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23李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制造业企业

李娜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应收账款管理成为运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目前,制造业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买方市场压力巨大,不得不通过赊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对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应用多种催收形式、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等对策,旨在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赊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0.02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0-00-03

0 引 言

目前,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企业为了自我生存和发展,开始开展促销和赊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品销售规模。客户应收账期延长或增加赊销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不仅占用企业的营运资金,同时,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日益严重,使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金额不断增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坏账损失增大,企业费用开支及损失增大,给制造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增长,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成为制造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1.1 应收账款的概念

在经济市场中,由于部分企业存在可用资金量短缺等问题,在向生产企业购买产品时无法立刻拿出大量现金,从而出现赊销行为。同时,生产企业为提高产品销售量、增加企业利润,往往会通过赊销满足客户的需求。总而言之,应收账款就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通过赊销,为购买者提供付款时间上的宽限产生的未收货款。

1.2 应收账款对制造业企业经营的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评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 000亿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的主任韩家平提到,国内企业货款回收通常在3个月左右,而国外企业平均回收期1个月左右。国内企业一年内最多进行4次资金周转,不仅会提高资金使用成本,还会限制交易规模。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部门,其管理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1)应收账款的风险巨大。应收账款是制造业企业为增加销售额而进行资金投放投资,大量资金被挤占,为企业正常经营带来风险。当商品资本得不到及时回收时,有的制造业企业就会因为得不到贷款而通过拖欠职工薪酬、供应商货款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将形成制造业企业的债务链。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违约风险,将形成更大、更长的债务链问题,进而威胁整个产业链甚至产业集群的稳定运转。

(2)应收账款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赊销规模日益扩大,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金额随之增长,通过有效管理应收账款,能够为制造业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管理,能有效降低应收账款的数额,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从而不仅能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水平,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关注市场占有率

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分关注市场占有率,经常会使用赊销方式来拓宽市场资源,没有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调查,很容易出现赊销金额难以要回或者直接要不回的情况。造成制造业企业客户信用度评价能力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受成本限制,很多制造业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专业客户调查评价人才;第二,制造業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客户信息管理部门,客户信息管理不到位。

2.2 资金投入大且财务管理成本高

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断赊销资金,应收账款的金额不断增加,财务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加。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主要以资产管理为主,同时在进行赊销时,由于应收账款较多,资金投资较大,会提高财务管理成本,主要包括日常管理成本、催收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等。如果企业单纯关注赊销方式,那么会造成资金管理能力不足,大量资金滞留在外。

2.3 制造业企业催收手段单一

制作业企业进行客户催收时,由于客户类型不同,所需的催收手段也不同。一般来说,制造业企业主要使用传统的催收方式,主要是上门催收、面访催收、电话催收、书面函件催收(包括传真方式)以及索要确认函和书面付款计划等。企业客户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只使用同一种催收方式,可能会造成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低下。比如,客户地址或者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变动,而销售人员与客户未进行及时对账或者沟通,导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出现障碍,给催收工作增加难度。

2.4 缺少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在部门职责的分工上模糊不清,导致很多应收账款内容混乱。在销售人员的职责管理上,没有对其责任、处罚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导致销售人员过于注重业绩,不注重所谈客户的信用度等,产生应收账款隐患。同样,财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以及监督不到位,导致制造业企业无法追责应收账款。缺少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不仅让部分工作人员有漏洞可钻,也会让企业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责任,最终影响应收账款管理。还有一些企业法律催收意识淡薄,在出现坏账的第一时间内意识不到事态的严重性,不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催收,从而会失去最佳的诉讼时机和催款机会。

3 制造业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制造业企业要想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同时引进信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在进行赊销时,信用管理人员要对赊销对象进行信用调查及分析。客户可以通过全面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做出合理评估,从而让制造业企业更加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并及时更新客户的信用度。一旦客户发生了拖欠情况,制造业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内搜集足够的证据及资料,让财务人员直接与客户进行对账,防止出现虚假收入现象,从而有效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信用管理机构除了加强赊销对象的信用风险评估外,还要建立科学化、专业化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明确规定企业在与客户合作前,要通过信用部门对该客户的信用度进行有效调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完成客户信息收集、财务状况资料收集、盈利能力调查等。此外,企业要聘请信用管理专业人士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评估,从而决定是否赊销,最后为客户建立档案,并进行定期分析,减少意外情况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影响。

3.2 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

制造业企业要想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需要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为客户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较大,难以周转,因此,较长的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客户的压力,也能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但是制造业企业为客户争取的信用期限越长,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制造业企业需要将信用期限合理化,既为客户争取更长的信用期限,同时也使信用期限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自身的风险。

对赊销客户的相关资料了解越多,制定的赊销信用期限就越趋于合理。为了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客户信用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助,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信用期限。财务部门应定期提供客户的详细赊销和回款情况;信用部门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指标测评该客户的信用状况,采取更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信用政策;销售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的预警和信用政策,给予客户更科学合理的还款期限。通过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尽量做到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与赊销还账风险控制协调进行。

