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2019-05-23张军芳杜鹏程凤林张利民刘士琴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8期
关键词:良性互动适应性产业结构

张军芳 杜鹏 程凤林 张利民 刘士琴

[摘 要]本文以衡水市为例研究地方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了衡水市产业结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现状,并提出以构建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良性互动模式,构建同一专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布局,构建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三方“链化”协调机制和多元主体协作共赢的适应性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良性互动;适应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9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8-0-03

0 引 言

以理论知识为辅、专业实践操作为主的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改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数量下降但人力资本素质不断提高、资本数量积累增速放慢但资本存量质量优势逐步显现。“十三五”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已成必然趋势,国家经济发展不再只强调GDP增速转向高质量经济增长。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从产业数量比例调整转向产业质量能力提升。在此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和人才需求之间保持着正比关系。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大好,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职业教育中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与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反映着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于地方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满足地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构建符合地域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和体系刻不容缓。本文以衡水市为例,探讨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适应性策略,从而为地域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出有效对策。

1 衡水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职业教育结构现状

2013-2017年,衡水市三次产业增加值与GDP之间的比重关系变化明显,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第二产业呈降低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基本符合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截至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1.9%、46.2%和41.9%。根据衡水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数据公报显示,从业人员的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比重均比之前有较大提升,尤其第三产业比重,法人单位占46.8%,个体占69.3%。根据2017年衡水市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衡水市实现了生产总值1 55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16.8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649.5亿元,增长11.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应该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先上升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衡水市产业结构变化现状与此理论正好相符。根据上述衡水市近5年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衡水市职业结构教育改革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中,旨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发展和过渡衔接。

根据衡水市2011-2017年职业院校数目变化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的数目从2011年的46所缩减到2017年的34所,职业院校数量变少。衡水市2011-2017年职业院校在校生数量变化明显,在2011年在校生数量最多,达到5万多人,随之数量减少很快,近3年数量稳定在3万人左右。在校生数量减少与中职院校减少有一定的关系。调研分析近5年的初中毕业生数量和高中招生人数不难发现,高中的招生比例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录取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与国家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教育的教育规划正好相符。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而不是直接進入中等职业院校,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数急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现在大学招生规划,取消三本的招生规划,全面降低二本录取分数线,这也意味着只要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90%以上的学生都能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大学知识。

面临这种现状,中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衔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2018年,衡水市现有职业院校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衡水卫生学校、衡水职教中心、武邑职教中心、冀州职教中心及故城职教中心获批中高职衔接“3+2”分段培养模式,实现了中高职之间的过渡衔接。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在积极探讨教育终身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衡水市现仅有衡水学院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在院校建设方面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理念,尝试以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两者并行发展的策略方针,立足地方高校核心的发展理念,以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岗位需要,建立产学教育融合的学生培养模式,建立一套与“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因此,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立足于地方专业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拓展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特色道路;在课程设置上,着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虽未正式提出转型职业教育,但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产业结合理念立足衡水、发展周边的态势已经在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众多的尝试,同时获得了较好的反馈成果。

2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

各部门和各机构在职业教育方面虽然提出了诸多改善措施,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现阶段类似于衡水地级市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培养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人才数量培养不协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落地开花时间周期较短,而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需求和产出不协调,导致用人单位在最初很难招到人才,到最后却出现“爆棚”的局面。这与前期产业调研不足,人才需求和产业结构协调度不高有关。②专业设置不协调。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的滞后性方面,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市场变化,部分专业人才需求饱和和同专业人才“泛滥”,导致培养出的职业人才面临就业危机;滞后性还体现在专业设置落后,职业教育不像义务教育,知识技能更新的速度很快,造成产业结构升级与专业人才培养知识更新之间衔接不连贯。③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完整。现有的职业教育面临着断层现象,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几乎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目前,中职以培养技能为主,为企业提供能够快速上岗的初级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院校以理论知识为出发点,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再进行技能知识锻炼,因此两者偏重程度不一样。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行了有效的过渡衔接,但是在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断层,后续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基本都是空谈。职业教育的定位就已经确定了人才培养是为社会产业结构服务,而对人才的继续教育问题,两者并未进行有效衔接,最终导致低层次技能人才供应过剩、中层次技术人才不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技术结构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衡水市职专业发展失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没有主动分析区域产业变化趋势,提前进行专业调整对接变化的产业结构以及政府没有明确出台同产业匹配的政策。

3 衡水市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策略

十三五规划期间,衡水市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资源,因此促进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是衡水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衡水市职业教育中存在专业结构门类繁多、专业聚集度低以及专业集中度小等问题,另外在缺乏把控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

3.1 构建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良性互动模式

由于需求的长鞭效应,以就业结构为纽带的互动关系反映了产业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别。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立足就业导向,从而提升就业质量。就业供给和产业需求结构之间在就业处得到统一。在构建互动模式过程中,职业教育主体结构产业、职业院校与政府行政部门需要共同努力构建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在三方主体中,政府应该从整体利益出发,创造良好的政策法规外部环境,同时构建行业中介平台、行业协会、职教集团等职业机构,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结构产业的优化升级要与政府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并与职业院校进行沟通,促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技术专业不断改进,以更好地满足产业结构人才需求。

3.2 构建同一专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布局

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标准、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做到教学内容层次分明,同时课程要相互衔接、自成体系。高校要构建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企业协会、政府负责人“三方会谈”模式,共同商议完成职业定位,确定人才需求的各级标准,制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3个层面的各级培养目标,完善职业教育各层次培养计划,衔接各层次人才培养战略,从而形成阶梯形人才培养产业链模式,为后续产业升级提供成功模型。

3.3 构建产业与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四方“链化”协调平台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在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初级职业技能,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肯定面临职业瓶颈。单纯的操作型人才在职业发展中不具备竞争优势,所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与产业相关的四方链化教育协调平台,从而实现教育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要及时反馈平台体系,从而在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设定中、高、应用型等三者人才培养数量、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考核方式。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積极协调与院校之间的职业评定,形成以产业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反哺产业的良好格局。

3.4 构建多元主体协作共赢的体制结构

引进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在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要求,应在现有公办院校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尝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多种合作方式,探索新的办学形式。产业是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命脉,与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有效形式,开展多种合作模式如引企入校、校办工厂等,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供生产和教学课堂,解决生产中的部分难题,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此外,这种合作模式提升了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概率,既能提升教育成果,又能把握产业发展动态,为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最后,可开展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如双元制、订单制、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等,结合具体情形运用相关成功模式。多方合作需要政府出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社会力量办学、校企合作、校办工厂等方式官方化,同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督促多方合作,才能形成良性发展模式,否则单凭职业院校和企业,会面临动力不足、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

4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产业结构呈现出动态合理调整的趋势,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落后,技术和高素质人才需求已经提升到更高的标准。地方产业发展依赖地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更新人才需求,教育结构变化源于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改革只有群策群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发展教育链。

主要参考文献

[1]曾铮.“十三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N].经济日报,2015-07-30.

[2]衡水市统计局.衡水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6-30)[2019-02-10].http://www.hstjj.gov.cn/art/2018/9/7/art_4816_76549.html.

[3]边明英,孙虹,刘伟.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基于对天津市的调研[J].经贸教育,2016(3).

[4]陶文辉.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研

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

猜你喜欢

良性互动适应性产业结构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营造互动的主题墙饰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融合时代舆论监督中的媒体互动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