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指南,如相关的成文法、法规、规章、条例等等。要求金融机构提高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同时明确处罚方式,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绿色金融制度模式。
(二)调动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通过法规政策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还需要完善内外部的激励制度,调动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需要建立与完善绿色金融业务的正负激励机制,以绿色信贷为例,负向机制是要对对有违规向环境违法企业贷款行为的银行实行处罚,正向激励机制则是对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机构和项目提供包括贷款优惠及资金支持。
其次,出台具体的绿色金融扶持政策细则,降低绿色项目投资成本,吸引利用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同时,加大对民间资本的控制和引导,加强信用市场的公平和完善,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引导绿色资金的合理配置。
(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在绿色信贷方面,商业银行需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具体的业务指引及细则,将资金更加精准高效地投向绿色产业和项目。
在绿色债券方面,增加绿色债券的种类,拓展参与主体的范围,提高产品的创新性。鼓励以绿色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发行债券,大力发展绿色熊猫债等等。拓宽绿色保险承保范围,综合考虑环境污染事故及可能带来的损失,开发除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外其他的险种,提升绿色保险的实际效果。
支持资本市场上绿色证券的发行,探索推广绿色基金等业务。重视开发绿色金融衍生产品,研究推出如碳期货和碳期权等金融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