3.3 应用多种催收形式

制造业企业要想更好地进行应收账款管理,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催收形式。由于客户本身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进行催收时,应选择不同的催收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现阶段的资金需求以及客户的信用情况,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对于合作型客户,应采用温和型的催收方式,在了解对方为何没有按时还款的原因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曲线调整,如果具有足够的还款金额,在进行私下交谈时,合作型客户就会主动还款;对于强硬型客户,首先通过直接沟通进行催收,最终达到催收目的;对于蓄意拖欠的客户,可以提前保留好证据,与对方谈判或走法律程序,运用法律途径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在合作前需要对客户信用进行全方位调查。

3.4 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

要提升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制造业企业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流程。首先,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及职责范围,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明确各个部门员工的工作范围以及相应的职责要求。例如:客户信用评估部门需要在前期对客户进行信用度调查,收集相应信息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出相应评估;销售人员在销售业绩外还应关注账款回收进度,细化管理每一笔应收账款的情况,将款项回收责任落实到位;财务部门人员需要记录与统计公司的每一项收入与支出,做好定期对账凭证记录,确保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其次,完善员工考核机制,让员工的薪酬与产品业绩及赊销回款情况紧密结合,对能够提前和准时完成回收贷款任务的员工进行奖励。制定专门的考核机制对销售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回款情况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严格监督员工的工作情况。

4 结 语

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社会的必然产物,应收账款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目前,制造业企业一般通过赊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应收账款管理存在諸多问题。本文对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造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了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还应通过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应用多种催收形式以及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来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增长。总体来说,应收账款的管理不是企业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企业财务、销售、信用等多个部门深入合作,通过严格控制和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Haibo Yao,Yiling Deng.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Policy[J].Managerial Finance,2018(7).

[2]Lyani M N.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Growth of SMEs in Kakamega County, Kenya[J].Expert Journal of Finance,2016(4).

[3]罗迎兵.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21).

[4]王勇军.论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J].财会学习,2018(2).

[5]阎妍.制造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解析[J].纳税,2017(32).

[6]陈云秀.浅议设备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

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6(8).

[7]林伟桢.浅谈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

[8]艾真珠,李正明.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丝路视野,2016(14).

[9]郑俊杰.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8(6).

[10]徐梅.装备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13).

[11]田英.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6(12).

李娜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应收账款管理成为运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目前,制造业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买方市场压力巨大,不得不通过赊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对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应用多种催收形式、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等对策,旨在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赊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0.02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0-00-03

0 引 言

目前,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企业为了自我生存和发展,开始开展促销和赊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品销售规模。客户应收账期延长或增加赊销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不仅占用企业的营运资金,同时,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日益严重,使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金额不断增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坏账损失增大,企业费用开支及损失增大,给制造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增长,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成为制造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1.1 应收账款的概念

在经济市场中,由于部分企业存在可用资金量短缺等问题,在向生产企业购买产品时无法立刻拿出大量现金,从而出现赊销行为。同时,生产企业为提高产品销售量、增加企业利润,往往会通过赊销满足客户的需求。总而言之,应收账款就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通过赊销,为购买者提供付款时间上的宽限产生的未收货款。

1.2 应收账款对制造业企业经营的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评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 000亿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的主任韩家平提到,国内企业货款回收通常在3个月左右,而国外企业平均回收期1个月左右。国内企业一年内最多进行4次资金周转,不仅会提高资金使用成本,还会限制交易规模。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部门,其管理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1)应收账款的风险巨大。应收账款是制造业企业为增加销售额而进行资金投放投资,大量资金被挤占,为企业正常经营带来风险。当商品资本得不到及时回收时,有的制造业企业就会因为得不到贷款而通过拖欠职工薪酬、供应商货款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将形成制造业企业的债务链。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违约风险,将形成更大、更长的债务链问题,进而威胁整个产业链甚至产业集群的稳定运转。

(2)应收账款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赊销规模日益扩大,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金额随之增长,通过有效管理应收账款,能够为制造业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管理,能有效降低应收账款的数额,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从而不仅能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水平,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关注市场占有率

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分关注市场占有率,经常会使用赊销方式来拓宽市场资源,没有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调查,很容易出现赊销金额难以要回或者直接要不回的情况。造成制造业企业客户信用度评价能力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受成本限制,很多制造业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专业客户调查评价人才;第二,制造业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客户信息管理部门,客户信息管理不到位。

2.2 资金投入大且财务管理成本高

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断赊销资金,应收账款的金额不断增加,财务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加。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主要以资产管理为主,同时在进行赊销时,由于应收账款较多,资金投资较大,会提高财务管理成本,主要包括日常管理成本、催收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等。如果企业单纯关注赊销方式,那么会造成资金管理能力不足,大量资金滞留在外。

2.3 制造业企业催收手段单一

制作业企业进行客户催收时,由于客户类型不同,所需的催收手段也不同。一般来说,制造业企业主要使用传统的催收方式,主要是上门催收、面访催收、电话催收、书面函件催收(包括传真方式)以及索要确认函和书面付款计划等。企业客户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只使用同一种催收方式,可能会造成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低下。比如,客户地址或者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变动,而销售人员与客户未进行及时对账或者沟通,导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出现障碍,给催收工作增加难度。

2.4 缺少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在部门职责的分工上模糊不清,导致很多应收账款内容混乱。在销售人员的职责管理上,没有对其责任、处罚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导致销售人员过于注重业绩,不注重所谈客户的信用度等,产生应收账款隐患。同样,财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以及监督不到位,导致制造业企业无法追责应收账款。缺少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不仅让部分工作人员有漏洞可钻,也会让企业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责任,最终影响应收账款管理。还有一些企业法律催收意识淡薄,在出现坏账的第一时间内意识不到事态的严重性,不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催收,从而会失去最佳的诉讼时机和催款机会。

3 制造业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制造业企业要想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同时引进信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在进行赊销时,信用管理人员要对赊销对象进行信用调查及分析。客户可以通过全面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做出合理评估,從而让制造业企业更加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并及时更新客户的信用度。一旦客户发生了拖欠情况,制造业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内搜集足够的证据及资料,让财务人员直接与客户进行对账,防止出现虚假收入现象,从而有效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信用管理机构除了加强赊销对象的信用风险评估外,还要建立科学化、专业化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明确规定企业在与客户合作前,要通过信用部门对该客户的信用度进行有效调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完成客户信息收集、财务状况资料收集、盈利能力调查等。此外,企业要聘请信用管理专业人士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评估,从而决定是否赊销,最后为客户建立档案,并进行定期分析,减少意外情况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影响。

3.2 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

制造业企业要想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需要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为客户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较大,难以周转,因此,较长的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客户的压力,也能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但是制造业企业为客户争取的信用期限越长,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制造业企业需要将信用期限合理化,既为客户争取更长的信用期限,同时也使信用期限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自身的风险。

对赊销客户的相关资料了解越多,制定的赊销信用期限就越趋于合理。为了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客户信用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助,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信用期限。财务部门应定期提供客户的详细赊销和回款情况;信用部门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指标测评该客户的信用状况,采取更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信用政策;销售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的预警和信用政策,给予客户更科学合理的还款期限。通过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尽量做到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与赊销还账风险控制协调进行。

3.3 应用多种催收形式

制造业企业要想更好地进行应收账款管理,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催收形式。由于客户本身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进行催收时,应选择不同的催收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现阶段的资金需求以及客户的信用情况,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对于合作型客户,应采用温和型的催收方式,在了解对方为何没有按时还款的原因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曲线调整,如果具有足够的还款金额,在进行私下交谈时,合作型客户就会主动还款;对于强硬型客户,首先通过直接沟通进行催收,最终达到催收目的;对于蓄意拖欠的客户,可以提前保留好证据,与对方谈判或走法律程序,运用法律途径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在合作前需要对客户信用进行全方位调查。

3.4 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

要提升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制造业企业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流程。首先,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及职责范围,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明确各个部门员工的工作范围以及相应的职责要求。例如:客户信用评估部门需要在前期对客户进行信用度调查,收集相应信息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出相应评估;销售人员在销售业绩外还应关注账款回收进度,细化管理每一笔应收账款的情况,将款项回收责任落实到位;财务部门人员需要记录与统计公司的每一项收入与支出,做好定期对账凭证记录,确保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其次,完善员工考核机制,让员工的薪酬与产品业绩及赊销回款情况紧密结合,对能够提前和准时完成回收贷款任务的员工进行奖励。制定专门的考核机制对销售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回款情况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严格监督员工的工作情况。

4 结 语

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社会的必然产物,应收账款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目前,制造业企业一般通过赊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应收账款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造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了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还应通过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争取合理化的信用期限、应用多种催收形式以及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来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增长。总体来说,应收账款的管理不是企业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企业财务、销售、信用等多个部门深入合作,通过严格控制和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Haibo Yao,Yiling Deng.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Policy[J].Managerial Finance,2018(7).

[2]Lyani M N.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Growth of SMEs in Kakamega County, Kenya[J].Expert Journal of Finance,2016(4).

[3]罗迎兵.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21).

[4]王勇军.论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J].财会学习,2018(2).

[5]阎妍.制造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解析[J].纳税,2017(32).

[6]陈云秀.浅议设备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

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6(8).

[7]林伟桢.浅谈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

[8]艾真珠,李正明.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丝路视野,2016(14).

[9]郑俊杰.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8(6).

[10]徐梅.裝备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13).

[11]田英.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6(12).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管理制造业企业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研究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建立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的管理创新体系 打造企业软实力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家电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制造业企业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探讨
制造业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投资的动机和风险分析
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